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會翻轉階級」觀念深植人心,許多父母認為,只要小孩好好讀書,找到穩定工作,就能衣食無虞,因此覺得送小孩去補習是最好的投資。韓國投資之神John Lee是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獲利超過1兆韓元,他指出,讓小孩去補習,是報酬率最低的投資,其實,翻轉貧窮的第一步,不是「好好讀書」,而是從改變「思維」開始!(本文節錄自《讓你和小孩財富翻身的脫貧思維》一書,作者:John Lee,采實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財富觀念會遺傳,就跟基因一樣,所以讓有錢人更有錢,窮人變更窮,若想讓小孩過上財務自由的人生,就必須先父母開始做起,為子女從小打造致富DNA,培養經濟獨立的能力,不能只期許他們當個安穩的上班族,而是鼓勵他們成為資本家,學會錢滾錢──
在貧富差距惡化後,全世界都出現金錢集中在高階資本家的現象。不過,韓國老人的貧困化卻特別嚴重。
韓國人號稱工作效率佳且努力上進,照理說經濟狀況應該很好,但為何年近70歲還要開計程車?頂著滿頭白髮卻還在便利商店上大夜班?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這些人絕大部分曾任職於大企業。
其中有的人只是因為靜下來就會手癢想找事做,純粹把這工作當消遣。不過,多數都是為了維持生計。
如果一輩子都努力工作,老了還是過窮困生活,就表示一定有哪裡出錯。
(延伸閱讀│她用菜市場理財法,從月光族變富媽媽:不改變金錢信念,什麼都沒用)
讓小孩補習,是報酬率最差的投資
通常只要談論這類話題,對方都會回答:「因為養小孩,才沒準備好退休金。」我起初聽到都很驚訝,雖然養小孩需要花不少錢,但有多到連退休金也得花光的地步嗎?
因為好奇,我深入探究韓國補教業的實際狀況。簡單來說,那是天文數字!全韓國一年的補習費總額將近20兆韓元(約新台幣5,000億元)。2016年韓國的國家預算是386 兆韓元(約新台幣9.65兆元),兩相比較就清楚知道那是多麼龐大的數字。
甚至有調查指出,在韓國高級住宅區江南洞,有些家庭所得的38%都用來支付補習費,有的家庭每個月平均1 名高中生子女的補習費是200 萬韓元(約新台幣5萬元),如果有2名以上的子女,想要存錢就像天方夜譚。因為這種情況,我充分理解為什麼養育小孩就無法準備退休金。
不過,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何要花那麼多錢補習,因為這條路很明顯與變成有錢人完全反方向。想成為有錢人就必須投資,但這樣的情況別說投資,根本就是不斷把水倒進破洞的水缸。
把錢都拿去讓孩子補習,這大概是父母希望孩子能不輸給他人、有優異表現的方式吧!如果鄰居小孩補2科,自己的小孩至少也要補2科。
許多家長讓小孩補習,為的是希望小孩成績不要落後,畢業後能找到穩定的工作,不過,單單只為了「穩定」就把孩子塑造成只會讀書的學生、認分工作的上班族,我認為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應該明白,一味追求穩定,只會創造出不安穩的未來。對身為基金經理人的我來說,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最差強人意的項目是補習。
韓國有一段時間流行「媽朋兒」、「媽朋女」等用語,代表韓國社會存在特別在意他人目光、喜愛與他人比較的傾向。具備無論如何「絕對不能輸」的強烈鬥志,不僅父母不想輸,也教導孩子必須贏得每次競爭。
韓國社會之所以會發生老年嚴重貧窮的問題,原因很多,我想以補習的問題進行探討,補習不只會衍生出雙親年老時變貧困的問題,其本身的問題更嚴重。
(延伸閱讀│與學業無關:不靠補習,送3名女兒進哈佛的媽媽絕不犯的錯)
逼小孩考上名校,不如教他們學會為自己工作
整天忙著讀書的小孩,不但沒機會發揮天生的才能,補習文化灌輸的教育方式,也會讓孩子變成像工廠批量生產的商品,思考能力受局限,只會擁有和其他人相同的思維。
韓國考試制度的特性,就是熟背既定答案,依照回答程度決定優劣。下一代像這樣被相同模式局限,對於國家競爭力也會造成影響,國家競爭力衰退當然就會再次限制個人發展,形成無止境的惡性循環。我在本書前半部想先談論補習和退休準備。
想成為有錢人,希望孩子擁有好的生活品質,家長就該先改變想法。現在已經不是成績優異取得頂尖大學畢業證書,就一定能成為有錢人的時代,而是只憑薪水一輩子都很難買房的時代。在資本主義社會最有效的賺錢方法就是成為資本家。
想成為有錢人,就該為自己工作,而不是為他人付出勞力。上班族就是為了他人而工作,與其卯足全力努力找工作,自己創業才是成為有錢人最快的方法。
我想傳達的是,只要達成幾項條件,下一代就能更優秀,有能力成為有錢人。
(延伸閱讀│父母「金錢觀」影響孩子一生:專家建議3個該建立的正確理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