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他讓年輕店員人人年薪百萬,迪化街糖酥王靠「無聊」練出年收5千萬

萬年生
user

萬年生

2025-07-04

瀏覽數 2,650+

游爵林把家族小攤不起眼的花生糖發揚光大,翻身迪化街糖酥王。黃菁慧攝
游爵林把家族小攤不起眼的花生糖發揚光大,翻身迪化街糖酥王。黃菁慧攝
00:00
00:00

把家族小攤不起眼的古早味零食花生糖發揚光大這條路,游爵林走得十分辛苦,哪怕背負債務、疫情衝擊營收幾乎歸零,也不曾放棄。如今,他翻身迪化街糖酥王,更讓年輕師傅、銷售店員等20位正職員工,人人年薪破百萬!

一大盤杏仁經過烤箱烘烤,再加入海藻糖、砂糖等原料大鍋翻炒,成型後再取出,不等放涼兩位年輕師傅就默契十足配合著分切成一塊塊適口大小,約歷時30分鐘後,一包又一包香噴噴的杏仁酥就這樣現場製作出來,熱騰騰上架。聞香而來的現場客人,幾乎人手一包,這是台北迪化街爵林堅果坊的日常畫面。

可別小看架上看似平凡的杏仁、南瓜、腰果、花生、芝麻、核桃等六種口味糖酥,在現場現做的體驗行銷加持下,爵林靠著每包新台幣230元的糖酥,月營收能賣破400萬元,每逢農曆年的年貨大街旺季,業績更往往翻倍。

在現場現做的體驗行銷加持下,爵林靠著每包新台幣230元的糖酥,月營收能賣破400萬元。黃菁慧攝

在現場現做的體驗行銷加持下,爵林靠著每包新台幣230元的糖酥,月營收能賣破400萬元。黃菁慧攝

「分享」讓每個正職都年薪百萬

現年38歲的爵林二代老闆游爵林也很懂得分享,他讓店內每位年僅17-30歲現做糖酥的五位正職師傅,人人年薪破百萬,最高者甚至上看150-200萬,「年貨大街時,他們那個月光抽成可以領50萬。」不只師傅,爵林約15位的正職銷售女店員,在薪水和業績高度連動下,個個也年薪破百萬。

 「我的初心,是讓我媽跟我爸驕傲!」16歲開始跟著爸爸一起學現炒花生糖的游爵林,父親是從台北士林夜市傳統市場早市的小小攤販發跡。

原來,當時他上山撿藥草的爺爺,總把藥草交給士林市場的青草攤,攤位隔壁就賣現做花生糖,於是1977年介紹兒子去當學徒。其後,老闆無心經營,學得一技之長的父親便接手花生糖攤,並以他的名字取名「爵林堅果」。

「我爸都把我名字取在上面了,我是能排斥啥,」高中沒念完的游爵林,就當起生意仔,和老爸在簡陋攤位學現炒花生糖。100公克30元的小包花生糖,父子倆經歷過陸客來台觀光全盛期一天業績7、8萬,也遇過政策喊卡後陸客不來、士林夜市不時傳出坑殺消費者等負面新聞,營收直接腰斬再腰斬等興衰。

很難想像,2020年讓銷售幾乎一夕頓滅的新冠疫情爆發,卻成了游爵林青出於藍的關鍵轉折。

「我父母就說結束這一切,就不要再投資、不要再拼了,我們退休了,」游爵林姐姐回憶,當時弟弟堅持死守,「他說這個東西不要放棄,你們退休我來接!」還用個人貸款300萬元,打算先撐個2年。

游爵林不諱言,「因為在士林賺了那麼多錢,我爸媽從那麼年輕就在那邊奮鬥,我也養了四個小孩,怎麼能說走就走。」於是,他如傻瓜般花2萬月租金租下士林夜市路口第一攤,「至少點個燈在那個路口,也把超暗的夜市點亮。」

