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一年一度的夜間藝術派對「白晝之夜」(Nuit Blanche Taipei)即將迎來意義非凡的第10屆!這場徹夜不眠的城市藝術派對,將在 2025年11月1日 的夜晚,以圓山地區為舞台,盛大展開。今年適逢10週年,策展團隊以 「Hi Story」 為主題,巧妙融合「Hi」的親切問候與「History」的歷史軌跡,邀請所有參與者化身為故事的主角,一同在這座不夜城中,探索、創造並分享屬於自己的獨特記憶。
今年的白晝之夜無疑將是一場集結歷史、科技與多元文化的感官饗宴。現在,就跟著《遠見》的腳步,搶先預覽這場一夜限定的魔幻旅程!
白晝之夜是什麼?一夜限定的城市美術館
「白晝之夜」(Nuit Blanche)源自2002年的法國巴黎,是一個國際性的年度夜間藝術節。它的核心理念是 「讓城市本身成為一座美術館」,在每年10月第一個週六的夜晚,將藝術作品與表演帶入都市的公共空間,從街道、廣場到博物館,民眾可以免費參與,徹夜漫遊,享受藝術與城市的完美融合。
自2016年引進台北以來,白晝之夜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它不僅打破了藝術場館的藩籬,更讓市民在熟悉的街景中,遇見意想不到的驚喜。每年的活動都選定不同區域,串聯在地歷史紋理與當代藝術創作,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城市體驗。
2025白晝之夜|10週年:「Hi Story」
2025年,台北白晝之夜迎來第10屆,別具紀念意義。今年的主題定為 「Hi Story」(嗨!故事),由知名策展人林昆穎操刀。這個主題充滿巧思,它既是親切的招呼「Hi」,也是對歷史「History」的探問與致敬。
策展人表示,這次的白晝之夜將化身為一座巨大的 「故事生成器」。每一位參與者不僅是觀眾,更是創作者。透過藝術裝置、互動體驗與現場表演,邀請大家將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圓山這片富含歷史底蘊的場域連結,共同編寫屬於2025年台北的集體記憶。這不只是一場藝術展,更是一次全民參與的城市敘事行動。

2025白晝之夜
活動時間: 2025年11月1日(六)下午2點~2025年11月2日(日)上午2點
活動地點: 臺北市圓山地區
涵蓋範圍: 圓山花博公園、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故事館、圓山大飯店周邊、MAJI集食行樂廣場、台北兒童新樂園,以及首度夜間開放的圓山坑道
2025白晝之夜|五大主題區,打造一夜限定的奇幻敘事
為了引導民眾更好地體驗「Hi Story」主題,策展團隊規劃了五大主題展區「時間切片」、「歷史迴聲」、「夢的蟲洞」、「觀看變奏」與「綻放場域」,每個展區都將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官體驗。
2025白晝之夜|亮點1:穿越時空!首度打開圓山坑道的魔幻時光
本次活動最大亮點,無疑是圓山大飯店下方、塵封多年的「圓山坑道」首度於白晝之夜對外開放!這條充滿神秘色彩的軍事坑道,將被打造成一條魔幻的時光隧道。藝術家將利用光影、聲音與裝置藝術,在狹長的通道內創造出沉浸式的體驗。
走進其中,彷彿穿越了台北的過去與未來,每一步都充滿未知的驚喜。這將是民眾唯一一次能在夜晚探索這條秘密通道的機會,絕對是必訪的打卡點!

2025白晝之夜|亮點2:不只是轉動!兒童樂園摩天輪也會「發聲」
台北兒童新樂園的標誌性設施——摩天輪,在白晝之夜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身。藝術家團隊將為摩天輪設計一套專屬的聲光連動系統,當摩天輪轉動時,不僅車廂與輪輻會綻放出絢爛的光影,更會同步播放特別編排的電子音樂。這座巨大的摩天輪將化身為一個 「會唱歌的」地景裝置,從遠方就能欣賞到這場壯觀的 audiovisual (影音) 饗宴。

2025白晝之夜|亮點3:巴黎舞池空降台北!法國酷兒舞廳文化登台
呼應白晝之夜的巴黎血統,今年特別與法國在台協會合作,引進巴黎當代最受矚目的酷兒舞廳文化(Ballroom Culture)。屆時將有來自法國的專業舞者帶來原汁原味的 Voguing 表演與對決(Battle),現場將重現巴黎地下舞池的自由、奔放與華麗。這不僅是一場視覺震撼的舞蹈秀,更是對多元文化與自我表達的致敬。

2025白晝之夜|亮點4:城市中的漂浮夢境,臺北地景公共藝術「浮島光景」
與台灣電力公司合作的大型公共藝術計畫——「浮島光景」,從10月17日到11月9日搶先亮相。延續「重現隱匿或消失的台北」理念,透過公共藝術把圓山數千年的歷史痕跡轉化成創作靈感。

2025白晝之夜|亮點5:節中節!臺北數位藝術節:「層疊的海平線」
邁入第20屆「臺北數位藝術節」,以 「層疊的海平線」 為主題,探討在數位時代下,真實與虛擬、物理與數據之間的模糊邊界,有多件國內外頂尖的數位藝術作品展出,帶來深刻的科技哲思與互動體驗,讓參與者在享受白晝之夜的同時,也能深入探索數位藝術的前沿。展期從10月25日至11月9日,在大稻埕碼頭與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展出。

2025白晝之夜|怎麼逛?官方公開策展人小筆記
官方今年很「貼心J人」,直接公布一條可在約6小時內跑完的「6站路線」。起點是捷運中山國小站,終點在中山橋下,概念是從黃昏→夜色→深夜→凌晨,把視覺、聲音、表演、派對、電影一路接上,不用自己拼圖。6 站攻略如下:
第一站|藝術入店展區(約 120 分鐘)
從捷運中山國小站出發,沿線把藝術「搬進店家」:可以一次蒐集多位藝術家的創作,邊看展邊在晴光商圈補能量,先墊肚子。
第二站|花博公園展區(約 60 分鐘)
走進花博長廊廣場,重點鎖定法式 Voguing Ball「風革線上」、以及數位藝術節與公共藝術計畫。這裡基本上是「舞池+光場+聲音現場」。
第三站|舊兒童樂園草地展區(約 90 分鐘)
來到摩天輪、旋轉木馬區,近距離玩《光電獸#45—請支援收音》與其他大型裝置,整區氣氛最 Chill,旁邊還有小市集。
第四站|圓山坑道(約 30 分鐘)
走進地底感受環境劇場《夢的蟲洞》。這站需要預約,深夜 00:00 之後部份時段自由入場。
第五站|「昨日世界」(山區)(約 90 分鐘)
爬上圓山腹地,收聲音劇場《如如在耳》、裝置《神轎》、《仙女圈》、《請你喝杯》等作品,還有滿滿現場演出。
第六站|台北廣播電台&中山橋下(約 60 分鐘)
把整晚收在聲音現場與橋下裝置。建議慢慢走、慢慢聽,讓《微光曳曳》、《門柱燈》、《一個寂寞耳語的穿行》帶你降速。廣播電台部分作品同樣需事先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