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歡慶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相關文章
從毒蟲到房地產大亨:這位投資達人如何逆貧致富?成功關鍵是……
葛蘭特.卡爾登(Grant Cardone)是一位房地產名人,但他憑什麼能在房地產業成功?他大學沒有學過房地產投資,也沒有人指導他,他在房地產業毫無經驗。他既沒有多少資金,也不知道該怎麼和銀行談貸款條件。不過,他始終遵循同一套決策公式,來判斷潛在的投資是否夠便宜。(本文節錄自《22歲投資奇才的選股筆
她用「1張股票」翻轉一生!媽媽沒學過財經,但30年默默抱出9位數身價
「錢要靠錢滾出來,不能只靠雙手賺。」小時候我還不懂這句話的份量,多年後才明白,老媽留給我的不只是那幾張股票,而是「富腦袋」的啟蒙。媽媽沒學過財經,卻堅信好公司值得長期持有,30年默默抱出9位數的身價。我從一位兼兩份教職的高職老師,一步步走到如今年領千萬股利的自由人生。這不只是金錢的傳承,更是一種跨世
記帳3個月,讓夫妻驚覺浪費真相!掌握每月生活成本,提升退休儲蓄效率
理財有效率的家庭知道他們每個月的生活成本,而記錄所有的花費,這通常會導致兩件事情。首先,了解每個月的開銷,便能夠掌握可用於投資的金額。另外,大多數的人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於是減少浪費。接下來,要確實掌握每個月的平均收入。將每個月收入扣除平均生活費之後,就能知道每個月可用於投資的金額。(本文節錄自
談到錢就不好意思?牙醫師教我的事:理直氣壯地「掙錢」
編按:獲取財富有三個法門:第一個是「掙錢」,第二個是「賺錢」,第三個是「值錢」。我們先從「掙錢」開始講述,及一些具體的掙錢方法。(本文摘自《別人怎麼賺錢,是你不會的》一書,作者為黃啟團,以下為摘文。)我記得大概是五年前,我得了牙周炎,非常疼。週末很多醫院的醫生不上班,我實在沒辦法,就找了我的一個做牙
投資必學「金牛思維」:如何找飆股?重點在「現金流」
無論什麼時候去,總是沒幾位客人的咖啡店;手機不用錢但要你每月綁定通訊費,企業就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印表機低價販售,靠顧客不斷回購碳粉與墨水來獲利。看起來不賺錢的生意,背後往往靠現金「金牛」支撐。衣、食、住、行中,處處有飆股。這種股票怎麼找?先看是否有「穩定現金收入」。(本文節錄自《差不多開始投資了》
愈早開始愈好!高中老師30幾歲靠複利的「挪亞定律」成千萬富翁
差勁的規畫和不正確的財務教育,導致許多人養成不良的消費習性,並且陷入錯誤的投資當中。而一個收入不多的年輕高中老師,他沒有富爸爸,也不是學商科的,但懂得理財,擁有百萬美元以上的財富。他平日不看盤、股市下跌他更開心。只研究一種理財工具,成本比人少、獲利卻比人高,怎麼辦到?(本文節錄自《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
讓亞資中心成為台灣財富管理市場新引擎
7月22日高雄亞資中心正式揭牌,標誌台灣跨境金融的新里程碑,金管會核准23家金融業啟用營運,目標是希望在2026年金融資產規模要達到34兆元。亞資中心真正的價值在於讓金融監理與商品創新同步並行,但其創新成果必須要惠及整個金融市場,才能讓台灣財富管理市場真正脫胎換骨。 首先,應盡快擴大適用範
賺錢是一種「選擇」!理財專家:格局放大點,你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本書最重要的一章,是要談談你對賺錢的態度。正如我前面所說,有更多的錢並不一定會減輕財務壓力,但可以讓事情變得容易些。想賺更多的錢,第一步該怎麼做?你必須真的想要有錢。聽起來像廢話,卻是不折不扣的大實話。沒有財務壓力的人生,取決於你如何安排財務,以及你對金錢的態度。(本文節錄自《你必須真心想要有錢》一
她購物前先自問「這件事」:為自己的幸福而消費,不被大腦的β狀態控制
心靈的飢渴,無法藉由購物來填補,就像是在無底洞裡倒水一樣,不管再怎麼倒都填不滿。如果你經常做出超出自身經濟能力的過度消費行為,那現在就應該正視這份危機。誠實面對問題,承認原因並非外在環境而是你內心的匱乏,然後儘快努力戰勝這份匱乏。(本文節錄自《不怕老後沒錢花》一書,作者:阿婆姐姐,幸福文化出版,以下
30 歲科技業每月存2萬,60歲累積超過2000萬資產有可能!怎麼做到?
王先生是一位 30 歲的科技業工程師,薪水不錯,生活穩定。每個月扣除生活開銷與房屋貸款後,大約還能存下 2 萬元。他想知道,該如何好好利用這筆資金,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做準備。(本文節錄自《財富自由的階梯》一書,作者:PG財經筆記 蔡至誠,大是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我以我們公司設計並開發的「阿爾發機器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