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莊子:「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放開名韁利鎖的奴心,韜光養晦更自在

無用是韜光養晦的發酵,必會成全無心插柳的優秀。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11-15

瀏覽數 22,200+

《就算顛沛流離,也能風生水起》/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就算顛沛流離,也能風生水起》/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莊子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生活就是這樣,你愈有執念,愈是求而不得;愈是灑脫,愈是不求則得。因為,太過沉溺於「奴心」,會讓心因為囚困而遲滯,會讓思維因為紛擾而渾濁。唯有攜一縷無用的情致,才能在自由舒心裡,看清世事。(本文節錄自《就算顛沛流離,也能風生水起》一書,作者:趙麗榮,高寶出版,以下為摘文。)

「奴心」至深,毒極必傷,「無用」是復生解藥

記得幾年前我寫過一本書,叫《別讓心太累》。在新書簽售會上,有兩件事帶給我很大的觸動。

第一,在講述新書創作歷程時,我環視臺下的讀者,在一些讀者疲憊的眼神裡,讀到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奈;第二,讀者交流最多的話題就是,我為什麼總是活得緊張煩躁、焦慮不安、憂心忡忡、患得患失?

有的癥結,終不過是「奴心」二字罷了。

「奴心」,說盡了這個世界裡,名韁利鎖羈絆下的自由囚困。

就如我多年前採訪過的一個商界名流。當年為了創業,他殫精竭慮,妻子受不了常年見不到丈夫的孤寂,離婚後帶著孩子遠赴海外。他的身邊沒有親人,除了工作,便是冷清的生活,日子過得了然無趣。

但意外總是不期而至。幾年後,他宣告破產。苦心孤詣那麼多年,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人生如夢,世事如影,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說,為了創業,他傾盡全力,本以為會換來美好的生活,可是,瘋狂的工作讓他忘記了生活本該有的趣味。他幾乎沒有感受過生活樂趣帶來的驚喜,從來沒有享受過和家人在一起的天倫之樂,儼然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不苟言笑的工作機器。

本以為埋頭奮鬥,就會不斷累積閱歷。可是無數個繁忙疊加,紛亂如麻地渾濁了他的內心,也剝蝕了他曾經清晰的初心。他越來越看不清前路,越來越浮躁不安,而無數個浮躁不安,又讓他更深地迷失了方向……

他陷入了反覆糾纏的惡性循環,直到再也找不到歸路。他說,奴心紅塵裡,他迷失了自己。

破產後,他沒有馬上著手東山再起。他說,這些年,他活得太束手束腳,他要把許久以來遺失的生活樂趣都找回來。於是,他開始重拾曾經的愛好,書法垂釣、養花種草、漁舟唱晚……世事浮沉皆不掛心,滿心都是安閒自得。

一次遊歷中,他偶然結識愛好書法的同道中人,兩人結為至交。幾年後,在這位好友的提議下,加之頤養心性的閱歷,兩人創建了一家藝術培訓中心,生意日漸興盛。

從奴心天涯,到意趣人生,經過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他終於找到了心靈的歸途。

生活就是這樣,你愈有執念,愈是求而不得;愈是灑脫,愈是不求則得。因為,太過沉溺於「奴心」,會讓心因為囚困而遲滯,會讓思維因為紛擾而渾濁。唯有攜一縷無用的情致,才能在自由舒心裡,看清世事。

莊子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世間清歡之事,都是從有用之餘的「無用」時光裡品讀而生的。而這些無用,卻恰如亂花迷人眼處的一絲洞悉,讓我們在瑣事煩心之餘,看清正確的心態和正確的出口。

免費報名|8/17(日)賴佩霞@基隆塔《靜心的力量》新書分享會

就像在物欲橫流的世間,談一場不以利益衡量的愛情,終會收穫幸福;就像匆忙趕路的煙雨紅塵裡,暫時放下所有追逐的執念,醉無用之酒,品無用之茶,寫無用之詩,讀無用之書,為無用之事……

