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想致富要先「調體質」?建立「金錢脈絡敏感度」的3步驟

金錢脈絡敏感度:想要致富,你該做的是先盤點自己。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6-11

瀏覽數 6,200+

《盤點致富》/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盤點致富》/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為現實生活打拚,每天在追求財富與照顧家人的路上辛勤奔波,不僅生活、家庭與工作常常顧此失彼,即便賺到錢但無法感到喜悅,就算收益穩穩進帳卻愈來愈焦慮?其實致富不只關乎金錢投資,也關乎了我們究竟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我們在談理財和投資,表面上計較的是數字,實際上更多的是觀念與心性。在金錢關係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關鍵,就是「金錢脈絡敏感度」。(本文節錄自《盤點致富》一書,作者:聰明主婦,今周刊出版,以下為摘文。)

「脈絡敏感度」這個名詞是我在《彈性心態》(The End of Trauma)中所看到的,這本書主要在談人們如何從嚴重的創傷中復原,其中包括了3個信念與3個程序。

三個信念分別是

●保持樂觀。

●相信自己應付得來。

●不畏挑戰。

三個程序則是

程序1:建立脈絡敏感度。

程序2:策略工具箱。

程序3:回饋監控。


從三個程序中可以發現,「脈絡敏感度」正是啟動彈性的開端。

我看了以後忍不住驚呼,因為同樣的情境放在混亂的金錢關係中也完全適用,這與我在一對一財務諮詢時所進行的工作順序幾乎一模一樣,所以我借用了這個名稱,將我在諮詢中所運用的方法稱為「金錢脈絡敏感度」。

「脈絡敏感度」被列為啟動彈性程序的第一順位,可以顯見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說它是所有程序中最重要的環節。它有助於我們判斷當前發生的事情,並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反應。

想像眼前有一坨亂成一團的毛線球,「混亂」往往是焦慮和不知所措的來源,脈絡敏感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混亂、找到線頭,並且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找到線頭其實就是去「看見」、「梳理」和「行動」,如果想要有意識地提升金錢脈絡敏感度,我們可以透過三個步驟搭配三個提問找回這樣的能力。

●看見:發生了什麼事?(我對目前的金錢/財務狀態感到不滿或焦慮,因為……)

●梳理:問題出在哪裡?

●行動:要改變這個狀況,我需要做些什麼?

在一對一財務諮詢的過程中,我會先確認同學的感受,在過往經驗中,我也發現感受與事實往往沒有直接的關係。有為數不少的同學,雖然財務狀況還不錯卻總是非常焦慮。

例如,曾經有一位向我諮詢的同學,在家人過世後繼承了一筆遺產,他告訴我以前他看電視或聽廣播時,聽到有人有一筆幾百萬的資金當作投資本金時都覺得好羨慕,當時他心想這筆錢如果有好好利用,就可以有不錯的被動收入,生活一定會輕鬆不少。

然而,沒想到的是,當他真正繼承這筆錢時他反而愈來愈焦慮,原本是一個非常好睡的人,但近半年來的睡眠品質卻大打折扣。因為他一方面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妥善正確地處理這筆錢,另一方面也想利用這筆錢購屋,偏偏理想中的房子所需要的頭期款又遠遠超過這筆錢,因此陷入了混亂與焦慮。

前來諮詢的同學全都帶著一個或多個問題而來,起初他們大多希望在我身上可以得到答案,或是我可以直接告訴他們該怎麼做。然而,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打算給出任何一個答案,而是從頭到尾陪伴著同學一起去探索,協助同學建立屬於自己的金錢脈絡敏感度。

(延伸閱讀│計畫買房又想投資:一份收入如何分配,才能不「窮忙」還能有「四桶金」?)

