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之火燒向全球,台灣防疫成績亮眼,贏得國際肯定。背後,多虧有醫療體系及醫護人員堅守前線,撐起這張強大防護網。
台灣今年受到疫情衝擊,醫療衛生備受考驗,但整體成績相較去年不降反升,平均滿意度近八成,不滿意度也比去年降低7.8%,醫療品質絲毫不受疫情影響,深受民眾信賴。
新竹市〉滿意度登上非六都第一
醫療衛生表現亮眼的城市中,新竹市滿意度排在全台第三,取得86.4%的佳績。對比2015年,市長林智堅初上任時,僅拿到倒數第三,五年來持續精進,民眾也給予正面評價,今年滿意度登上非六都第一。
林智堅表示,新竹市努力輔導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於今年一月通過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等級,提供急性腦中風、緊急外傷、高危險妊娠及新生兒等醫療照護。今年三月,新竹馬偕啟用竹竹苗第一間新冠病毒合約實驗室,送檢時間從48小時,大幅縮短到4小時,充實防疫能量,守護竹竹苗158萬人健康。
新竹縣〉解決資源不足窘境
相形之下,與新竹市僅一溪之隔的新竹縣,縣民對醫療的期待較深,滿意度77.9%,排名第14。縣長楊文科表示,縣府為解決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窘境,繼2018年底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進駐後,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在2019年底開業,滿足急重症醫療需求。
嘉義市〉率先推動「長照先導」城市
嘉義市醫療滿意度達83.5%,是該市八大面向第二高分的項目,市府施政表現有目共睹。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人口老化於今年三月達15.72%,老化速度高於全台,市府努力投入長照醫療關懷,讓長輩老有所依。
嘉義市是全台第一個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城市,及第一個整合社政及衛政長照中心,提供多達26項長照服務措施及安養護機構,同時規劃成立「智慧健康醫療研究基地」,做為嘉義市設立國家級「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的基礎,提供未來預防研究的重要醫學參考。
更多內容請參閱城市學專題:【地方改制 十年總城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