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空間,就是你自己。清靜並不遙遠,就在我們的心裡。我們身處的環境,就像一面明鏡,反映出我們的內心狀態,掃除心靈上與現實中不斷累積的污垢與無用之物,並讓你身邊的磁場變得愈來愈好。只要每天把心掃乾淨,就能消除煩惱、告別晦氣、迎來好運,清清爽爽、簡簡單單,活出自在又快意的人生!(本文節錄自《每天把心掃乾淨》一書,作者:枡野俊明,平安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有的話很方便」的東西,其實大多「沒有也無妨」
「這東西看來不錯」、「有的話好像很方便」──人們經常在這樣的念頭驅使下,買下一樣東西。
我接下來說的話或許有些掃興,但其實這類東西對大多數人而言並非真正需要,沒有也沒關係。
所以,請一定要養成「購買前先冷靜思考」的習慣。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漫無目的地四處閒逛時,忽然對某樣東西產生「啊,我想要這個!」的衝動。
會「衝動購物」的人似乎都認為,這場相遇是命中注定。
然後,在衝動的驅使下當場買下。
今昔不同往日,現代人已經不太需要在意「手頭寬裕與否」。就算身上現金不夠,也能夠用信用卡支付;如果價格過高,還能分期付款。
如今的環境已經完善到了「讓人容易衝動購物」,所以衝動購物的次數才會只增不減吧。
(延伸閱讀│德國人奉行的生活風格:只買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且愛惜使用)
養成「結帳前先冷靜一下」的習慣
衝動購物之後,若心裡覺得「幸好當初有買」,那自然再好不過。甚至還可能心滿意足,覺得自己「買得好」。
然而,更多的情況卻是截然相反,許多人都在買完後感到後悔,覺得「早知道就不買了」。
因為「衝動購物」就像是一時間被欲望沖昏了頭,會失去冷靜的判斷能力。
想要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唯一的方法就是「結帳前,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
比方說在店裡多逛一圈,看看有沒有其他好東西。
先離開店家,處理其他事情。
找間咖啡廳坐下來,先休息一下。
就像這樣,給自己一點時間讓「購物的渴望」冷卻下來。
通常等衝動平息後,就連自己也會納悶:我剛才那麼激動做什麼?
只要養成「結帳前先冷靜一段時間」的習慣,不僅能減少浪費,也能避免家中堆滿用不到的物品。
(延伸閱讀│為何家裡堆滿丟不掉的東西?你可能正在面對「稟賦效應」)
「夜間網上購物」的危險性
助長「衝動購物」的,還有夜間的網路購物。
如今網路購物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用不著出門,在家就能瀏覽一個個琳瑯滿目的網路商城。
這樣子根本不可能好好品鑑商品,但只要放進「購物車」裡,再點按幾下,就可以輕鬆下單。
萬一喝了酒,精神會更加渙散,越發難以控制「衝動購物的渴望」。
結果在不知不覺間大量購物,等到商品送達後,才驚覺自己買了這麼多東西。
而且在網上購物,並無法在購買前實際看到商品,也無法試穿和試用。常常收到商品以後才發現,「顏色、尺寸、款式或材料的質感,和自己預想的不一樣」。
雖然商品可以退貨和更換,但這也意味著消費者抱持「不喜歡就退」的隨便心態,因而購買過多。
退換貨次數一多,運費負擔也會增加。肯定也有人覺得退換貨「很麻煩」,懶得多花工夫,乾脆把用不到的商品留在手邊。如此一來,無用之物只會愈堆愈多。
因此,我認為夜間最好別上網購物。如果真的想買,也別急著下單,先睡一覺,隔天再好好考慮,以此作為網購的原則。
(延伸閱讀│不用的東西擺在家才是真浪費!購物狂用「極簡生活」找回人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