我們的生活,就像在調製一杯雞尾酒,而你的一切身心狀態,都是由體內的物質來決定,想要活力滿滿?就來點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想要全心投入?來點催產素吧!想要放鬆時,就多添加一點血清素……但這些物質並非只有帶給我們正向的效果,他們同時也可能是造成問題的雙面刃。(本文節錄自《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一書,作者:大衛.JP.菲利浦斯,平安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你的人生,他們6個說了算
多巴胺小偷在哪裡?
它們如今到處都是,而且可能已經影響了你和你心愛的人。
企業開發出一套方法,把你的時間,或者更精確地說,把你的多巴胺變成它們的利潤。例如作手機遊戲的公司,基本上就是用以下3種方法賺錢:
這種遊戲或賭博程式,會盡其所能地讓你快速產生多巴胺,然後從你的回應中賺錢。其中某些公司甚至認真研究認知機制、心理學、生物學,找出如何用顏色、聲音、形狀、動畫的組合,激發最多的「速效多巴胺」。
也許你會問,他們為什麼不刺激「緩效多巴胺」,讓玩家獲得成長,公司獲得金錢?因為這樣的話,他們就會輸給其他公司,你的玩家很快就會被搶光光。這是生物演化的結果,企業無法違逆。
(延伸閱讀│寧願熬夜也要追劇、玩手遊?「上癮」的源頭來自壓力和無助)
不光是手機,「多巴胺小偷」其實到處都是
零食廠商怎麼吸引我們購買?讓零食看起來更有吸引力,對吧?這要怎麼做到?第一步就是讓外包裝的圖片垂涎欲滴,最好是觸感也很舒服。這樣我們一看到包裝就會產生期待,瞬間分泌「速效多巴胺」。
但你在貨架上逛到一半,突然看到一款全新的穀片,多巴胺瞬間暴漲,忍不住立刻買一包嚐嚐。回家之後,你打開包裝吃了一口,覺得好像蠻健康的,可以拿來當早餐。而該穀片中高達15%的糖分進入血液後,你的多巴胺更是進一步飆升。
你的大腦洋溢在幸福之中,覺得這真是太好吃了,下次一定要再買一包。但好景不常,多巴胺被血糖推升之後不久就降了回來。你的大腦開始抗議,說它不想要這種感覺,叫你立刻再吃一口,補充下一批多巴胺。
大家都討厭小偷,尤其是偷孩子東西的小偷。美國有一句諺語叫做「就像從嬰兒手裡偷糖果」 ,不過當代的版本大概會寫成「就像從嬰兒身體裡偷多巴胺」(*like stealing candy from a baby,表示「完成某事輕而易舉的」像從小孩手上騙到糖果一樣簡單)。
(延伸閱讀│大腦的快樂機制!4種化學物質保持平衡,感覺就很幸福)
當代有一大堆遊戲和應用程式,專門用來讓小孩產生大量的速效多巴胺。而且許多成年人也深受其害。
照理來說,成年人的自制力應該較佳,成年人大腦的前額葉皮層更發達,理性思考與實現意志的能力都比兒童或青少年強。比起稍縱即逝的速效多巴胺,我們應該更容易選擇緩效多巴胺。
但現實是,許多成年人依然被「多巴胺小偷」偷走了這種選擇能力,你一旦踏入陷阱,不斷尋求速效多巴胺的滿足,你的多巴胺基礎值就會逐漸降低,獲得愉悅與動力越來越困難,然後就愈來愈常感到空虛、煩躁、甚至罹患憂鬱。
所以速效多巴胺真的有弊無利?當然不是。如果沒有速效多巴胺,我們會很難感到愉悅,生活也會變得索然無味。
巧克力、美酒、甜點、電動、影集、約會程式,都是讓我們獲得愉悅的美妙來源,我們當然可以使用。我自己有在用,也絕對不會阻止任何人使用。真正需要注意的,是享用這些美妙來源時,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說到這裡,我們的目標就很清楚了:學習調控速效多巴胺。
(延伸閱讀│「腦內啡」緩解焦慮,是天然的止痛藥!運動好處多,但你適合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