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多巴胺濃度低下嗎?可能會導致多巴胺濃度低下的不良行為,我們姑且稱之為「速效多巴胺」(quick dopamine)行為。當多巴胺濃度低下時,剛開始你會覺得缺乏動力,做事拖拖拉拉。如果你反覆從事「速效多巴胺」行為,使多巴胺系統疲憊不堪,就會出現情緒低落和憂鬱症狀。(本文節錄自《4大關鍵荷爾蒙》一書,作者:鮑爾,方舟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會導致多巴胺濃度低下的6大行為是:
如果你看完這份清單後心想:「哇,這些行為我還蠻常做的。」那麼你一定要知道,這種情況在現代世界中非常普遍。
我很小就發現這些行為全都極具吸引力且很容易上癮,所以在青少年時期就已做遍所有行為。幸好我在過去十年間懸崖勒馬,並經歷了一段有趣的探索之旅,才學會如何妥善管理它們。
回想我念大學時,總是一醒來就立刻開始滑手機,賴床了半天之後才勉強自己起床。去上課的途中,我總是戴上耳機聽著音樂或播客(podcast),手上還不停地滑著手機,然後把沒營養的速食兩三口囫圇吞下肚。
當我拿出筆電打算做功課,卻很快就覺得無聊而分心去看YouTube影片,或是因為害怕孤單而頻頻跟朋友互傳簡訊聊天。我人雖坐在教室裡,卻根本無法專心上課。
回家也只是為了能跟朋友喝酒閒聊,而且經常玩個通宵,隔天醒來雖會感到焦慮,卻仍日復一日過著這樣頹廢的生活。
所以,無論你正處於哪個人生階段,我都能理解你很難抵抗身邊的各種誘惑,但我也相信我有能力為你提供這方面的指導。我將透過本書,與你分享我學到的許多絕佳見解和策略,幫助你悠遊於這個充斥多巴胺高度成癮行為的現代世界。
多巴胺是一種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賺取」的化學物質。以你正在閱讀本書的此刻為例,它就是與「速效多巴胺」行為完全相反的活動,閱讀被歸類為「緩效多巴胺」(slow dopamine)行為。
當你打開這本書開始閱讀時,大腦不會立刻感到愉快,但是當你專心閱讀一段時間,大約5到10分鐘後,你會發現滿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這是因為你「賺取」了快樂。
現在我們來看看當你上社群媒體時,腦部會發生什麼事。這是一種「速效多巴胺」,當你打開社群媒體APP,馬上就會覺得自我感覺良好,多巴胺濃度迅速飆升,大腦覺得很快樂。
這種情況所造成的挑戰就像宇宙中的萬物一樣:正如物理定律所說:「凡事有起必有落。」你的大腦和身體一直在追求所謂的「穩態」(homeostasis),簡單來說就是平衡。
因此當你的多巴胺濃度因瀏覽社群媒體而迅速升高時,你的大腦會想:「哇,為什麼我的多巴胺濃度這麼高?」為了達到穩態,你的多巴胺濃度必須等量迅速下降到低於基準線,重新達到平衡,這會讓你感覺比開始上社群媒體之前還糟。
我要再次提醒你,這個機制其實是大腦在幫助你。因為它知道躺在床上滑手機兩小時而不去睡覺,並不能幫助你變得更好。當你學會聆聽大腦的指引(而不是抗拒它)時,等待你的將會是神奇的全新生活體驗。
(延伸閱讀│如何不讓「多巴胺小偷」奪走你的選擇能力?必須覺察「這2件事」)
多巴胺濃度提升時的感受
在多巴胺濃度升高的狀態下,你會產生兩種主要感受。
第一,覺得自己很有生產力──你會發現自己更有動力,更容易完成生活中對你有益的活動;第二,會更容易體驗到興奮的情緒。你懂那種感覺──你真的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這就是高多巴胺濃度的狀態。
要了解這一點有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看看我們在尋常的一週中的情緒變化。
週一早上你的心情通常不大好,還會覺得反應有點遲鈍、提不起勁,相反地,到了週四和週五你通常不那麼厭世了。我們都以為這是因為週末即將到來的緣故,但情況其實要更複雜一些──
在週五、週六和週日,我們通常會進行更多「速效多巴胺」的活動:喝更多酒,攝取更多糖分,滑手機的時間更長,這會導致星期一早上的多巴胺濃度過低,因此缺乏興奮、動力和專注力。
但是從週一到週四,我們會從事較多需要付出努力的「緩效多巴胺」行為,例如認真工作、打掃家裡,或是更常上健身房運動。
當我們在一週的前半付出各種努力時,我們的多巴胺會逐漸增加,從而感到興奮且充滿動力。
在評估你的這兩種能力時──避開誘人的成癮行為,且每天都會做些有益於未來的事──必須考量你的意志力有多強。意志力的科學非常吸引人,也是我們在現代社會中亟需加強的能力。意志力可以定義為「抵抗短期誘惑以實現長期目標的能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的長期目標是吃更健康的食物,改善你的身體健康,那麼抗拒巧克力和餅乾,選擇天然食物,就能實現你的目標。
(延伸閱讀│史丹佛心理學博士揭露大腦多巴胺陷阱:成就上癮無法讓你更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