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最終品質並非僅由壽命的長短來衡量,而是如何在有生之年有效地運用自身精力所決定的。實現卓越並非難事,困難的是保持卓越,因為持續卓越的前提,是需要在各方面有效地管理精力。人體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精力系統,想要展現卓越表現,便需要實現「精力管理狀態」。(本文節錄自《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一書,作者:林揚程,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你覺得精力好的人是什麼樣的狀態?他們有哪些外顯的行為?
你認識這樣的朋友嗎?或者你就是這樣的人?
擁有如此狀態的人,通常要不是優秀的領導者、要不就是工作表現出色的人,也可能是能悠閒地掌握生活節奏的人。
過去我曾以為,要成為一個精力旺盛的人,就是要吃好、睡好、經常運動,就能達到這種狀態。但是我發現,即使做到了上述這些事,也沒有辦法讓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更別說在關鍵時刻展現最佳表現。
萬一天生就沒力,怎麼辦?
你可能會以為「精力好」是一種天分,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並不是。
因為我以前就是精力不好的人,但我透過精力的管理,達到了現在的狀態。
只要你學會科學化的精力管理技巧,將其融入生活習慣,就能發展出良好的精力。就像在健身房鍛鍊肌肉一樣,只要了解並善用適當的訓練方法,肌肉就會自然生長。
如果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要如何擁有足夠的精力,創造下班後的精彩生活?如果你是自由工作者,要怎麼掌握彈性的生活方式,並創造傑出的事業表現?如果你是領導者,熱情和樂觀的情緒將為團隊和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身為公司組織的一員,若擁有更多積極的精力,客戶和合作夥伴的感受將會得到多大的提升?當你在早上醒來時,充滿對工作的熱情和對家人的活力,你的狀態將會有何種變革?精力的重要性是十分顯著的,在生活中卻常常被人們忽略。
生命的最終品質並非僅由壽命的長短來衡量,而是由我們如何在有生之年有效地運用自身精力所決定的。實現卓越並非難事,困難的是保持卓越,因為持續卓越的前提,是需要在各方面有效地管理精力。
人體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精力系統,想要展現卓越表現,便需要實現「精力管理狀態」。(延伸閱讀│放鬆不等於懈怠:別把自己活成一支「快沒電還不充」的手機)
許多人認為我天生就是精力充沛的狀態,事實上剛好相反,我正是因為精力不夠用,經常發生精力耗盡的狀況,才會研究精力管理的技術。
我在學習精力管理之後,才發現只有單純地提升體能並不夠,其實還有另外三個維度,而這四種精力源缺一不可,皆需要學習和實踐。
我們同時需要在體能、情緒、思維和精神維度上維持精力,而每一種精力源又會對其他三種產生深遠的影響。若丟失其中一種,我們都難以展現出「最好的自己」。
第一層「體能維度」
精力管理金字塔的底座,就像是電動車的電池系統。
.咖啡鐘休息法:在午睡前先喝一杯咖啡,等到咖啡因開始發揮效用的時候醒來,精神會更好。
.維持血糖穩定:想要創造良好的精力狀態,重點是適時選擇低GI食物,搭配211餐盤法,可有效維持充沛精力。
第二層「情緒維度」
創造積極的正向情緒,阻擋外在的負面情緒干擾。
.穿上防護衣:面對焦慮、緊張情緒時,想像自己從頭到腳穿上防護衣,有助你以理性態度應對挑戰。
.讓壓力變動力:適度壓力對於提升工作績效具有正面影響,要隨時觀察自身的壓力閾值,並進行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
第三層「思維維度」
提高專注力、擁有創造力,輕鬆地進入心流狀態。
.放空的技術:讓大腦休息,有助恢復專注力、激發創造力,並產生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
.比專注更專注:想進入心流狀態,需要熱愛所做的事、掌握專業技能、設定明確目標、挑戰與技能略有差距、有即時回饋。
第四層「精神維度」
打造願景、使命感和價值觀,找到人生的深層意義。
.從夢想板到願景:將你所有的夢想寫下來,不需篩選,讓想像力自由流動,這有助你找出真正重要的事。
.發掘使命感:找出你想解決的社會或個人問題,可以讓你充滿動力和目標。透過追求和實現使命,積極地影響這個世界。
(延伸閱讀│如何讓自己保有顛峰心態?帶有「平靜的意志力」最能增進幸福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