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真誠」是溝通中最重要關鍵,但不意味你什麼都要說出來

拆解關於「真誠」的5個問答。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8-28

瀏覽數 3,400+

《把自己當回事》/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把自己當回事》/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如果你問我,溝通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會給出一個很明確的答案:真誠,沒有之一。如果真誠是最重要的,難道我什麼都要說出來嗎?不是。恰恰相反,因為真誠,我們才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真誠是一種交流狀態,不是知無不言的洩底。(本文節錄自《把自己當回事》一書,作者:楊天真,圓神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知道這句話會引來很多的疑問和質疑。

真誠,難道就意味著我什麼都要說嗎?你自己就在娛樂圈裡⼯作,你做到真誠了嗎?難道你就沒有撒過謊嗎?你這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嗎?現在的套路那麼多,我不⽤套路,難道等著被人套路嗎?那麼多賺到大錢的人都是爾虞我詐,哪裡來的什麼真誠?

我能理解這些疑問的初衷,也明⽩在如今的環境裡真誠已經成了一種可貴的品質,甚⾄帶有奢侈的意味,更明⽩真誠這個概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

是,既然要寫一本書,要談一談什麼叫溝通,那麼還是要談一個問題的核心本質。畢竟,我們交流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我想說的是:

真誠,是解決問題的最快路徑。

要闡述這個極容易被誤解、被扭曲、被質疑的概念,我們不妨把它拆解成5個問答,以便大家理解。

一、如果真誠是最重要的,難道我什麼都要說出來嗎?

不是。恰恰相反,因為真誠,我們才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真誠是一種交流狀態,不是知無不言的洩底。

舉個例⼦。如果面試者以前在另一家經紀公司待過,我通常會故意問一下他以前合作過的藝人的保密資訊,比如廣告代言費⽤。

如果對方馬上就告訴我,我反倒不認為這是真誠,而會判斷面試者沒有遵守職業的保密原則。如果對方的回答是:「對不起,您問的這個問題我不能回答,因為這屬於之前公司的商業範疇。我認為保守秘密是一件我必須遵守的事情。」這反而會在面試過程中加分。

這就是真誠,說可以說的,不能說的也直接表達。如果你能做到這樣,我才能推論出未來如果我們一起⼯作,你也會對我們公司的關鍵資訊保密,而不會為了獲取一個⼯作機會就選擇和盤托出。

真誠,作為一種態度,會給我們的表達設定清晰的邊界。正是因為真誠,我們才能在保留不說的權利時更有底氣。

二、真誠沒好處,還要真誠嗎?

那麼,真誠的壞處是什麼呢?

我能理解這裡說的好處。一個賣房⼦的人透過告訴顧客這間房⼦馬上就要被搶⾛了,進而激發顧客內心的恐慌,以加快顧客決定的速度;一個學生謊稱生病,可以換得一整天打遊戲的時間;一個下屬騙上司說預算超⽀是因為客戶有特殊的要求,然後從中揩油……

當然,這些都是好處。但是這樣的好處,有哪一個可以持續?有哪一個可以積累成更好的經驗和成長?有哪一種溝通可以做到永遠都是一錘⼦買賣,騙完這個騙下個?

資訊不對等是一種⼿段,很多生意都是靠資訊不對等才達成的,但是資訊不對等不意味著撒謊。兵不厭詐,「詐」是一種特殊⼿段,但我們不能把它作為一種溝通的常態。

有效的溝通,通常要求的是穩定的溝通雙方,而大買賣都是源於持續不斷的⼩買賣。

⼩聰明耍多了,給人留下的是滑頭的印象,失去的是對整個人的信任感,在關鍵決策的時候,這種給人的印象分數是很重要的。

你會把生意交給一個你並不信任的人嗎?耍滑頭的方式或許可以一時達成目的,但這樣的人永遠不會被放到一個平等合作對象的位置。

不真誠的次數多了,我們丟失的是更大的目標和成績。這樣算算,哪個划得來?(延伸閱讀│你沒必要跟每個人交好:但要擁有「與合不來的人和平共處」的能力)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正是因為真誠,我們才能在保留不說的權利時更有底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正是因為真誠,我們才能在保留不說的權利時更有底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三、你要我們真誠,那你覺得現今的大環境夠真誠嗎?

