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也無風雨也無晴」學蘇東坡在無常中憑心境自樂的能力

風景不轉心境轉,與林夕一起學快樂、修快樂。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7-21

瀏覽數 34,250+

《原來你非不快樂》/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原來你非不快樂》/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快樂本由心決定,一如空氣存在,用力呼吸才會發覺,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執著於快樂,便不快樂。在煩擾的世道裡,都市人藉外物追尋片刻開心,卻在歡笑過後更感寂寞。快樂的源頭原來近在咫尺,只是自己一人沒發覺。(本文節錄自《原來你非不快樂》一書,作者:林夕,亮光(香港) 出版,以下為摘文。)

一零八二年,蘇東坡途中遇雨,沒帶雨具,常人只有狼狽二字,雨聲打在竹林上發出巨響,不是不寒心的。好一個蘇軾,就這樣寫下宋詞中我的最愛: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不用不聽,而用莫聽。

不聽,那種堅決,就要運用意志力,跟雨聲抗衡,莫聽,是你可選擇聽,但聲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決定聽不到,聽不到,著一「莫」字,境界就從容自主起來。

何妨吟嘯,那何妨也是一派優悠,反正落湯雞的現實無法改變,倒不如吟起當時的流行曲。無法改變的事情,就讓它自然存在吧。

蘇老當時只拿著竹拐杖,穿 《倩女幽魂》 內那種草鞋,從頭到腳盡濕,沒有坐馬,真是一步一生。但他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從負面自嘲發掘出樂趣,雨中持杖穿輕便草鞋,比騎馬還輕便。

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憑心境自樂

雨停了,金句來了。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境界較低的是,好了,雨停了,身乾了,雨後自有晴天,做人無需在逆境中頭髮亂了。

蘇東坡卻更通透無礙,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憑心境自樂,於是,晴也不是晴天,萬法無常之變已與他心境無關。

我常常想,萬一時運低見鬼,也會學蘇老,心裡無鬼,於是,看不見,看不見,然後轉身走開,吟嘯:「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七個字的境界,值得我們在無常變化的處境中用來做口頭禪。

(延伸閱讀│莊子的思想「相對論」:不做「人生勝利組」,也能做「人生幸福組」)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憑心境自樂。(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憑心境自樂。(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獨恨當時已下山

有誰去過廬山?蘇東坡去過,並且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總是在言論自由受到威嚇的關頭,才知道任意說話也是一種特權。在眾聲喧嘩的環境下,誰了解胡說八道是種福氣,呼吸到發言的舒暢。

總是在發覺睡床長期只用得上一邊的時候,才體會到有愛人的好處。熱戀之中,誰還去聽情歌。

總是在告別的時候,才發見床單的圖案原來是一朵朵玫瑰。翻騰在床中央,如何遠觀床單的皺紋?

總是在沒有激情下來往,才省悟勉強相愛比孤獨更痛苦。勉強著幸福,如何看見內心的明鏡臺鋪滿了灰塵。

總是在悲哀的時候,才有足夠的距離審視著快樂的條件。樂不思蜀,便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不斷理性地知道當下是如此快樂,就會擔心失去,又如何快樂起來。

總是在快樂過後,紅塵落定,才得到安樂,安樂的時候,才有機會在山腳,看見高處實在如何勝寒,想起一步一生的驚心動魄,照見安樂平和比快樂更快樂。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獨恨當時已下山。

(延伸閱讀│不只快樂,還要更幸褔!心理學家研究:每個人都能實現的13種幸福來源)

《原來你非不快樂》,作者:林夕,亮光(香港) 出版

《原來你非不快樂》,作者:林夕,亮光(香港) 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