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圈老大(The Gang Leader)的自我中心與個人魅力十分危險。即使不處於任何正式的主管位置,他們聚集追隨者的能力也不容小覷。作為「非正式的」領導者或影響者,他們可能會讓一個運作良好的團隊分裂成各個派系。你可以透過他們的策略來辨識其是否為小圈圈老大。(本文節錄自《擊退職場討厭鬼的高情商攻略》一書,作者:露易絲.卡納珊,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延伸閱讀│當好人沒用?職場人際關係:做好「這2個字」比有禮貌更實際)
珊曼莎與她的女巫小圈圈
珊曼莎是公司的資深員工。她的病人對她評價很好,但她對其主管艾莉來說,絕對是場噩夢,因為她對主管管理的評價總是充滿各種諷刺與批判。
珊曼莎透過訴說有趣的家庭故事來展現其個人魅力,並在員工中聚集了許多追隨者。不久,有四到五人加入了珊曼莎,他們每天會一起在休息室共進午餐。而對話逐漸轉變為談論其他員工,像是他們不喜歡誰、覺得誰沒能力,當然還有抱怨主管。如果有他們口中的人物走進休息室,就會瞬間安靜。但沒有人這麼笨,大家都知道你在說誰。
艾莉發現員工在電腦機台附近的酸言酸語後會豎起耳朵。只要是談論八卦,珊曼莎就一定在場。艾莉把珊曼莎叫進辦公室,並與她討論對團隊合作的期望,以及對所有員工的尊重。
珊曼莎將他人糟糕的表現拿來反擊。艾莉則將對話帶回她對珊曼莎的期望。然而,艾莉發現珊曼莎說的部門表現問題並沒有錯。
在該部門的主管職位有空缺後,珊曼莎提出申請。就技術專長而言,她是最具資格的。艾莉也忽略掉自己對珊曼莎工作上情緒不夠成熟的恐懼,讓她晉升。事情自此急轉直下。
珊曼莎以鐵腕的作風領導團隊。如果有人對小圈圈太友善,就會被排擠一段時間。她總是說自己「太忙」處理主要任務,而無暇做工作中的其他部分;她的同夥們則被期望替她完成工作。
偏袒行為在排班和職責分配上非常明顯。艾莉不斷介入,糾正不公平的情況並回饋給珊曼莎,但珊曼莎卻置之不理。到這時,艾莉已經在部門內面臨嚴重的士氣問題,於是來到我辦公室求助。
艾莉承認讓珊曼莎晉升是個爛到不行的主意。她對珊曼莎與團隊成員互動的擔憂最終被證實,她也後悔沒相信自己的直覺。
我們為珊曼莎建立了一個績效改善計畫(PIP),具體指出她該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溝通者與領導者。之後我們討論如何密切觀察該計畫,以找出改善或缺乏之處。
我們也通知人力資源代表,以防珊曼莎無法在有限時間內扭轉局面。如果她沒有辦法做出必要改善,下一步就是離職了。
PIP可不是什麼有趣的計畫。主管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在一個員工身上,而員工也會討厭被監視。在PIP執行兩週後,艾莉告訴我自己察覺珊曼莎正在找別的工作,因為她經常請病假,而她的個人置物櫃突然變得很乾淨。
4週後,珊曼莎就接受了其他公司的主管職,畢竟她目前的經歷已經可以在履歷上添上一筆了。經過這次教訓,艾莉從現有的員工中指派了一名新的主管,而該員工有很棒的人際關係技巧及技術能力。
(延伸閱讀│晉升了卻不懂如何當主管?沒思考升職意義,小心落入「彼得原理」)
主管如何應付小圈圈老大
.讓你所有的員工清楚了解你的期望
你可以將團隊內的互動(而非只有技能)期望寫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但最重要的在於,你必須監督他們嚴守這些準則。
小圈圈老大需要精細一點的審查,以確保他們遵守這些實踐。若故態復萌則需快速認知,並堅持導正方向。未受約束的行為很可能變成新的日常。
.在小圈圈老大有機會晉升時需非常小心
有些人可在領導位置發光發熱,但僅限於那些有足夠的情緒成熟度,去改變自己與他人工作的方式,並展現公平待遇的人。請讓他們知道,他們必須在被列入晉升名單前就展現並維持這些技能。如果這個人有霸凌行為,就得在晉升時特別小心。
.若他們的防禦機制出現裂縫(好比他們感覺到需要證明自己的行為),可能是一個可教育的時機。
當人愈想證明自己的行為,愈可能正與自己爭鬥,探討做的是否正確。或許有顆同理心的種子正在努力萌芽。如果你跟這個人關係不錯,可幫助他們連結道德準則。
.請注意非正式的領導力可能演變為霸凌
作為主管,你有義務介入。若你看到(或收到檢舉)近似霸凌或強迫的行為,請諮詢人力資源部門,尋求建議。
.請注意,小圈圈的形成可能源自於物理上分離的團體工作
當你管理一群不在同一地點的人時,會有一些特別的挑戰。你倒也不難想像,處於衛星上的人會覺得自己與「母船」較無連結。當一部分團隊在某個中心地點工作,而其他人皆遠距工作時,類似的情形就可能發生。
請小心小圈圈老大激起「他們跟我們」之類的情緒。如果你看到該情形,請適時出聲,且不管各自位於哪個位置,請加強整體團隊的團結(使命、準則)。
(延伸閱讀│有效開會6步法:一個員工未來在公司能爬多高,就看他如何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