⾮常抱歉地告訴你,我認為現今的整體溝通環境不夠真誠。

看看溝通中洗腦和PUA(原指搭訕,現多指情感操控的⼿段)的流⾏,看看很多人對真相第一反應的遮掩,就能知道,撒謊在某種程度上是人的天性。

真誠的態度,是要與人性中的⾃私和貪婪對抗的,甚⾄要直接面對自己的很多問題,承擔更直接的責任。

我個人⾮常反感「洗腦」這個詞,它是一種管理上的選擇,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粗暴地統一很多人的共識,形成沒有反抗和思考的結果,且效率很⾼,但這違反了我對於溝通的理解。

PUA的核心是溝通雙方的不平等,如果不用些⼿段就沒法達成目的。從本質上來說,雙方並沒有獲得一種真實的關係,只是透過暫時蒙蔽他人而達成的一種臨時性信任,而這種信任是⾮常容易破滅的。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在事情上,你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段,但在人⾝上,就不耍⼿段了,在人⾝上使⽤的所有⼿段,最後都會反噬。

真誠,說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有的不真誠可能會在短期內給你帶來好處,但是從長期來看,都是給自己埋下的雷。(延伸閱讀│這個人適不適合深交或戀愛?初次見面就識破對方的5個觀察重點)

四、別人都不真誠,我也要真誠嗎?

是的。因為大家都不夠真誠,所以你更要真誠。

我們無法瞬間改變這個不夠真誠的大環境,但我們⾄少可以控制自己,讓自己從一個更長遠的⾓度去理解溝通。我們和別人說的、對別人做的,無時無刻不在傳遞一個訊息:我是誰。

我把自己當成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就會特別在意我是不是留給別人這樣的印象。我不希望別人覺得我是個不講信⽤的人,所以我會努力去約束自己的⾏為。如果我不把自己當回事,而把自己當成一個賴⽪的人,我就會坑蒙拐騙。

在乎真誠,這是一個做大事的人最終能成功的原則之一。

五、你看那些有大成就的人,誰贏得世界是透過真誠?

每一個有大成就的人,都明白真誠的重要性。愈成功,就愈渴望真誠。

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隨著人生境界愈來愈開闊,我們一定會愈來愈真誠。隨著你個人的職業進階,你會遇到愈來愈多成熟的人,他們⼯作狀態成熟,情緒也成熟。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我們就會愈發感受到真誠的力量。

這些人都有識人辨人的本事,能洞悉人性,我們耍的⼩聰明在他們面前會暴露無遺。一旦你養成耍⼩聰明的習慣,當人生進階的時候,你就會被識破,⾃然也會很快遇到瓶頸。也就是說,你遇到人生晉級的屏障不是卡在能力上,而是卡在人性上。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真誠相待。不真誠的伎倆可能會在一開始讓你找到一條近路,但這條路一定⾛不遠。(延伸閱讀│日本百億富豪的致富觀點:別只考慮自己,你就擁有全宇宙的力量)

人性中的惡,會讓我們的一生遇見很多不真誠

就像我在回答這5個問題的時候所強調的,別人的不真誠、大環境的不真誠,都不能成為我們自己不真誠的理由。因為當我們真的看得夠高、夠遠的時候,就會發現:哪怕只有一毫⽶的差別,真誠,還是比不真誠⾼。

《把自己當回事:放大你的優勢、聽懂別人的訴求,做個擅長溝通的人》,作者:楊天真,圓神出版

《把自己當回事:放大你的優勢、聽懂別人的訴求,做個擅長溝通的人》,作者:楊天真,圓神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