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相關文章
8/23公投懶人包!第2波罷免綁「重啟核三公投」辯論會11日登場、議題內容、通過門檻一次看
8月11日更新:7月26日首波大罷免,最終以25:0告終,全數未能通過,接著在8月23日還有第二波投票,是7藍委罷免案併公投舉行。但是,8/23公投投什麼,你知道嗎?8/23公投只有一案「重啟核三公投」,是全國性公民投票,年滿18歲且未受監護宣告的國民都有投票權。中選會一連舉辦5場辯論,先前兩場順利
團結國家十講vs.打掉雜質十講(上):賴清德揹金甕看風水
編按:大罷免成為台灣政壇焦點,賴清德推動「國家團結十講」卻被質疑為「打掉雜質十講」,引發民主倒退與兩岸危機之憂。對比韓國李在明主張「和平是飯」,賴的諸種作為更凸顯為光譜的兩端,引爆社會對執政意圖的深層關注。賴清德用一句台諺譏諷中共,卻不啻維妙維肖地描繪出他自己現今的身形:「家己(自己)揹金斗甕(骨灰
為726罷免結果致歉!賴清德:823民進黨繼續與公民同行
首波大罷免成果不如預期,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今天說,他要承擔所有批評,也要向所有投入的公民團體與支持者深深致上歉意;面對8月23日即將到來的罷免投票,民進黨會繼續與公民並肩同行,一起走完最後一哩路。民進黨今天召開中常會,這是首波罷免結果出爐後的首次中常會。賴清德說,上週六,台灣人民依憲法所發起
大罷免潮後2026年藍白合作有戲?學者:小黨仍可能被棄
726大罷免潮首波投票日,在野陣營以25:0的成績大勝,其中有8位被罷免人的不同意票數,甚至超過本屆當選立委時的得票,被視為藍白合力抵禦綠營的成功案例。隨著大罷免潮的勝利,輿論開始熱議接下來藍白的合作方式,包括2026年藍營是否禮讓幾個地方給白營,甚至連2028「盧昌配」都有人討論。但學者認為,此次
大罷免逆轉勝,韓國瑜、蔣萬安、盧秀燕政治路看漲!他們下一步?
大罷免潮首波726投票日,在野陣營以25:0的成績拿下逆轉勝,其中立法院長韓國瑜、台北市長蔣萬安、台中市長盧秀燕扮演強力母雞角色,輔選有功,在政壇的期待值獲得躍升。國民黨議員比喻,盧秀燕現在就像棒球隊的王牌先發投手,是冠軍隊的不二人選;韓國瑜就如王牌救援投手,若先發投手出問題,隨時可上場出戰;蔣萬安
人民對政府最大期望從不是政治表演!胡偉良:大罷免落幕,「這3個字」才是民意真諦
隨著大罷免案的落幕,台灣政治舞台暫時告別喧囂。然而,民眾的掌聲不會為政治對決響起太久,他們更關心的是荷包是否充實、物價是否穩定、工作是否找得到。當前的經濟局勢,早已亮起紅燈。執政團隊如果仍沉溺於政治算計而無視民生困境,那麼,等待這個政府的將不是下一場選舉的檢驗,而是全體國民的嚴厲審判。政治停火,經濟
823大罷免懶人包!第2波名單有誰?投票資格、通過門檻票數及完整名單一次看
7月28日更新:首波大罷免7月26日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投票結束,結果全數不通過。第二波投票日為8月23日,被罷免的7名國民黨立委為馬文君、游顥、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林思銘。本文整理投票時間地點、流程、通過門檻,以及完整罷免名單,帶你一次掌握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罷免案的關鍵
大罷免失敗!林右昌請辭民進黨秘書長:執政黨責無旁貸
大罷免失敗,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天說,民進黨身為執政黨,責無旁貸,他身為黨的祕書長,民進黨有任何做得不夠、不符合社會或支持者期待,有任何需要檢討的地方,自當由他來承擔一切責任,他在昨日已當面向黨主席賴清德請辭。林右昌透過臉書表示,在此次罷免運動過程中,他認識了許多罷團的志工,他們無私的精神,無畏的勇
外媒看726大罷免:專家建議各黨亟需正視選後裂痕
726首波大罷免選舉於週六落幕,最終24席被質疑親中的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無一席成功被罷免,未改變國會版圖。外媒聚焦:此次公民罷免行動不僅在國內引發高度政治張力,也反映出台灣民主制度面對內部「親中 / 務實對話」的分歧與外部壓力下的韌性與挑戰。接下來朝野如何修復選後裂痕,備受關注。《
大罷免潮藍軍大勝,學者:恐影響綠營2026年提名策略
大罷免潮首波投票日,藍營出乎各界意料大勝,24 席藍委全部守住,讓黨內士氣為之一振;而綠營卻吞下巨大的挫敗。學者認為,後續的政治效應將在民進黨內部發酵,內閣總辭、黨機器改組都有可能,甚至影響到民進黨2026 年地方大選的提名策略。到底綠營這次失算在哪?對賴清德總統未來影響多大?多位政治學者完整拆解。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