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潮首波726投票日,在野陣營以25:0的成績拿下逆轉勝,其中立法院長韓國瑜、台北市長蔣萬安、台中市長盧秀燕扮演強力母雞角色,輔選有功,在政壇的期待值獲得躍升。國民黨議員比喻,盧秀燕現在就像棒球隊的王牌先發投手,是冠軍隊的不二人選;韓國瑜就如王牌救援投手,若先發投手出問題,隨時可上場出戰;蔣萬安則是新人王,雖不是球隊一號先發,但絕對是二號、三號先發的不二人選。
為期數月的反罷戰場,韓國瑜穿著一身西裝頂著豔陽與大雨,上山下海為24位立委宣講,全國跑透透,他在造勢場的發言時段,更往往是整場造勢活動中藍軍最沸騰的一刻,展現十足的人氣王。而作為此次激戰區的台北市與台中市,蔣萬安一反過去人設、展現鬥性,成功護住5席藍委;盧秀燕也透過自身的影響力,將被罷團列為危險區的「盧系3子」救回來,三人的政治路均被看漲。
藍營基層敦促盧秀燕掌握黨機器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詹為元指出,蔣萬安在這次的反罷戰場,其明星魅力與領袖魅力已外溢到其他縣市。尤其在前期,藍軍在北市的組織盤,因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受困於「死亡連署」疑雲遭檢方羈押後,始終是「一盤散沙」,到了中後期蔣萬安介入,成功穩住藍軍在北市的動員體系,加上蔣萬安強力反罷之餘,還能兼顧市政,成為藍營守住北市5席立委的最大功臣。
正因為這樣的亮眼表現,大罷免潮結束後,外界已開始在討論蔣萬安的「下一步」,其中不乏有勸進「選總統」的聲音。但詹為元說,目前藍軍三巨頭:盧秀燕、韓國瑜、蔣萬安,盧秀燕就像棒球隊的王牌先發投手,是冠軍戰的不二人選;韓國瑜則比較像是王牌救援投手,是先發投手出狀況的保險牌;蔣萬安則是新人王,實力與期待感兼具,但在接下來的冠軍戰,不一定會是第一號先發。
換言之,就目前的藍軍來說,盧秀燕挑戰2028年總統寶座仍是現階段的黨內共識,也因為如此,9月的國民黨黨主席改選,藍營內部持續有聲音敦促盧秀燕參選,以掌握2026、2028年的提名權。只是大罷免投票前,傳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不論輸贏都將交棒,但藍營勝選後的記者會,朱立倫並沒有將「交棒」兩字說出口,盧秀燕又始終不把話說死,讓整件事留下懸念。
時空環境已變,藍黨主席吃力不討好
曾任國民黨革實院副院長、清大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分析,目前黨內大咖對黨主席這個位置的態度均有些「怯步」,原因出在這幾點:首先是國民黨現在已是「弱幹強枝」,在檢方對對味國民黨地方幹部發動搜索後,國民黨的組織盤已經弱化,加上黨產被清算,擔任黨主席必須負責募款,財務壓力巨大,使得這個職位對許多人來說,變成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再來是從國民黨歷年的選戰經驗來看,擔任黨主席,不代表一定取得總統大選的門票,就算是黨主席親征,10多年來也僅取得一勝一敗(2012年的馬英九、2016年的朱立倫)的戰績,成績並不亮眼。特別是對許多黨員來說,大家期待的黨主席角色已是「造王者」,時空環境早已迫使國民黨進行改變。
他指出,9月改選後,新任黨主席除要面對財務壓力外,還有官司的問題需要解決,許多地方幹部目前都被檢方羈押,黨主席不能令他們自生自滅,代表還要再貼錢找律師打司法戰;且2026年的地方大選,黨主席提名人選時還要兼顧地方派系的利益,距離2028年總統大選時間長、變數多,「這些東西加減算一算,接黨主席到底是加分還是減分?」
不同意票數,不等同支持國民黨
他也強調,這次大罷免潮在野陣營雖取得25:0,但這樣的結果不代表國民黨的勝利。726投票率高達五成多,代表出來投票的人不只是藍綠的基本盤,而是其他政黨支持者、中間選民也出來投下「不同意」,原因或許是出在對在野黨被打壓的同情,或是對執政黨操作社會對立的厭惡,但這樣得情緒不等同於支持國民黨。若藍軍錯判情勢,認為是自己在社會的支持度升高,將掉入陷阱,下一場選戰中恐驕兵必敗。
詹為元也認為,9月選出的下任國民黨主席,不論是盧秀彥還是朱立倫等人出線,擺在眼前的挑戰共有3個:一是兩岸路線是否需要調整,若要調整的話,該怎麼調整,來抵銷民進黨手上「抗中保台」牌的籌碼;二是調整目前立法院黨團自主的路線,讓黨機器與立院密切整合進行議題攻防,以免失焦;三是再確認跟民眾黨之間的競合關係。
儘管全勝,大罷免潮的投票結果也在藍營內部進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