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專家提醒:投資小型股,遵守「這1事」最重要

在投資小型股前的考量取捨、心態轉變。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7-01

瀏覽數 50+

《別再看股價了!》/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別再看股價了!》/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小型企業無論在價格還是基本面上,都可能出現大幅變動,因此這可能表示在一季後就需要進場或出場─這會導致更多交易、更高的資本利得稅,而且如果不謹慎,還可能因交易成本而遭受重大損失。雖然我們喜歡讓賺錢的股票繼續成長,但對於任何股票決策來說,遵守你自己的退場策略非常重要。(本文節錄自《別再看股價了!》一書,作者:J.F.德達洛,方舟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在投資小型股前考量取捨

借用風險創投的策略,我們學到了:透過適度分散投資並結合具爆發性的冪律報酬結構,可以降低風險並提升報酬。不過,這項策略的代價,是要承擔頻繁交易那些價格劇烈波動、又很難買賣的股票所帶來的成本。

當市場上的流通股數較少時,稍有買壓就可能使股價大幅波動──如同坐上雲霄飛車一樣。而尋找機會的交易者更容易操控這類股票的價格。流動性不足的代價與相對較大的買賣差價(bid-ask spread)有關,以及低成交量的交易股數。

這在買進和賣出時都會帶來困難,特別是在沒有買方的情況下試圖賣出時,可能會經歷相當痛苦的過程。檢視股票的日均成交量,有助於了解訂單可能如何被執行。

雖然我們喜歡讓賺錢的股票繼續成長,但對於任何股票決策來說,遵守你自己的退場策略非常重要。

不管這是一個簡單的定義(例如當ROIC低於WACC時,就是「果實已經熟透變爛」),還是一個更複雜的標準,退出策略都必須清晰明確。

小型企業無論在價格還是基本面上,都可能出現大幅變動,因此這可能表示在一季後就需要進場或出場──這會導致更多交易、更高的資本利得稅,而且如果不謹慎,還可能因交易成本而遭受重大損失。

正如預期,這些問題在「奈米股」中最嚴重,隨著進入「微型股」和「小型股」範圍,這些問題就會愈來愈不明顯。

永遠不要忘記,股票代表的是企業所有權的比例:一間將投入的資源轉化為更高價值產出的企業⋯⋯至少目標是這樣。

這一點值得我們一再提醒自己,因為一旦我們將投資範圍縮小到奈米級的領域,整個市場就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價格波動幅度大得荒謬,有些股票的價格甚至小於1分錢。

奈米級個股並未在集中(centralized)的紐約證交所(NYSE)或那斯達克(NASDAQ)上市,而是透過券商網路進行「場外交易」(Over e Counter,簡稱OTC)。

這類市場伴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例如文件申報要求有限,這就增加了作假、拉高出貨(pump and dump)i 以及資訊不可靠的可能性。任何規模的公司都可能出現作假行為,但是當規則較為寬鬆時,我們就需要特別小心。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你可以透過OTC Markets官網(www.otcmarkets.com)查詢這些股票代碼,以取得更多資訊,但通常這些資訊並不多──這對分析師來說簡直是場噩夢。

針對OTC市場交易,不同券商之間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但這些差異通常對當沖交易者的影響更大。像TD Ameritrade、盈透證券(IBKR)、富達和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這些知名券商可以進行場外交易,但某些情況下會有限制,例如當公司未提交最新的財報時(OTC Markets官網上會用紅色的停止

(延伸閱讀│為什麼巴菲特告訴我們,不要過度關注「利潤」?

投資小型股所需的心態轉變

如果股價波動、作假、操控和流動性不足,還不足以讓你卻步,那麼投資小型股仍需要一種心態上的轉變。我們需要從巴菲特式的「全盤了解」方法,轉向風險創投式的「全面篩選」方法。

這種轉變在資訊超載的世界中,可能會讓人不安,因為我們的眼睛無時無刻都在上百個螢幕上吸收著新聞、故事和雜訊。

我們選中的大多數公司,最終都會變成「糟糕的公司」,並從我們的篩選條件中被剔除。只要時間夠長,這是任何規模的公司都一定會發生的事:正如重力定律一樣,會向上的東西最後也會往下(或是被收購或清算)。不過,市值愈小,這個過程就發生得愈快。

這個策略的核心假設是,那些高ROIC的公司能夠在夠長的時間內績效偏高,使其價值創造能反映在股價中,然後才最終「變爛」。

我們必須接受這樣的預期:只有極少數公司能夠「躍升至大聯盟」,成為大型公司,即便如此,我們仍須竭盡全力去剔除那些「爛蘋果」。

投資這些公司並不像是買入我們天天見到的大品牌,或經常出現在新聞中的知名企業那般光鮮亮麗,但這正是像素化真相的自然延伸:我們的目標從來就不是成為這些企業的專家。

我們遵循80/20法則,將精力集中於快速剔除爛蘋果,同時接受一項事實:放大一個像素,並不能提供有意義的資訊且足以預測未來──尤其是針對那些市場效率低的小公司。

(延伸閱讀│「零努力」投資有可能:巴菲特投資策略為何如此優雅?因為「這2個字」

《別再看股價了!每次查看股市都賠錢?最簡單的投資策略,每年交易4次就能選中贏家!》,作者:J.F.德達洛(J. F. Dodaro),方舟文化出版

《別再看股價了!每次查看股市都賠錢?最簡單的投資策略,每年交易4次就能選中贏家!》,作者:J.F.德達洛(J. F. Dodaro),方舟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