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次公開警告,2027年可能將是中共啟動統一進程的關鍵時刻,武統定然會發生?果真發生武統,一般民眾該如何應對?不僅是為了戰時求生,更重要的是將戰爭損害降到最低。(本文節錄自《阿共打來這麼辦》一書,作者:黃征輝,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戰爭必然會嚴重影響經濟,因此戰前應如何處理手中的資產,也就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資產概分為現金、股票、房地產。本書建議如下:
1. 現金
戰爭一旦爆發,人民為了避免財產損失,多半會搶購黃金、美金或其他強勢貨幣。
由於供需差異太大,政府可能停止公開市場交易,或限制每日交易量,這將導致公開市場交易停滯,黑市價格飆升。這時手中若持有大量臺幣,應如何處置?
⑴ 臺幣不會貶值:
對於傳統戰爭,如果戰敗,政府垮了,現金即使不變成廢紙,幣值也會一日三貶。
不過,請回頭仔細看這段文字,重點是:如果戰敗,政府垮了。
兩岸戰爭,如果臺北勝,臺灣順利獨立,臺幣理應不會垮。反之,如果北京勝,臺灣被迫統一,基於《反分裂國家法》第九條:國家盡最大可能保護臺灣平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其他正當權益─請放心,臺幣也不會垮。不單不會垮,為了收攬人心,北京很可能力挺臺幣,會以更高的匯率兌換人民幣。
⑵ 現金準備
戰時社會混亂,信用卡可能無法使用,民間也可能不接受臺幣。對於現金的處理建議如下:
① 美金和臺幣:根據家庭人口數概算,每人準備美金兩千元、臺幣兩萬元。例如,四口之家準備美金八千元、臺幣八萬元,以應付戰爭期間的需求。
② 黃金:若仍不放心,可再準備一些黃金,或將金飾藏在身上,以備應急之用。
⑶ 注意事項:
①不炫富:避免引起他人覬覦,錢財不要露白,應低調保管現金和貴重物品。
② 分散風險:為降低風險,應將現金和黃金分開存放。
(延伸閱讀│如何判斷兩岸將開打:「5大信號」台海戰爭可能一觸即發)
2. 股票
戰爭爆發時,政府通常會暫停股市交易,屆時無法買賣股票。因此,對於股票的處理只能考慮在戰前,尤其是兩岸局勢緊張時的應對策略。
股市主要在反映「對未來市場的期待」。試想,如果臺北勝利,臺灣實現獨立,可能會失去大陸市場,臺灣經濟的未來將如何?反之,如果北京勝利,可以預見北京將會收攬臺灣人心,理應採取惠臺經濟政策,並鼓勵中資到臺灣投資。
以香港股市為例。根據2017年香港《文匯報》的報導,香港回歸20年,股市大盤市值增長了8倍。然而同一時段,臺北股市大盤僅漲了約1.4倍。
誠然,自2020年以來,香港股市受全球疫情爆發,美中貿易緊張,香港政治和社會抗爭事件影響,股市經歷較大規模的波動。然而統一後臺灣股市的走向,應參考香港回歸頭幾年,而非香港股市長期走向。
戰前應如何處理股票,首先要判斷哪一方可能勝出。如果認為臺北勝利,減低持股是理智的作法,因為戰後「臺灣獨立」帶來的不確定性,很可能會嚴重打擊市場信心,進而導致股市大幅下跌。
反之,如果認為北京勝利,建議在戰前因局勢動盪而大跌的股市中採取「危機入市」的策略,適時加碼投資可能是正確的舉措。試想以大陸經濟量體之大,協助並扶持臺灣經濟發展,沒可能帶來復甦的機會嗎?
總結來說,戰前對於股票的處置,需根據對戰爭結果的預測進行決策,同時也應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長期財務目標。在動盪時期危機入市,謹慎的觀察,靈活的投資策略是不賠錢的關鍵。
(延伸閱讀│如果台海開戰,第一波主要轟炸目標在哪?你會有危險嗎?)
3. 房地產
房地產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是供需關係,這與股市對未來市場的期待不同。以下是針對武統發生後,臺灣房地產市場的分析:
⑴ 基本供需面:
臺灣目前面臨的人口結構問題十分嚴重。根據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報告,2022年臺灣總人口數超過2千3百萬,2070年將降低至1千5百萬到1千7百萬之間。
臺灣出生率全球倒數第一,總人口負成長趨勢難以逆轉,這意味著未來對住房的需求必定下降,空屋率將持續攀升。
⑵ 臺獨的影響:
假如臺灣獨立,即使北京選擇不干預,臺灣是否從此就能過上安穩平靜的日子?獨立帶來的國際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必然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性。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些不確定性會增加風險,進而影響房地產價格。
⑶ 統一的影響:
如果兩岸統一,人民遷徙自由將大幅增加。臺北作為華人眼中最和善、文明、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理應吸引許多大陸移民,推動房地產需求上升,進而促使房價上漲。當然,統一過程中的政治和社會變動,也可能帶來短期的不穩定性。
⑷ 戰時處理策略:
戰時處理房地產的策略應與股市類似,首先要判斷局勢走向:
① 臺北勝利:應考慮出脫手中多餘的房地產,以避免因戰爭破壞、人口外移,以及市場恐慌導致的房價下跌。
② 北京勝利:房地產因兩岸局勢緊張而大跌時,基於戰後大陸人民可以遷居臺灣,物以稀為貴,房屋漲價有望,此時即使不加碼投資,也不應低價拋售。
臺灣房地產市場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人口結構變化、政治局勢和供需關係。在考慮投資或處理房地產時,應綜合評估這些因素,並根據最新的市場動態和政治局勢做出決策,如此才能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中,保持較高的投資收益和風險控制。
(延伸閱讀│中國房地產暴富時代宣告結束?胡偉良:台灣讓人絕望的高房價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