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相關文章
高階主管勤奮工作25年頂多「不窮」?他向資產破億妻子學「理財3件事」
本書作者為韓國某大型流通企業的高階主管,擁有25年企劃及銷售商品的資歷,天天勤奮工作,但在他退休前兒子卻問了一句:「為什麼爸爸工作25年,還是賺得這麼辛苦?」25年來,他只知悶頭工作,反觀努力充實理財知識的妻子,光靠每個月從他的薪水中領取一部分來存錢、投資,就將資產增加到50億韓元(新臺幣超過1億元
別再「說錢壞話」!排除「這10個」對金錢的成見,養成「有錢體質」
為什麼跟錢有關的願望很難實現呢? 或許是因為,你下意識討厭金錢的緣故。 「我怎麼可能會討厭錢!」我好像聽到了有人這樣大喊。我們對錢的印象,會變成「成見」埋藏在內心深處。這成見愈是負面,就會愈覺得賺錢、錢變多是件很不舒服的事。下列的檢查表,能幫各位找出自己對金錢的「成見」。(本文節錄自《被財神爺喜歡到
退休後淪為貧困階層?理財專家:離財富愈來愈遠,錯在「這觀念」
努力工作又腳踏實地過活的大多數國民,在退休後理應要能過上富裕的生活才是。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急速高齡化的情況下,有半數65歲以上的韓國人正淪為貧困階層,數字高居全球之冠。根本理由顯而易見,因為對於金錢,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任何事。即使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如果無法理解資本如何運作,就只能過著離財富愈來
房貸、社群還有通膨,讓高薪家庭也成了月光族
這個年代,錢賺再多好像都不夠多,年收入 300 萬以上的家庭,可能也會哀嘆自己比不上鄰居。一個金錢慾望遠不滿足的時代,不只限於台灣,甚至在印度這個經濟快速起飛的國家,也有一樣的問題,財經專家點名三大禍首,就是通膨、房貸,以及社群創造的慾望漩渦。印度大城市、高學歷或高需求職位者的平均薪資,大約落在90
比金錢更珍貴的事?有錢人教育子女的10大戒律:「這句話」不該對孩子說
想知道有錢人的賺錢方法,就要先知道有錢人在想什麼。有錢人希望透過子女教育,將自立精神、換位思考的態度和耐心傳承給子女,並教導子女,不要只為自己而活,而是要成為能為世界帶來積極影響的人。他們還會告訴子女,若想對社會有所貢獻並幫助他人,財富是必須的,因此要為擁有財富而努力。有錢人的教誨是有順序的。(本文
希望下一代未來變有錢?理財專家:送孩子去「做這件事」投報率最差
「教育會翻轉階級」觀念深植人心,許多父母認為,只要小孩好好讀書,找到穩定工作,就能衣食無虞,因此覺得送小孩去補習是最好的投資。韓國投資之神John Lee是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獲利超過1兆韓元,他指出,讓小孩去補習,是報酬率最低的投資,其實,翻轉貧窮的第一步,不是「好好讀書」,而是從改變「思維」開始
億萬富翁的用錢態度:只是受託管理錢財的人,而非錢財的擁有者
人們對億萬富豪及金錢常有誤解,總認為富豪們坐擁金山,除了設想花錢的新方法之外,什麼事都不用做。這種認知與事實恐怕天差地別。保留10億美元現金是不合常理的事,因為每天會耗費掉高達13萬5千美元的機會成本。所以富豪們擁有的財富都投注於自己經營的公司、其他公司發行的股票、房地產和其他資產。(本文節錄自《有
她繼承20億美元等值遺產:做錯什麼事,晚年銀行存款剩幾千塊?
「金錢買不到真正的幸福?」這句話看似是老生常談,它卻是事實。因為金錢僅是物質財富,我們卻經常把「追求財富」當成最終目的。事實上,我們想要的是「賺錢,也賺幸福」。也就是說,真正的財富應該是合理的金錢數字,加上家人、朋友、健康、事業、時間、休閒,以及對個人而言重要的一切靈魂財富。(本文節錄自《財富的靈魂
全球頂尖領導人的時間觀:不是「時間管理」,而是「時間支配」
對所有人來說,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每個人的一分鐘都一樣長,你無法用金錢買到時間,也無法跟別人借來使用,你只能將你的一分一秒做最好的利用。頂尖人士會把1分鐘當成60秒、1小時當成60分鐘、1天當成1440分鐘來思考,將時間細緻切割後,有效利用,將時間做為自己的伙伴。(本文節錄自《你怎麼看待時間,
攤商「禁摸錢又摸食物」再轉彎!食藥署:輔導優先、改正就不罰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新規明定,食品從業人員調理食品時不能同時或接續接觸金錢,朝野立委認為此舉恐擾民。衛福部長邱泰源5日在立法院表示,衛福部一定以輔導先行。食藥署強調,只要攤商改正就不會受罰。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4日發布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這次修正列出9大重點,包含要求外送員取得及交付食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