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週年慶 遠見週年慶 現在訂就送亞諾納$4,490行李箱、兩張西堤套餐餐券

65歲後一定要知道的健康觀念:生活中加速老化的7個因素

「吃對、多動、睡好」,健康到老一點也不難!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6-27

瀏覽數 12,900+

《打造健康的老後》/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打造健康的老後》/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身體衰老並不完全與年紀增長同步,環境中有許多因素會加速老化,例如壓力、過量的糖、炎症過程中釋放的活性氧等。雖然歲月的流逝不可逆,環境的變因卻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只要擁有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即使邁入老齡,仍有很大的機率可以維持身體機能健康。(本文節錄自《打造健康的老後》一書,作者:白小良,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如何延緩老化

大約30%的老化速度是由基因所決定,這代表還有70%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老化雖是自然現象,但日積月累的「生活模式」與「飲食態度」都可以直接影響老化速度的急緩。

長期的不良飲食會損害健康,過度攝取精製糖、白麵粉以及乳製品,都容易在人體內造成炎症,從而加速老化。

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缺乏運動、抽菸、酗酒等更是導致慢性疾病的主因,所以慢性疾病不完全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現象。

生活中加速老化的因素

環境中有許多因素會加速老化,例如壓力、攝取過多的糖、毒素和炎症過程中釋放被稱為自由基的化學物質……都會加速老化過程。

內在的老化不外乎是由炎症引發的各種慢性疾病,例如關節炎、某些癌症、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外表的老化現象則會直接反映在皮膚上,是身體最明顯的老化徵兆。(延伸閱讀│一個人如何快樂獨老?「這件事」不求人,才老得有尊嚴)

加速外表(皮膚)老化的7個因素:

1. 睡眠不足

良好的睡眠品質是延緩老化和維持健康極為重要的一環。尤其深度睡眠階段,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會參與各種身體組織包括皮膚組織的修復,並更新在白天受損的細胞。因此,沒有良好的深度睡眠,皮膚無法獲得所需的修復,顯而易見地就表現在皮膚的光澤和顏色。

2. 過度曝露在陽光下

適度照射陽光,皮膚會自行合成維生素D,這對健康極為重要;但長期反覆曝露於陽光的紫外線(UV輻射線)下,是造成皮膚過早老化的主因之一。不當且持續的紫外線照射,會使皮膚失去自我修復能力,不斷累積損傷,甚至出現皮膚癌的問題。

膠原蛋白的數量和質量主導皮膚外觀的呈現。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流失會相對增加,40歲時身體產生膠原蛋白的能力下降25%,60歲時減少50%以上。

若再加上反覆曝露在紫外線下,破壞膠原蛋白,損害新膠原蛋白的合成,會加速皮膚鬆弛、產生皺紋和皮革狀。

3. 氧化作用

自由基或稱氧化劑是高反應產生的小分子,會破壞體內細胞,例如人體最大器官──皮膚的重要細胞結構,在皮下組織、真皮和表皮的每一層中造成破壞。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身體雖具有製造抗氧化劑(能減緩細胞氧化的化學物質)的能力,但不足以保護皮膚免於不可逆轉的破壞,因此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是保健重點之一。

(延伸閱讀│睡眠、運動、飲食:小心三個不足,讓你變成「健康貧戶」)

大約30%的老化速度是由基因所決定,這代表還有70%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大約30%的老化速度是由基因所決定,這代表還有70%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4. 炎症

皮膚是抵禦細菌和病毒侵入的第一道防線,當皮膚受損,白血球聚集,會引發炎症反應,這是免疫系統幫助身體癒合的保護措施。炎症也能夠減低日常化學物質和汙染物對細胞的損害。

儘管炎症是身體的保護措施,短期內不完全有害,但長期、反覆發生的慢性發炎是皮膚早期老化最常見的現象之一,其微小的跡象包括皮膚敏感、紅腫和紅疹。

5. 過量糖與精製碳水化合物

攝取大量高度加工或含糖的食物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急劇震盪,這類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會迅速轉化為血糖,從而引發慢性低度炎症,這種隱藏的炎症反過來可以透過糖基化(糖與蛋白質或脂質結合)的過程加速身體老化。

葡萄糖(來自碳水化合物和糖)進入血液,並與膠原蛋白(為皮膚提供結構)的蛋白質分子結合,會形成名為高級糖化終產物(AGEs)的新分子。這種蛋白質會降解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一種賦予皮膚彈性的蛋白質)。

糖基化發生時,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會變得僵硬,缺乏彈性並降低再生能力,導致皮膚下垂、鬆弛、產生皺紋和變薄。

6. 憂鬱

憂鬱症與血液中皮質醇(cortisol)濃度上升有關,皮質醇濃度升高會削弱膠原蛋白並導致生長激素合成減少,從而抑制皮膚在夜間自我修復的能力。

當處於憂鬱狀態時,通常無法規律的進食、睡眠、運動或進行各種自我照顧,使得自律神經、內分泌失調,皮膚新陳代謝變差。因此憂鬱的狀態不僅顯現於性格,也會顯現在臉部皮膚、肌肉中。

7. 某些藥物

哮喘、關節炎或其他疾病的口服皮質類固醇激素,以及含非類固醇的局部外用藥物(例如痠痛藥膏或貼布),會減少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使皮膚變薄、血管容易破裂,從而導致毛細血管破裂。

此外某些抗生素,用於控制高血壓的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CE抑制劑),和利尿劑以及抗癲癇藥,也會使皮膚對陽光照射更為敏感,更容易因照射陽光而產生皺紋和色素沉澱。高血壓患者不能停止服用藥物,所以外出時需注意避免中午太陽直射。

《打造健康的老後:少吃藥、少坐臥、少加工,65歲後一定要知道的飲食生活觀念》,作者:白小良,時報出版

《打造健康的老後:少吃藥、少坐臥、少加工,65歲後一定要知道的飲食生活觀念》,作者:白小良,時報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