2021年底新冠疫情仍肆虐下,爵林堅果二代老闆游爵林還是堅持繼續擺攤,成了士林夜市極少數亮著的一盞燈。游爵林提供

2021年底新冠疫情仍肆虐下,爵林堅果二代老闆游爵林還是堅持繼續擺攤,成了士林夜市極少數亮著的一盞燈。游爵林提供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最慘一晚只進帳30元,父親塞5000元到他皮夾 

游爵林有整整一年半的時間,每晚都從夜市開張的晚上5點顧攤到10點,都門可羅雀,最慘時一晚業績只有30元,他甚至笑稱,當時很想去搶流浪漢從垃圾桶撿來的半片雞排⋯⋯。父親看他太辛苦,還會偷塞5000元到他的皮夾。外人後來才知道,那段期間,他四寶媽的太太選擇離婚,其後他父親也罹癌辭世,沒能看到他的成功逆襲。

當游爵林的貸款資金所剩無幾時,他決定孤注一擲。當時鄰近農曆年,由於疫情前姊姊和姊夫就有在迪化街年貨大街擺攤,且銷售不俗。眾人討論後,讓他決定砸下20萬元租金先租一個月,走出士林夜市試水溫。

沒想到,儘管2022年1月的年貨大街因疫情威脅仍要戴口罩,也禁止試吃,但消費者已被疫情悶了一年,年貨大街恢復實體舉辦,人潮回籠。加上爵林主打市場極少見的師傅現場炒糖酥,色香味誘人,又透過數據管理讓各鍋現做的糖酥品質和口味幾乎一致,因此一砲而紅,也讓他絕境翻身。

游爵林姊姊觀察,沒數據之前都是憑師傅感覺,每鍋出來的味道不一樣,「到他(游爵林)這裡的時候,他就把這些東西用成有數據,變成說糖要下多少、你的料就是要多少,然後你烤的那個料就是要幾分鐘⋯⋯。」

其實他的數據管理,是他在死守士林夜市最困頓的時期,所不斷累積而來。原來那段期間,他因為顧攤無聊,於是把過去和父親手工現做花生糖時全都憑感覺的手藝,不斷試做,並一一用數據紀錄下原料的配方、比例和時間,成了現在他教導師傅、確保糖酥口味一致的「秘方」。

「也沒有刻意想要去做那件事,就是真的太無聊了,你站在那邊五個小時,又不能坐著⋯⋯。」回憶當時游爵林這樣解釋,就像說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後來疫情也結束了,我任務結束了,那時候有人去夜市點燈了,不需要我。」

爵林堅果坊透過數據管理讓各鍋現做的糖酥品質和口味幾乎一致。黃菁慧攝

爵林堅果坊透過數據管理讓各鍋現做的糖酥品質和口味幾乎一致。黃菁慧攝

做糖是使命!他不憑感覺,數據管理確保風味一致

「我跟他們講,做糖就是我們的使命,它也供得上我們的好生活,」如今苦過來的他也大方給薪水,但現場炒糖酥也有辛苦一面,尤其他說教師傅至少起碼要一年以上,都還不一定學得會。

因為舉凡氣溫、濕度、每批原料含水量、甚至烤箱電壓,十多個步驟的火候、時間等變化,都會影響下一步,必須隨時微調,否則很有可能最後要報廢,「師傅們要有個技能就是,過程隨便怎麽調,他們對最終極要產生出什麼樣的品質,一定要有絕對的認知。」游爵林透露。

隨著迪化街門市3年多來逐漸打響名氣、業績上軌道,游爵林姊弟倆今年6月也在台北西門町,每月斥資45萬租下獨棟四層樓店面,積極展新店,希望隨版圖更壯大,讓更多人學習傳統手藝,又能避開年迪化街的大小月,給員工更穩定的收入。

「我們的吸引力,是實在、人情味!」哪怕目前西門町新門市的業績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但這位迪化街糖酥王相信,一切的打拚終有機會被大家看到。

游爵林翻身迪化街糖酥王,更讓年輕師傅、銷售店員等20位正職員工,人人年薪破百萬。黃菁慧攝

游爵林翻身迪化街糖酥王,更讓年輕師傅、銷售店員等20位正職員工,人人年薪破百萬。黃菁慧攝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