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華為!深圳半導體國家隊大反攻,台灣晶圓獨霸格局會變嗎?

中美科技戰新狠角色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5-10-21

瀏覽數 2,300+

新凱來是深圳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晶圓設備製造公司。邱莉燕攝
新凱來是深圳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晶圓設備製造公司。邱莉燕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中國本土公司,為什麼能攪動大陸整個半導體行業?原來,不只它旗下子公司有自行製造曝光機的潛力,還推出長期由美企壟斷的EDA軟體和高階示波器,背後則是深圳市政府攜手華為,祕密組建的半導體國家隊,或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麻煩」。

10月15日早上10點,2025 灣芯展正式在深圳開幕,展會面積超過6萬平米,彙集全球600餘家半導體企業和機構參展。本該是從IC設計、晶圓製造到封測百家爭鳴的場景,人群卻如潮水般湧向了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新公司、新凱來技術的H1-1J01展位。

新凱來被大量圍觀,不僅僅是因為它大有來頭,是深圳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晶圓設備製造公司,網路盛傳內部人才網羅了華為前星光工程部的「量子幽靈部隊」,還在2025 灣芯展發布了兩個重磅產品,被大陸寄望為突破美國晶片封鎖的科技進步。

第一個殺手級產品,是EDA晶圓設計軟體,另一個是超高速即時示波器,雙雙打破美企壟斷,印證了灣芯展舉辦之前、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發改委主任郭子平所賣的關子:「新凱來公司下面包含了幾個子公司,它的每一個子公司,在這一次的展會中間,都會讓大家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驚喜之一,是新凱來旗下、啟雲方,發布了兩款EDA晶圓設計軟體,重點是大陸完全自製,擁有百分百智慧財產權,能「不被美國卡脖子」。

這兩款軟體,分別是原理圖設計軟體和PCB設計軟體,之前這個號稱「晶片之母」的關鍵領域,被冠以工業軟體皇冠上的一顆明珠,一直被歐美企業新思(Synopsys)、益華(Cadence),和已經被西門子收購的明導(Mentor Graphics)等巨頭牢牢壟斷。大陸企業非但要花高價採購,更得時刻提心吊膽萬一哪天「被西方制裁」。

「但我們這些EDA軟體,有效填補了大陸國產化技術的空白。」啟雲方電子工程EDA部門總裁袁夷在灣芯展論壇上指出,啟雲方的新軟體跟同業產品對比,性能優勢領先30%左右,開發周期縮短40%。

2025「灣芯展」展會面積超過6萬平米。取自深圳政府官網

2025「灣芯展」展會面積超過6萬平米。取自深圳政府官網

晶圓檢測示波器,也打破美企壟斷

驚喜之二,是新凱來另一家子公司、萬里眼,展出了一台90G赫茲新一代超高速即時示波器,同樣是自主研發。根據《深圳衛視》現場採訪及多家陸媒報導,示波器外號「晶圓顯微鏡」,是檢驗晶片性能、精度極高的儀器,7奈米以下必備,最高支援3奈米。

「新儀器的性能,提升到原有水平的500%(5倍),打破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封鎖,」萬里眼執行長劉桑,也在灣芯展的論壇上以高分貝指出。劉桑口中的封鎖,是指高階示波器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由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太克科技(Tektronix)等國際企業主導。

以上種種驚喜,在全球半導體競爭日益激烈的今日,顯示大陸已經在高端設備、關鍵零組件和工業軟體上加緊突圍。

新凱來帶來的驚喜,不只展示了高端技術,同時為大陸高科技產業示範「可以這樣面對美國的圍追堵截」,乃至給所有人帶來信心,把卡脖子清單變成進步清單。

活動免費報名>>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親臨,邀你一起共振台灣之聲

陸組半導體鏈:華為出人,深圳市出錢

時針撥回2021年,華為和大陸半導體產業正深陷美國晶片禁令的寒冬,行業一片低迷,當時,幾乎無人察覺,華為內部擁有數千名研發人員的「星光工程部」悄然消失。 而就同年7月,深圳國資委低調成立了一家名為「新凱來」的公司,官網僅有一頁簡介,神祕至極。

《彭博社》一篇〈中國祕密將華為改造為晶片戰的武器〉深入揭露,新凱來專攻半導體設備開發,正是華為與深圳市合作的成果,並已在2023年底取得極紫外光光刻機(EUV)相關專利。

國際媒體更指出,此計畫由華為出技術人才、深圳市政府出資,整合全中國6座主要城市的半導體研發能量,祕密建構出一條先進製程的國產設備鏈,但連大陸大多數民眾,都不知道新凱來的存在。

儘管光刻機由荷蘭艾司摩爾(ASML)幾乎獨占,但新凱來在2025年3月上海SEMI China半導體大展上,一舉推出涵蓋晶圓製造全流程的六大類、共31種設備,震撼業界。「追上艾司摩爾」的說法,順勢成為YouTube、抖音、小紅書上自媒體的追流量題材。

台積電林本堅:「我們就會非常麻煩」

值得注意的是,「護國神山」台積電是艾司摩爾的股東,早在2012年便加入ASML的「客戶聯合投資專案」,投資8.38億歐元取得約5%股權,並承諾五年內再投入2.76億歐元支持其研發。

「中國大陸能不能夠像台積電一樣,做出和7奈米一樣的效果?」當新凱來在上海SEMI China第一次亮相後,《電子時報》(DIGITIMES)如此詢問台積電前研發負責人、浸潤式光刻機發明者林本堅。

林本堅的回答引發深思:「大陸可以從別的方法達到目的,而且它會用更快更好的方法達到目的。但這樣我們就會非常麻煩,因為它的價錢又低,市場又大。」

因為如果有一天,新凱來帶來的不光是驚喜,甚至是震撼時,將不僅是大陸自製高端設備的勝利,或許更預示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產能版圖的重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