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最後倒數 訂遠見最佳時機,「兩年送一年」優惠只到9/30
相關文章
台灣房地產崩壞已難避免?胡偉良:5大因素看未來房市「唯一解方」
近年來,台灣房地產市場走向日益嚴峻,許多人開始擔憂「房地產崩壞」是否會在未來幾年發生。所謂「崩壞」並非單純的價格下跌,而是指市場結構性的失衡導致交易量急凍、資金斷鏈、建商爆雷,以及整體經濟出現連鎖性衝擊。要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危機難以避免,必須回到政府政策的怠後、結構性的矛盾,以及外在經濟環境的多重夾擊
928檔期冷颼颼!等不到央行鬆綁「推案量大減近3成」,業者只能指望明年329檔期?
被視為房市下半年最重要的「928檔期」今年卻冷颼颼,推案量創史上最大跌幅,全台僅7106億元、年減近3成。建商不敢亂衝,買氣更是急凍,7月預售案量甚至跌到近55個月新低。就在房地產業者齊喊「央行緊箍咒不解,市場沒救」,央行卻依舊按兵不動,信用管制絲毫未鬆。但耐人尋味的是,央行新聞稿裡藏了一個伏筆,似
想要買房不踩雷,你需要「房產剎價學」
編按:想要既安全又聰明地買到房,靠的不是一味壓低房價,而是從談判策略到法律結構的全方位思惟。唯有結合價格談判與契約保障,才能真正守住交易成果,避免落入房地產常見陷阱。買房前,你準備好當個會剎價的掌局者了嗎?當談判大叔陳侯勳邀請我,出席9月30日《房產剎價學》台北劇場首映會、與《郝聲音》主持人郝旭烈共
台灣房地產正處前所未有的動盪期?胡偉良:錯置的政策與錯位的市場
近年來,台灣房地產市場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動盪時期。政府雖然口口聲聲強調要壓抑高漲的房價,但實際推出的政策往往並未對症下藥,反而在市場中製造出更多亂象。房市下修的同時,資金快速出逃至股市與ETF;信用管制的加劇,使得房市可貸資金大量減少,讓原本就緊繃的市場供需失衡更加惡化。這樣的「房市之亂」,不僅造
投資達人逆貧致富的成功關鍵:從零開始的房地產奇蹟公式
葛蘭特.卡爾登(Grant Cardone)是一位房地產名人,但他憑什麼能在房地產業成功?他大學沒有學過房地產投資,也沒有人指導他,他在房地產業毫無經驗。他既沒有多少資金,也不知道該怎麼和銀行談貸款條件。不過,他始終遵循同一套決策公式,來判斷潛在的投資是否夠便宜。(本文節錄自《22歲投資奇才的選股筆
不是「收納空間」,重點是「留白美學」!「小宅」好住的3大核心
近年小宅成為許多購屋族首選,在規劃小宅時,比起「裝進更多東西和功能」,更重要的是「如何保留空白的空間」。面對坪數有限的情況下,調度空間的靈活度、流暢動線與整合收納,才是讓小宅真正好住的核心。(本文節錄自《小宅買房裝修全書》一書,作者:東販編輯部,台灣東販,以下為摘文。)整合空間,多工重複利用小宅不是
房市與政策的隱形衝突?胡偉良:從央行集中度管制看台灣居住安全的失衡
在中央銀行近期以「防範金融風險」為名,對銀行業實施「集中度管制」的背景下,台灣的房地產市場與都市發展政策正面臨一場隱形的衝突。這項政策原本旨在避免銀行資金過度集中於單一開發商或高風險產業,以降低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然而,若深入審視台灣當前的都市現實——老舊房屋占比超過全體住宅的一半,且急需大規模
「成家必買房」傳統觀念式微?胡偉良談台灣房市「3大新常態」
近年來,台灣房市的樣貌正在快速轉變,過去「成家必買房」的傳統觀念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元化、分化的消費行為。市場成交量萎縮、購屋族群限縮、地段銷售兩極化,甚至連建商生態也出現大幅淘汰潮。這些變化不僅是短期循環現象,而是深層的結構性轉折,標誌著台灣房地產進入了一個「精英化、兩極化、低量高價」的新
監院公布財產申報!張善政身家破億、蔣萬安存款逾3600萬
監察院公布財產申報資料,台北市長蔣萬安存款新台幣3617萬餘元;新北市長侯友宜有6筆土地與建物,存款3990萬餘元;桃園市長張善政光存款、有價證券、黃金與信託股票等總價值就突破9500萬元,加計房地產估計身家破億元。監察院今天公布最新一期廉政專刊,公布台北市長蔣萬安、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新北市長侯友
看不見的「定時炸彈」?胡偉良解析:當金融控管遇上台灣老屋危機
「人屋雙老」現象正成為台灣都市的集體困境:一邊是央行持續緊盯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強調37.1%「仍偏高」的金融風險;另一邊是全台逾半老屋亟待更新,卻因資金斷鏈而深陷整合泥潭。一、老屋危機的現實圖景 台灣都會區正面臨雙重老化挑戰:人口高齡化與建築超齡化交織,形成結構性困境。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