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關愛自己是可訓練的能力:高度自我疼惜的人具備「6個關鍵技能」

高度自我疼惜的人,具備6個關鍵技能。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1-07

瀏覽數 2,550+

《擺脫羞愧的練習》/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擺脫羞愧的練習》/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系統性羞愧」是由社會價值觀型塑而成的自我厭惡感,它像是巨大的黑洞,讓我們不斷嚴格審視自己,感到內疚與恐慌,它會帶來情感創傷,甚至讓我們陷入憂鬱、孤立與絕望之中。但實際上,很多時候,「系統性羞愧」只是將社會問題歸咎於受害者。(本文節錄自《擺脫羞愧的練習》一書,作者:戴文.普萊斯,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我們的消費選擇會呈現出我們內心的善惡,而我們所選擇的媒體,本質上也呈現我們對於性別歧視、種族歧視與恐同議題是否投下贊成票。

我們支持的品牌成為我們道德認同的延伸,因此當這些品牌被證明具有道德瑕疵時,我們也會覺得自己受到了譴責,甚至當我們消費該品牌,還會受到別人的指責與羞辱。

最近我參加的一場會議上,一位年長的女性就感歎道,她再也負擔不起帶家人去迪士尼世界玩的費用。這時,與會的另一名女士尖酸地回應她:「這或許正是給你的提醒,不要再支持由男性主宰的恐同企業。你真該慶幸有這個機會,重新思考自己過去都在支持哪些企業。」

試著想想,幾乎定義我們童年的所有媒體都充滿了偏執,隨意羞辱接觸過這些媒體(並對其形成依戀)的人其實並不合理。然而,「系統性羞愧」的個人主義視角讓我們很難去區分媒體的缺陷與抨擊受該媒體影響的任何人之間的差異。

一個人在社會薰陶下,成為社會期待的樣子,並不是個人的失敗。事實上,這是無可避免的。

在我成長過程中接觸的大部分媒體環境,都不斷受到這些偏見所汙染,而這些被產製出來的偏頗內容,幾乎都是由不用承擔傷害他人後果的權力人士所製造出來。

其中有些內容對我造成很深的影響,甚至可能影響我一輩子。這些內容過去塑造了我, 就像塑造了我們所有人一樣,光是能意識到這一點,就能為我們帶來好處。

雖然我無法透過消除過去或現在接收到的所有負面訊息來淨化自己,但我可以做的是試著理解它們,並透過關愛自己,來面對它們曾為我帶來的傷害(或好處)。

在觀看我最喜歡的媒體節目時,如果節目內容有讓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我發現練習運用富有同理的好奇心能有所幫助。也就是說,我可以承認我從喜歡的作品中獲得情感上的好處,這同時會幫助我進一步去思考,是否我也會很容易接受其中有毒或無知的內容。

我還喜歡思考如果我持續消費有道德瑕疵的創作者的作品,是否會傷害到別人。例如,我不想透過購買任何《哈利波特》周邊商品,讓「對跨性別不友善」的作家如J.K.羅琳(J. K. Rowling)變得更有錢。

然而,當昆汀.塔倫提諾推出一部新作品,探討(並在一定程度上證明)普遍存在於好萊塢的性別歧視虐待時,我可以找到一種不讓他賺到錢的觀賞方式。我想看看塔倫提諾如何讓自己在虐待婦女方面的同謀行為合理化,因為我知道,他的電影傳達的訊息會對我以外的數百萬人產生影響。

我生活在一個長期以來一直讚揚著塔倫提諾,並對他的作品允以豐厚報酬的世界。作為《追殺比爾》的狂熱愛好者,我對塔倫提諾的巨大成功也做出了微薄的貢獻。

與其逃避現實,我決定面對現實,試圖了解為什麼塔倫提諾的作品能夠讓我和這麼多人如此著迷。持續理解這些矛盾,是我未來將持續探索的方向。

要讓自己與那些已經被我們內化的「有問題」媒體訊息和解,方法之一就是練習「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

我們必須先體認到,我們所做的任何一種選擇都有其原因,大多數人在同樣的情況下,很難以「完美」且合乎道德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能夠關愛自己的人在面對挫折時,往往會表現得更有韌性。他們較少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受傷,較少遭受負面的精神狀態所苦,也比較不怕被拒絕。相反的,羞愧感會抑制我們的動機,自我疼惜則會促進我們的健康。

(延伸閱讀│「希望獲得別人肯定」的心情愈強烈,你就要注意了!

社會心理學家克麗斯汀.納夫(Kristin Neff)在2003年就制定「自我疼惜量表」,至今仍被廣泛使用。在開發量表並研究人們如何運用「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的過程中,克麗斯汀發現,能夠高度自我疼惜的人具備6個關鍵技能:

1. 善待自己:無論是對自己或自己所愛的人,都保有同樣的溫柔與耐心。

2. 不做評價:能夠接受自己本來的面目,不會去評判自己的「缺點」。

3. 理解人性:能體認到正因為自身的不完美,因而讓自己與他人連結在一起。

4. 避免孤立:願意與人連結,拒絕退縮與躲藏的衝動。

5. 正念:懷抱著好奇心觀察和思考自己的處境。

6. 避免過度認同:認識到自己的感受、想法與錯誤並不能定義自己是誰。

為了說明上述技能如何實踐在生活中,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在封城期間的遭遇。與其為了自己的人際需要而感到羞愧,不如透過這6種技能進行自我疼惜:

1. 善待自己:我們經歷的是一場國際級的危機,而所面臨的則是快要崩潰的親密關係。我比以前需要更多的人際互動,這是相當合理的事。

2. 不做評價:我的感受就是如此。我的情緒與想法在道德上完全中立。我可以順其自然,不用苛責自己。

3. 理解人性:我敢打賭,很多人都發現很難嚴格遵守封城規定。我也不會是唯一一個在這段時間痛苦失戀的人。這一切都不是難以啟齒的。

4. 避免孤立:如果我找到能安全傾訴的對象,我可能會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孤單。我可以和我的酷兒朋友們在網路上聊聊,找到安全的地點和方法與人碰面,談談我正在經歷的事。

5. 正念:我應該密切注意自己的感受,包括讓我感到有點羞愧的衝動和幻想。這些情緒試圖告訴我一些重要的事情,讓我了解對我來說什麼是重要的、我是誰,以及我目前的生活如何脫離正軌。

6. 避免過度認同:我陷入困境,正在竭盡全力度過難關。我現在為了生存而採取的行動,並不能定義我這個人。我「最糟糕的」衝動或最可恥的感受,同樣也不能定義我是誰。

自我疼惜的能力因人而異。然而研究顯示,這些技能是可以學習的。而且一旦我們開始學習自我疼惜,不但能提升幸福感,也能促進個人成長及社會連結,所以也是幫助我們擺脫「系統性羞愧」的良方。

當然,有些感受很難以正面或同理心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就是有些情況,讓我們感到人生如此艱難與不公平,令我們幾乎無法與之和解。

當我們處在這樣的情況,感覺自己不可能採取溫和的自我疼惜方式來應對時,就是該學習自我接納的時候了!

(延伸閱讀│別把他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我為我的情緒與行為負責,但不為對方的負責)

《擺脫羞愧的練習:拒絕有毒的社會評判,活出眞實的自己》,作者:戴文.普萊斯(Devon Price),天下文化出版

《擺脫羞愧的練習:拒絕有毒的社會評判,活出眞實的自己》,作者:戴文.普萊斯(Devon Price),天下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