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表後儲能市場爆發!AI帶動電力需求、企業搶進設廠

郭逸
user

郭逸

2025-10-31

瀏覽數 5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工廠、商辦、學校、醫院、購物中心、超商,甚至是家戶都可以自建的「表後儲能」,像是「電力糧倉」,確保用電不中斷。黃菁慧攝
工廠、商辦、學校、醫院、購物中心、超商,甚至是家戶都可以自建的「表後儲能」,像是「電力糧倉」,確保用電不中斷。黃菁慧攝
聽遠見

本文出自 2025 / 11月號雜誌 解密 全球AI首都2.0

從防災備援到能源投資,表後儲能正成為台灣能源轉型的關鍵拼圖。
颱風停電,讓民眾體會集中電網的極限,AI擴廠又推升用電需求,企業開始思考如何「自己發電、自己存電」。 
隨著鋰電池成本大幅下滑、政策補助上路、金融業資金進場,表後儲能從成本轉為資產,不僅能穩定供電、分散風險,更開啟能源自主與財務創新的新局。 

在工廠、商辦、學校甚至住宅,放一台箱型冷氣大小的儲能櫃,竟能掀起一場國家級電力生存戰? 

今年7月上旬的丹娜絲颱風,短短一天,就在台南沿海地區居民的心中,烙下難以抹滅的陰影。災情之劇,讓居民措手不及。颱風帶來強風驟雨,台南的七股、將軍、北門一帶,不僅水淹住家,還有屋頂被吹掀。颱風搗亂完,逕自遠離,天氣逐漸放晴,但風暴過後,平靜的表面下,隱藏著更深的危機。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訂《遠見》贈 德國雙心牌葉黃素(魚油添加) 特價 2,080 元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