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治仁從教授、主持人、主委、執行長到雲品國際董事長並非一路順遂,生涯轉換與挫折經驗成為他成長的加速器,從中品嚐了人生的醍醐味,也思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要做自己人生的主宰,其實沒有想像中容易,除了主觀上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客觀上也要做充分的準備,首要是啟動心態的轉變。(本文節錄自《領導自己的人生》一書,作者:盛治仁,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2011年11月18日,我從內閣最年輕的部會首長,變成因案辭職下台的犯罪嫌疑人。人生際遇的改變可以如此劇烈,當時怎麼也沒想到,這個挫折,會成為我日後成長的養分。
到了雲朗任職之後,從老闆身上學習了許多價值觀和做事方式,也受到許多同事們的教導協助,讓我能夠盡快進入狀況,貢獻己力。
兩年後再回顧,我深深感受到當時國慶晚會的挫折是個偽裝的祝福(blessing in disguise),把我從充滿鬥爭的政治環境抽離到一個可以聚焦在做事的工作,不但更有成就感,還可以在工作和生活間得到更好的平衡。
生涯的轉換過程和挫折經驗,給了我無比豐富的人生體驗,可以說是在加速器中成長。學術界、媒體、政府和企業是截然不同的環境,各有不同的思維價值、運作方式和績效評估指標,當然也有不同的成就感和痛點。這些經驗讓我學習從不同角度看事情,以同理心思考不同觀點。
國慶晚會的抹黑當然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印記,但也帶給我最多成長。在相對年輕的時候遭遇如此強烈的打擊,一方面讓我還有重新站起來的時間和機會,另一方面也讓我擁有了面對挫折和危機的心理素質,深知「沒有殺死你的都會讓你更強大」;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讓我了解到人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
我們汲汲營營追求的名和利,一夕之間就會消散,但是信仰、親情和友情,卻是可以伴隨我們一輩子的人生支柱,只要你願意去用心維護經營。
當我在官方職務上時,好多人都來稱讚,想交朋友,一不小心就會讓人誤以為是因為自己很優秀,其實人家是看到你手上有資源。
等到離開職務後,會發現有些當時奉承的人趁機背後插兩刀,也有些原不認為有深厚交情的人站出來雪中送炭,為你說幾句話。這個過程如人飲水,讓我嘗到了現實的人情冷暖,更深刻體會人生重要的優先順序為何。
(延伸閱讀│他奉獻30年當到總經理卻「被退休」:離職前必須做的3件事,是風度更是格局)
《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的作者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有一次去舊金山演講,跟女兒辛希雅(Cynthia Covey)做好了規劃,在演講後要一起度過溫馨的父女時光。
孰料在演講會場巧遇重要的生意夥伴與好友,邀請他們父女會後到舊金山最好的餐廳敘舊。辛希雅心想完了,之前的所有規劃和期待要落空了。
沒想到,柯維當場婉拒了邀約,說已經和女兒做好計畫,下次再聚。在那一刻,12歲的辛希雅看到了自己在父親心目中的重要性,並且永遠記得自己比父親的生意夥伴更重要。
看到這個故事時我非常難過,如果是我之前遇到這個場景,九成九會答應朋友邀約,因為我沒有把自己人生的優先順序看清楚。
我們經常認為,「以後有時間」再來陪伴家人朋友,現在先處理較急迫的工作項目。但以後是不是真的還有時間和機會,只有上帝知道。
澳洲的安寧病房看護布朗妮.維爾(Bronnie Ware)在照顧了數百位瀕死病患後,整理出多數人共同的人生遺憾,其中包括花太多時間在工作、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沒有花足夠時間陪伴親友等。
多數的人,以攀爬一座又一座的山做為奮鬥目標,心裡想的就是只要再堅持忍耐一下,到了山頂達成目標後就能滿足、放鬆了。殊不知,達成了現在的目標後,隨即又出現下一個目標,人生落入這樣的循環而不自知,猛然回頭才發現已經虛度了大半輩子。
金凱瑞(Jim Carrey)說:「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名利雙收,完成夢想,這樣他們就會明白這些都不是人生的答案。」我現在的心態跟一般人理解的恰恰相反,人生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不管你一生奮鬥得到多少名利,都將如浮雲消散。再大的成就和名聲,在時間的淘篩下,若干年後沒有人會記得或在意。只有好好享受生命的每一天,「活在當下」,以熱情和自己的價值觀活出屬於自己的快樂和成就感,在過程中能夠成為他人的祝福和幫助,才不負人生走這一遭。
因為過去的這些經歷,讓我這些年經常思考人生價值和意義這個議題,我提供的個人具體經驗不是那麼重要,但希望促成讀者認真思考自己人生的優先順序,以及現在專注目標和所作所為,在未來回顧時,是否會徒留遺憾悔恨。
不要爬了30年的山之後,才發現爬錯了山,但願我們現在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山峰,好好領導自己的人生。
(延伸閱讀│史蒂芬.柯維:最好的人生總在前方等你)
盛治仁領導人生的10個關鍵心態
1. 生命有限:意識到「時間有限」,關心的事物也變得不一樣。
2. 優先順序:時間無法管理,真正能管理的是優先順序。
3. 刪除選項:面臨選擇時,不是明確的「好」,答案就是「不」。
4. 預期風險:我們得預期風險出現,投資於準備。
5. 管理期待:幸福等於「擁有的」減去「期望值」。
6. 活在當下:不要執著於沒有的,專注享受我們所擁有的。
7. 覺察自己:充分認識自己並不斷成長,才是成功關鍵。
8. 用對方法:過勞不是榮譽勳章,把事情做對、做好才是。
9. 知足感恩:能夠知足感恩,現在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10. 利他精神:為人類和社會貢獻一己力量,就有存在的價值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