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竹縣美術館簽約啟動 楊文科:未來藝文核心新地標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06-26

瀏覽數 8,300+

「回應風土、創造日常」,以合院形式為靈感,打造一座縣民漫步在自然環境地貌中的新美術館。(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回應風土、創造日常」,以合院形式為靈感,打造一座縣民漫步在自然環境地貌中的新美術館。(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00:00
00:00

一座美術館的興建,將為城市帶來何種改變?「我們不只是建蓋一座館舍,而是在建構一個文化願景、一段世代共感的記憶。」在新竹縣政府啟動「新建美術館」計畫之際,文化局朱淑敏局長以這句話,為藝術與一座城市之間的關係,下了這樣的定義。

豐厚文化底蘊待發聲,形塑藝文雙核心

眾人皆知,新竹縣是高科技產業重鎮,同時新竹縣也是孕育上百位在地藝術家、工藝創作者,擁有多元文化底蘊的城市。然而長久以來,新竹縣始終缺乏一座具備典藏、研究與專業策展功能的藝術場館,而地方創作者的豐富量能,也缺乏一個能被看見、被理解的舞台。

朱淑敏局長指出,現行的美術館雖具有一定水準的展示環境,但面對新竹縣活躍的創作量能,現有空間已達負荷極限,展覽排程甚至得排到兩至三年後。在藝文生態已具雛形,基礎建設亟待提升的狀況下,楊文科縣長提出新建美術館的願景,除了空間機能升級,也將融入數位科技的展演思維,連結在地藝術與國際接軌,打造具有多元、跨域及面向民眾等特質的藝術客廳。

新竹縣美術館未來將座落在竹北市,即時回應高密度人口的文化與休憩渴望,具有高度公共性。此外,基地毗鄰東興圳水岸與即將落成的新竹縣立總圖書館,形塑出「藝文雙核心」的發展概念,並透過綠帶規劃與水圳景觀,串聯出一條城市的文化與生活廊道。

「選擇新建美術館的落腳處,實際上,是在進行一場關於城市價值的思考。」朱淑敏局長認為,文化設施需回應城市的節奏與脈動,選址不只是地理上的決定,更是文化主動進入城市生活的實踐,將來的美術館不僅是藝術家的舞台,更應是縣民日常生活的風景。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新舊美術館將並存,不同的展演表述,將展現出結合歷史與科技城市的新風貌。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新舊美術館將並存,不同的展演表述,將展現出結合歷史與科技城市的新風貌。

打造開放文化客廳,共築城市願景

在規劃新竹縣新美術館的過程中,縣府團隊也借鏡國內外美術館案例,例如臺南市美術館透過在地藝術史書寫為策略,與在地藝術社群產生連結與互動;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則以透明性與社區融合的概念,打造任何人都能輕鬆到訪、交流體驗的開放性美術館。

從縣市等級與人口數等角度來考量,新竹縣很清楚未來對於美術館的定位,並非高不可攀的藝術殿堂形式,而是回到城市與居民的關係中,打造一座讓民眾願意在生活中駐足的文化客廳。「建築須與景觀對話,與城市共呼吸!」這是新竹縣美術館興建工程競圖的核心理念,因此在規劃設計監造技術服務標案階段,就設定了設計指標,包括開放性空間設計、融合東興圳景觀,以及與新竹縣立總圖書館之間的聯通性等。

新竹縣美術館興建工程採公開競圖方式徵選設計方案,過程中展現高度專業性與程序透明度。楊文科縣長表示,對於這座文化建築充滿信心,並相信美術館的誕生將是未來藝術與文化界的重要盛事,這座美術館將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座匯聚創意、承載記憶、啟動對話的文化場域,也是新竹縣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與文化新地標。

楊文科縣長(右四)期待新的美術館不只是空間的載體,更是未來藝文的驅動核心。

楊文科縣長(右四)期待新的美術館不只是空間的載體,更是未來藝文的驅動核心。

竹間建築脫穎而出,以開放性設計擁抱環境

公開競圖共吸引 27 組全國頂尖建築團隊投件參與,最終由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以聚焦在建築與自然環境的互動為設計理念,脫穎而出榮獲首獎。「開放性美術館」的設計靈感,來自鄰近的泉州厝汾陽堂三合院,以低矮、綿延的建築語彙,連結並擁抱周遭的圖書館、三福宮與東興圳公園,美術館所有空間皆可直通地面層與綠地,消弭建築與自然之間的界線。「邊界不是建築結束、環境開始的地方,而是建築開始在其環境中存在的位置。」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簡學義,將室內與室外邊界重新定義,強調廊道、中庭與屋簷下的過渡空間設計,讓自然光線、風、水與綠帶相映,引導人流漸進至建築本體。

基地周邊的三福宮是一座傳統的土地公廟,如何將之與嶄新的美術場館融合,是所有參賽團隊需面對的挑戰。對此,採雙庭院設計,將兩個相反方向的傳統三合院庭院連結,一面朝向圖書館、一面朝向三福宮,巧妙地將周邊場域創造結合,並依照環境特色,配置不同需求的藝術使用空間。使用木構造大屋頂創造挑高空間,規劃展示空間具備「黑盒子、白盒子與灰盒子」的展示機能,並考量科技藝術所需的光源控制與吊掛結構,展覽空間也具備高度彈性。

先行播撒文化種子,邁向世界與未來

簡學義引用柯比意在《雅典憲章》所說:「建築師應作為抱持社會主義理想的使者」,強調建築的根本精神在於服務公共利益,回應集體生活需求,而非僅止於建築形式或美感的追求。朱淑敏局長表示,所有評選委員一致認為,這開放性美術館最動人之處,在於此建築並非是封閉的藝術容器,而是創造一個可被穿越、逗留與再定義的公共文化場景,完美呼應了新竹縣對未來世代美術館的期待,是一個能激發民眾互動的社會平台。

對新竹縣來說,新建美術館並不是2030年落成啟用那天才開始運作,籌建過程也將同步透過行動藝術館、社造藝術平台等先行計畫與民眾充分溝通,並積極思考以美術館為核心,推動縣內的「藝術空間串聯計畫」,在各鄉鎮市都播下文化種子。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即將迎向30週年,未來將以新竹縣美術館為基點,落實文化政策白皮書中提出的傳承、亮點、國際、永續四大核心價值,讓藝術不只走進校園與社區,更將邁向世界與未來。

(新竹縣政府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憑數據決策 × 用AI造局 從0到1的行銷文藝復
數位專題

憑數據決策 × 用AI造局 從0到1的行銷文藝復

在Google表示2024將取消第三方Cookie,除了疫情期間的加速數位化,以及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個人隱私,品牌在D2C時代能如何掌握顧客的興趣、喜好,做到精準行銷?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