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前部署「協作」概念,到如今全面投入AI轉型,電通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透過學習文化、跨領域人才養成與永續實踐,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引領同仁一同前行。
今年10月,電通行銷傳播集團(Dentsu)正式搬遷至全新大樓,並同步啟動全新的工作模式,讓團隊運作更靈活高效,深化整合與專業分工,展現以人為本的組織革新。
走進那幢LEED 認證、簇新的大樓,辦公區瀰漫著現煮咖啡的香氣,窗外則是台北101的摩登景緻;開放式的座位設計,讓同仁能輕易打成一片,就連電通行銷傳播集團大北亞區暨台灣執行長唐心慧,都未幫自己規劃專屬空間。她笑稱,這不只是空間的整合,更是為了因應快速變動的環境,「我們期望打破空間限制,促進跨部門協作,在新時代創造更大綜效。」
確實,隨著AI時代來臨,唐心慧直指,作為台灣影響力最大的行銷傳播集團,電通始終能持盈保泰的關鍵,就在擁有創意(Idea-Led)、AI賦能(AI-Powered)和價值驅動(Value-Driven)等三大核心方針,「電通不僅要幫助客戶的生意、品牌成長,同時還要對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唯有不斷轉型、進化,才能達成我們的目標。」

從「協作」到「人機協作」,超前部署AI轉型
事實上,早在生成式AI蔚為風潮前的2021年,電通便提出「共創」(co-creation)概念,「我們指的,不是舊時代的『合作』,而是結合彼此的能力、資源和想法,才能帶動創新。」進入AI時代,看好AI能提高工作效率、生產力,能幫助人們思考、創作,唐心慧又將概念延伸至「人機協作」,在內部開設30堂生成式AI實務課程,並獲得同仁高達98%的滿意度。
細看這30堂課程,內容相當多元,有AI素養,有ChatGPT、Midjourney等工具的使用教學。唐心慧指出,要投入AI轉型,首先必須讓全員理解AI的本質與價值,接著再鼓勵同仁在學習使用工具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生產力,最終,同仁才能和AI成為夥伴、共同創新。
過程中,電通的解決方案中心,也協助開發工作平台「Dentsu Pro」,裡頭整合了客戶的資料、數據,能協助同仁發想創意、制定策略和產出洞察。唐心慧舉例,Dentsu Pro能將客戶200多頁的年報,快速彙整成一頁的戰略摘要,確保團隊精準且快速掌握客戶的企業大戰略和投資方向。

積極推出各項AI協作課程的背後,一方面展現了電通解決方案中心對前線需求的快速支援,另外蘊含的,則是電通的「學習文化」。對唐心慧來說,「持續學習」是在快速演進的世界中,最重要的態度與行為,「身處行銷傳播產業,沒有什麼能複製的東西,每個idea和策略,都必須是新的,所以不斷學習,是讓我們保持創新的方法。」
此外,電通還相當重視「跨領域人才」的養成,內部推出的「職流電計畫」,便旨在培養行銷多元能力的人才,讓同仁可以在不同部門間流動、學習,要是在電通隨意遇到一位同仁,可能會發現對方身兼數據、品牌、行銷等多元知識,「現今的人才都是『混合』(hybrid)的,必須擁有『T型能力』。」所謂的「T型能力」,指的是人才必須在垂直領域,擁有媒體、數據、創意、內容等不同專業,而在水平領域,則必須了解商業、品牌與整體行銷傳播等共通知識。
從人性關懷到環境保護,邁向集團永續
在積極投入AI轉型之餘,電通仍持續並重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永續實踐。
唐心慧提到,自己在職場多年,經常看見許多女性在生兒育女後,為了家庭而錯過事業的黃金成長期,甚至被迫離開職場。她強調,女性不應在家庭與工作之間被迫「二擇一」,而應學習「協調而非犧牲」。
因此,她不僅不斷提醒同仁重視自我平衡,也從制度面著手,推動 12 週產假與配合育兒需求的彈性工時,期望讓同仁能無後顧之憂,在職場上盡情發揮。
電通集團同時設有員工協助方案(EAP),提供免費心理諮商與法律諮詢服務,讓同仁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任何困難都能獲得支持。「離婚諮詢也沒問題!」她笑著補充。
此外,為了向新生兒與新手父母傳遞祝福與關懷,集團特別推出「電通寶寶箱」,以芬蘭政府贈送新生兒「芬蘭箱」的理念為靈感,內含嬰兒用品與育兒小物,象徵每個新生命都值得被迎接與珍惜。

近年同仁也發揮創意,設計如「女力事務所」與「超級媽力」等女性創新專案,讓支持與關懷不只停留在制度層面,更成為電通文化中持續擴散的正向力量。
有趣的是,隨著女性友善制度逐步完善,男性同仁也開始主動關心「爸爸們的權益」。唐心慧認為,企業若只在母親節表達關懷,卻忽略父親節,便失去了平等的本意,而且現代父母早已跨越在家中職責的框架,因此特別將父親節訂為電通「父母日」(Parents Day),並搭配集團活力日,讓員工得以放假陪伴家人,還贈送舒壓按摩券給所有爸媽以慰勞平日兼顧工作與家庭的辛勞。透過打造開放、公平、尊重的環境,目前電通集團協理級以上職位的性別比例,已達男女各半的均衡水準。
在環境保護上,電通同樣不遺餘力。電通早早主動投入碳盤查、減碳運動,在唐心慧的要求下,辦公室空調必須定溫在26度,並鼓勵同仁在日常中就實踐減碳。像是邀請大家改變通勤習慣,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下班 ; 舉辦「Nice to meat Free」每日一餐素食的減碳競賽,開發能記錄飲食減碳量的APP,只要減碳排名前100的同仁,集團認養海地森林裡的樹木,便能以自己為名,連唐心慧自己都認真參與:「我超努力吃素,就是想讓海地的樹,也能以我的名字命名!」相較於政令式宣導,電通透過創意與遊戲化的活動設計,正向鼓勵員工。

另外,身為行銷產業領頭羊,電通積極推動數位媒體碳排放計算規則的建立,並通過第三方認證以確保數據準確與透明。該計算模式由電通與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合作研發,未來客戶在投放廣告的同時,將能同步掌握媒體投放所產生的碳排放量,讓行銷決策更具環境意識與科學依據。
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及持續轉型的目標,近年來,電通陸續斬獲豐碩成果,不僅連續三度榮獲《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更在2025年一舉奪得最佳雇主獎和多元共融、科技賦能、職場永續、員工關懷等四項領域大獎,成為台灣唯一全數獲獎的行銷傳播企業,並榮膺年度「Best of the Best」的最高榮譽。
「面對激烈的市場環境變化,」唐心慧總結道,「唯有不斷學習、擁抱變化,才能讓創意與影響力持續發生,這正是電通珍貴的DNA。更重要的是,我們堅信以人為本的關懷與文化,這才是真正能讓我們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