致富不只關乎金錢與投資,也關乎了我們究竟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致富不只關乎金錢與投資,也關乎了我們究竟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建立金錢脈絡敏感度的3步驟

在我的經驗中,建立金錢敏感度雖然並不困難,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一份覺察。

現在很多上班族將全部的精力都貢獻在工作上,下班後不是徹底放空就是另尋紓壓管道,聚餐、尋歡作樂、購物、追劇等,這些活動雖然都可以短期見效,讓我們感到愉悅放鬆,然而長期下來卻會讓我們失去與自己對話的空間。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尤其,生活中的金錢決策看似經過大腦理性判斷,實則常常基於習慣或無意識的情緒,而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我們很少有機會停下來覺察我們與金錢的關係。

大多數的人面對自己的金錢問題時,只會隱隱感到不對勁,像是花太多錢、錢不夠用、沒有存錢、不會投資......但卻很少人能夠具體而精確地看見自己的問題。(延伸閱讀│你跟錢的關係如何?這5種「金錢人格」小心成為財富奴隸)

步驟1:看見

因此我在諮詢前都會先請來訪的同學填寫一份簡單的問卷,問卷的第一個問題是「從 1 分到 10 分你的金錢焦慮有幾分?」其實只是一個這麼簡單的問題就是非常好的覺察開端,幾乎沒有人回答不出來。

而正式進入諮詢後,我便會依據焦慮分數提問,像是「我看見你填寫的問卷,焦慮分數有 8 分,可以說說看為什麼嗎?」當同學一邊描述焦慮原因的同時,我們已經悄悄完成了金錢脈絡敏感度的第一步──「看見發生了什麼事?

步驟2:梳理

接著進入第二步驟,我會聊聊平時的消費習慣與投資偏好,再搭配個人的收支表與資產負債表,透過這樣的檢視幾乎可以形塑出9成以上的個人金錢樣貌,也能一針見血看出問題在哪裡。

這個步驟就和我們投資時看公司的財報很相似,透過財報我們可以看出一間公司的經營風格與潛在危機,而個人的收支表與資產負債表也具有同樣的功能。

步驟3:行動

金錢脈絡敏感度的最後一步,是問自己:「要改變這個狀況,需要做些什麼?」關鍵是「行動」。

退休金為例,擔心存不到足夠的退休金是這個世代普遍的焦慮,若退休後希望維持不打折的生活品質,動輒上千萬的退休金想來確實讓人備感壓力。

然而面對如此龐大的金額,只想著根本存不到而逃避不面對,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退休那一天才發現自己成了下流老人,那時就真的來不急也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其實,像是退休金這麼大的議題,我們並不是此時此刻馬上就要解決,事實上,我們要做的只是找出當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並且付諸實行。

以我諮詢過的同學為例,他們都只是在生活中做了一個小小的轉變,例如每次想亂買東西的時候先想三天、從毫無節制的朋友聚餐改為每周一次、減少跟團訂飲料的次數等。

雖然這些看似微小的金額與退休金相比仍然是九牛一毛,但別忘了還有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複利」,在複利的威力下,現在每一個微小的行動與累積都會在未來被放大。

脈絡敏感度就像是一把啟動的鑰匙,當關鍵契機到來並且對準的時候,一切便開始往好的方向運行了。(延伸閱讀│專家歸納3個「讓錢長大」的花錢習慣,讓你「愈花愈有錢」)

聰明note:如果每個月能省下3,000元,投入ETF的0050(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以年化報酬率 7% 估算,25 年後,總金額會是 236 萬元。如果能省下5,000元,在一樣的條件下累積金額將會達到 394 萬元。你也可以利用年化報酬率計算機,試著計算出你的需求與目標。

《盤點致富:五大面向 × 三大步驟,帶你穿越金錢迷霧,打造財富體質,迎向豐盛人生》,作者:聰明主婦,今周刊出版

《盤點致富:五大面向 × 三大步驟,帶你穿越金錢迷霧,打造財富體質,迎向豐盛人生》,作者:聰明主婦,今周刊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