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1952年的「米蘭阿嬤」張明淑女士與1982年出生的YouTube頻道「米蘭阿嬤」製作人李京信,歷時5年往返交流而成。兩人因工作相識,從影片創作人與主角的關係,進展為忘年之交、如母女般的精神伴侶。從70歲的歲月餘暉到40歲的徬徨迷惘,她們攜手問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曾經思索的問題。(本文節錄自《這就是我的人生啊!》一書,作者:張明淑/李京信,寶鼎出版,以下為摘文。)
【京信】
張老師曾把Ferragamo和Max Mara等義大利人氣品牌引進韓國。第一天見到老師時,我問您怎麼看待年輕人買名牌這件事,那時老師笑了一下,簡單回答我一句:
「想買就買呀!但是有沒有為自己退休後生活做打算呢?」
我聽過許多關於購買奢侈品的正反意見,但反問是否做好退休準備的問題,還是第一次聽到,讓我留下深刻印象。身為一個企劃者,那是我心底開始浮現「米蘭阿嬤」頻道色彩的時刻。
之後每當我又差點花大錢,「退休」一詞就會跳出來替我踩剎車。不過,現在我內心仍會不時產生衝突,不知如何在「當下的幸福」及「為將來做打算」之間取得平衡。
所以現在我想更進一步詢問老師,步入老年後的人生是怎麼樣的呢?如果希望老年生活過得幸福,該做什麼準備?
(延伸閱讀│一個人如何快樂獨老?「這件事」不求人,才老得有尊嚴)
***
【米蘭阿嬤】
年輕時期的我們有各種不同色彩,老年生活當然也各有千秋。哪些事對我有價值,決定人生的模樣。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老年生活負責,尋找生活的方式。
如今已是百歲時代,老年時期比想像中漫長,也比想像中更需要錢。我看過許多年輕時花錢不手軟的人,後來經濟情況不優渥了,一時也改不了消費習慣,只能氣自己沒出息。也看過有人本住在豪宅,爾後散盡家產,只能住進小小套房。想獨立解決衣食問題,必定得節省。
「均衡生活」也相當重要。提早退休的話,就多出許多休閒時間。如果不知道那些時間要怎麼用,不如想想「那些時間想和誰一起度過」。
錢再多,如果沒有家人、朋友一起吃頓飯,那會幸福嗎?老年生活都躺在病床上感覺如何呢?雖然我說老年生活比想像中需要更多錢,但財富自由只是一種工具,不能成為生活的目標。
在歐洲經常能看到退休的人和家人一同四處旅行,也能看見年過80的老爺爺和同行親友隨著音樂大方跳舞。他們可能演奏樂器、騎腳踏車、爬山、游泳,享受各種休閒活動。這些休閒活動讓老年生活更豐富、多采多姿。
還有,別害怕!生命總有一些碰到了才能確實感受的幸福,即便到了老年,生活中依然會處處藏有那些幸福,讓我們像玩尋寶遊戲一樣親自去嘗試、體會吧!
(延伸閱讀│70歲奶奶用行李箱代替拐杖:要活得讓兒女覺得「爸媽此生很不賴」)
願望清單
邁入70大關感覺彷彿才是昨天的事情,居然已經過了兩年多。當然,身體感覺大不如前,動作變慢,臉上失去光彩,步伐和以往不同,連姿態也變了。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如果要以衰老的狀態活到一百歲,這可比任何懲罰都還可怕。
既然都要活下去,那不如時時刻刻抱持正面態度生活,所以我最近找到一種對自己進行正面催眠的方法。那就是重新整理願望清單,給自己夢想及勇氣。雖然體力不比從前,但還是能作夢,沒關係的。在此稍微分享幾件我的願望清單。
第一,我想繼續進修外文,因為聽說學外文對預防癡呆很有幫助,有益於預防大腦老化。
雖然我不怎麼擅長英文,不過至少我一直努力繼續增進義大利文能力。我的目標是不靠字幕翻譯就能看懂外國電影。除此之外,白髮老奶奶去當志工為外國人進行導覽,不覺得看起來很棒嗎?
第二,我想像電影《布拉格的春天》中的主角莎賓娜一樣重新學游泳。
游泳不僅能讓身體變柔軟,對脊椎也很好,一石二鳥。以前我曾挑戰學游泳好幾次,但因為怕水,雖然我很希望自己學會,但最後依然無法像天鵝一樣優游水中。
以上是給自己的願望。
第三,我希望為渴求愛的青少年建立小而溫暖的團體。
我有一個夢想,雖然還沒有具體規劃,但我想打造一個空間讓年輕人學習愛自己的方法、將大自然當成朋友的方法、友愛鄰居的方法。那個地方可以像是歐洲非營利慈善團體的慈善義賣商店(charity shop),或社區交誼中心、閱讀空間等。
我希望打造一個整天都能看見陽光,處處有花草,散發給人好心情香味的落腳處,迎接渴求愛的年輕人。如果能在如此溫暖的空間一直和年輕人交流、分享能量到我的人生盡頭,該會有多幸福啊!
不知道正處於人生黃金時期的年輕人會有什麼樣的期待呢?請告訴我你的願望清單吧!
(延伸閱讀│清楚界線,才是真大人!70歲阿嬤給長輩:別讓年輕人活得像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