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如果台海開戰,第一波主要轟炸目標在哪?你會有危險嗎?

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10-27

瀏覽數 51,600+

《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僅為情境圖,攝影:池孟諭
《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僅為情境圖,攝影:池孟諭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以台海戰爭而言,敵軍一旦點燃戰火,應會在第一波攻擊中盡可能削弱爭奪空優的阻力,突襲的時間可能是在凌晨2 ∼ 4點左右,才能趕在「始曉」前發動第二波補充攻擊。(本文節錄自《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一書,作者:邱世卿,以下為摘文。)

以海島攻防戰而言,「第一波攻擊階段」主要的轟炸目標將是台灣本島以及澎湖、金門等外島上可以起降軍機的機場(包括軍民合用的機場)、分散在各處指揮防空的雷達站台、防空飛彈陣地、全島各處軍事設施,以及重要的軍事指揮控制單位(國防部、陸海空三軍司令部及指揮部)、通信基地與節點(通信網路的連接點)。

接著遭受攻擊的可能是台灣中央政府各部會辦公處(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經濟部、內政部等)。

此階段敵方的目的是盡可能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猝不及防削弱我方空軍對抗及防空作戰能力,並癱瘓中樞臨戰指揮與各地的通訊管道。

在戰爭的這個階段,平民(也就是你)的危險係數,將視你的住所與可能被轟炸目標之間的距離和方向而定。

飛彈爆炸和衝擊波產生的可怕景象

不論敵方武器的命中率多高,飛彈、火箭、砲彈等投射彈頭在落地後,由於本身的動能以及爆炸的威力,會對落點附近的所有物體造成巨大的毀傷與破壞,其範圍因不同的彈道與彈頭炸藥的裝藥量而異。

此外,遠程火箭、彈道飛彈在空中被防空飛彈攔截時造成的碎片殘骸,也會撞擊到周邊的建築和人群,造成嚴重傷害。

這些爆炸產生的破片以及衝擊波激起的碎片,是戰場上傷亡的主要來源。

遇到爆炸時,除非你能伏低躲在有裝甲加固保護的汽車內,或是全身隱蔽在鋼筋、水泥等堅固掩蔽物後方,否則若是距離爆炸一定範圍內,人體很容易被這些彈片或碎片貫穿,造成嚴重的外傷或大量失血,幾乎很難生存。

爆炸瞬間產生的高溫氣體會迅速向外膨脹,足以引燃所有距離落點很近的易燃物,包括衣物在內。高溫氣體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燒燙傷。

如果彈頭裝藥是溫壓彈,除了破片、震波與高溫氣體外,溫壓彈劇烈燃燒的金屬粉末甚至會消耗爆炸點附近的氧氣,導致接近落點的人員可能會因吸不到氧氣而窒息。

因此,距離打擊目標愈近,你的危險係數就會愈高。

歡慶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如果台海開戰,第一波主要轟炸目標在哪?你會有危險嗎?(僅為情境圖,攝影:池孟諭)

如果台海開戰,第一波主要轟炸目標在哪?你會有危險嗎?(僅為情境圖,攝影:池孟諭)

如何確認住處是否位於危險位置?

第一波攻擊階段可能遭到轟炸的機關,分散在台灣各處,這些機關的詳細位置事涉敏感,我們無法在書中逐一標定,你可以藉由國防部網站,或是網路上的地圖確認住家是否位於上述機關周邊2公里的範圍內。

建議在網路仍暢行無阻的平常時期,就查詢了解住家、工作場所附近的重要軍事設施,以便做好相應的準備,否則戰爭來臨時水電都可能中斷,遑論網路。

距離決定了戰爭發動的方式

整段台灣海峽水域最窄處是福建平潭島與新竹商港之間,直線距離約為130公里;最寬處是屏東的貓鼻頭到福建東山島的澳角,直線距離約為410公里。海峽的平均寬度為270公里,大約是從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出發到台南奇美博物館的直線距離。

台灣海峽的寬度並不寬,對於現代的遠程火箭以及巡弋飛彈、彈道飛彈來說,整個台灣無論西部或東部,都會涵蓋在這些遠程武器的打擊範圍內,因此我們可以預期一旦戰爭爆發,首波來襲的很可能會是大量且高密度的各類遠程火箭、巡弋飛彈和彈道飛彈,而這些武器所設定的目標應為前述的軍事敏感地點。

除了特殊目的外,戰爭的目標通常都是摧毀武裝部隊的有生力量(泛指有戰鬥力的部隊)或防禦體系,很少會以一般平民做為目標,這也是為什麼美軍對於戰爭中平民的死傷,通常都會用附帶傷害(Collateral Damage)作為描述。

以台海戰爭而言,敵軍一旦點燃戰火,應會在第一波攻擊中盡可能削弱爭奪空優的阻力,突襲的時間可能是在凌晨2 ∼ 4點左右,除了利用人們在睡眠時放鬆警戒的傾向外,在這個時間點攻擊,才能趕在「始曉」(太陽出來的時間)前發動第二波補充攻擊。

《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懂這些,才能撐過黃金48小時》,作者:邱世卿,野人文化出版

《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懂這些,才能撐過黃金48小時》,作者:邱世卿,野人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