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害怕變老。有些魅力來自於年輕本身,但是如果青春流逝,還會留下什麼呢?總有一天,我也會對世界的趨勢感到厭煩,並且晚一步才知道現在正流行的事物。不過,回想起來,我覺得很有魅力並選為榜樣的人,大部分都是年紀大的。就算時間流逝,也總是散發出知性美,深思熟慮的樣子讓我產生了好感。(本文節錄自《好感的開始》一書,作者:崔渶善,方舟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想起他們,我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對歲月的痕跡產生好感?即便時代變遷也不嫌俗氣的魅力又從何而來?
仔細想想,現在我們口中的「古典音樂」本來是流行。古典音樂和爵士樂對於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來說,雖然都是古典,不過在當時應該是最受歡迎的類型。
然而,不是所有年代久遠的事物都可以被稱為經典或古典。我們知道的古典音樂是作品價值高或膾炙人口的名作。二流作品、習作、不知名的某人之作很可惜無法挑戰。
如果害怕年紀增長,要不要試著在我們的人生中,讓自己成為名作呢?就像是因為歲月的痕跡而產生皺紋,連褪色的感覺都很優美的皮革。不是每個名作都一定要出名。
如果在自己的地盤裡,成為如同名作般擁有深度和感動的人,那將是可以讓自己充分滿足的人生。青春苦短,但是人生比想像的還要長。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活得有深度呢?
(延伸閱讀│法國女人教我的事:毫不費力地轉身,優雅地變老)
繼續挑戰並學習
在工作時,曾有過很多機會見到風靡一時的長輩。雖然有很多帥氣的人,不過也有令人感到惋惜的長輩。他們都是被困在自己當紅年代裡的人。
雖然時代變了,世界的觀點也發生了變化,他們卻依舊停留在過去的榮耀中。他們通常只會反覆遇到同一種人;只去認可自己的人會出現的地方,並且只談論那個年代。
他們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卻又彷彿活在不同的時代,自然無法適應潮流,甚至對最近的世界和年輕人持否定態度。對於認
為過去更好的他們來說,現在讓他們感到不便和不滿是理所當然的事。問題是,因為他們看待世界的觀點是負面的,所以無法與他們真誠溝通,結果就是讓我們以後不會想要再和他們見面。
(延伸閱讀│最好的人生總在前方等你:人生前3分之2,是為最後3分之1做準備)
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受人尊敬的人生前輩們以自己為中心,同時又非常靈活。尤其是在自己犯錯的時候,他們懂得迅速承認,然後道歉或更正。
這種樣子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以前第一次獨立製作節目的時候。製作組裡除了剛開始製作節目的我以外,都是擁有至少10年以上資歷的老前輩。
因為我是總管節目的角色,所以必須領導前輩工作人員並做出重要的決定。雖然很有魄力,不過因為還是個菜鳥,在前輩們眼中應該有很多不足之處。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互相尊重各自的領域,和平進行節目的製作工作。
某天,作家帶著激動的表情來找我。他在寫文章的時候有自己的意圖,卻和與我開會時達成的協議不同。我太過驚慌失措,所以沒能好好細談,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過了幾天,那位作家又來找我了。他說,仔細看過節目後,才明白我的意圖。他還鄭重向我道歉說:「原來不是完全朝另一個方向發展,我反而覺得這樣很好。很抱歉誤會了妳。」
我很感謝那位作家。和我一起工作時,明明會有覺得不滿意的瞬間,可是他卻理解我的立場,主動提出來。因此,在我眼中,那位作家看起來更了不起了。如果我遇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優先為後輩考慮。
隨著年紀愈大,愈難產生承認自己有可能錯了,並且主動接近的勇氣。因為經驗的累積,比起錯的事情,我說對的事更多,因此在不是工作的領域也會養成那樣的習慣。
如果認為自己是對的並合理化,想法就會逐漸失去平衡。最後,我只會看自己想看的、聽自想聽的東西。
要想成為思想靈活、有魅力的大人,保持懂得承認的心態很重要。因為從承認開始,就有學習的動機,不管是什麼都可以成為持續的力量。
在承認自己是不足的人時,必須維持想法的均衡,以防過度貶低自己。歲月的流逝不是人生的包袱,而是豐富名為魅力的文憑的方法。
(延伸閱讀│清楚界線,才是真大人!70歲阿嬤給長輩:別讓年輕人活得像交作業)
年紀愈大愈有魅力的人,擁有「7個共同點」
● 不盲目追隨潮流。
● 擁有接受變化,不斷學習的態度。
● 不用負面的視線看待與我想法不同的人。
● 愈成熟的稻穗,頭垂得愈低。擁有承認錯誤的謙虛。
● 善意地愛管閒事,積極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 不論外界的競爭如何激烈,都要管理自己的內心。
● 勤於自我反省而十分了解自己。
(延伸閱讀│人過了30歲,就要對自己的臉負責任:「相由心生」原來有科學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