也許某一天,終在無用的過程中,於幡然感悟的心境中,找到鬱結心情的出口,找到曾經痛苦的根源,找到過往難題的答案,找到幽暗困境的光源……也因此,到有用之事真正的方向;也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延伸閱讀│莊子的思想「相對論」:不做「人生勝利組」,也能做「人生幸福組」)

世間清歡之事,都是從有用之餘的「無用」時光裡品讀而生的。而這些無用,卻恰如亂花迷人眼處的一絲洞悉,讓我們在瑣事煩心之餘,看清正確的心態和正確的出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世間清歡之事,都是從有用之餘的「無用」時光裡品讀而生的。而這些無用,卻恰如亂花迷人眼處的一絲洞悉,讓我們在瑣事煩心之餘,看清正確的心態和正確的出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無用是韜光養晦的發酵,必會成全無心插柳的優秀

我們總會聽到很多將無用之事打擊得一文不值的話,彷彿花時間和精力在一些無用之事上,就是荒廢時光。彷彿只有有用,才是將事物價值物盡其用的最好方式。

上學時,埋頭苦讀是唯一的王道,考試是唯一的法寶,成績是唯一的標準,除了學習,彷彿其他「無用」的事都是荒廢學業。畢業以後,高薪工作、體面職位、晉升機會,成了職業生涯奮鬥的全部意義,除了工作,彷彿其他一切消遣都是對生命的褻瀆。

從明白生存的意義開始,我們就在「有沒有用」裡權衡著生命中每一件事情的價值。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被人們固有的思維模式,習慣性地劃分為「有用」和「無用」兩個對立面。

學技能是有用的,玩遊戲是沒用的;埋頭苦幹是有用的,養馬種花是沒用的;奮鬥不息是有用的,閒庭信步是沒用的。

只有立竿見影的功名利祿才是王道,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內看到最有成效的結果」,如果不能把「最期待的目標在最合適的時間內完成」,如果沒有「馬上變廢為寶的能力」,那麼,我們更沒有資格拿無用來消遣自己的人生。

我的一個朋友是老師,她的教學方式很是與眾不同。

她帶的班上曾經有一個成績落後的學生,很多學科的老師都為之頭疼,唯有她不以為然。孩子的家長尤為著急,經常問她自己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學習,平時需要給他看什麼樣的書,才有助於提高學習成績。她卻推薦家長引導孩子看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書,比如遊記、人物傳記、成功學等。

她還經常鼓勵這個學生去做一些與平時學習無關的事情:比如玩線上遊戲、運動、爬山、畫畫、看藝術展、看歌舞劇、看電影、聽音樂、做義工……

她也會鼓勵孩子照顧流浪狗、幫助那些需要關懷的人、與親人朋友和睦相處、在旅途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甚至微小到給照顧自己的人一個溫暖的擁抱、搭公車的時候讓座給老人……

看上去都是一些不會直接為學習成績帶來任何實際效益的事,可是三個月後,這個學生因為一篇真實感人的遊記,登上了年度最感人校園作文的榜首;四個月後,孩子的數學成績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那是因為在一次做義工時,一位極具數學天分卻沒有能力上學的貧困生故事,深深觸動了他的心靈,於是便有了自省努力的成果;半年後,這個孩子的英語考試從倒數第一直接殺進前十,那是因為看了許多英文歌劇後,英語水準自然累積而成的結果。

看著自己的教學成果,她驕傲地說:「無用是韜光養晦的發酵,必會成全無心插柳的優秀。」

(延伸閱讀│「也無風雨也無晴」學蘇東坡在無常中憑心境自樂的能力)

《就算顛沛流離,也能風生水起》,作者:趙麗榮,高寶出版

《就算顛沛流離,也能風生水起》,作者:趙麗榮,高寶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