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情緒爆發時:10分鐘釋放壓力的「調頻筆記」,4步驟內耗清理

辨認出自己的慣性情緒,找到相似問題的解決方法,為自己的反應負責。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7-18

瀏覽數 13,850+

《破除困境、財富夢想實現的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破除困境、財富夢想實現的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在工作和生活中,因為各種遭遇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包括嫉妒、焦慮、生氣等。當情緒來臨時,你如何應對?有人以買醉來逃避,有人以大肆購物來回避,這些都不是根本的方法。如果無法有效地接納和釋放這些情緒,將直接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的狀態,我們需要用最好堅持的方法,去調整和轉化情緒問題,例如:調頻筆記。(本文節錄自《破除困境、財富夢想實現的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一書,作者:水晶,方言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你可以寫在表格裡、筆記本上,或使用手機記事軟體,不限格式,可能只需要10分鐘就能讓你的內心平靜。

在情緒爆發時,採取以下4個步驟(見下圖):如實寫下事件,觀察情緒問題,嘗試轉念思考,事後記錄結果。

調頻筆記(《破除困境、財富夢想實現的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方言文化出版)

調頻筆記(《破除困境、財富夢想實現的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方言文化出版)

1. 如實寫下事件

如實寫下事件本身,不指責自己,不批判當下的情緒感受。

觀察、記錄不舒服的感覺,需要一點勇氣。對多數人來說,趨吉避凶是正常反應,遭逢難受之事,自然會想逃避,急著轉移注意力,例如喝酒、購物、找人聊天、把怒氣投射在其他事情上,這樣就可以與不舒服的感覺暫時分離。

然而,一次、兩次不面對,甚至一直不面對,傷痛並不會過去,只會愈藏愈深,之後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何會因為一樁不起眼的小事而失控。

當湧現不舒服的感受時,要勇敢面對它,客觀記錄那個讓你焦慮、害怕、生氣的事件,試著觸摸它。因為它就像你內心的小孩,其實也是你的一部分,需要被接納和關注。

(延伸閱讀│睡前寫「三行情緒日記」:持續100天後,竟發現時間管理問題)

2. 觀察情緒問題 

記錄當下內心的情緒,感受其帶來的不愉快,發掘其背後的問題,分析是否有潛藏的限制性信念。

遇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相異的行為反應。我們每天都在經歷各種事情,心靈與身體都在經歷不同的感覺,有些與當下經驗直接相關,有些則與過往聯結。

我們需要思考兩個問題:當下強烈的情緒來自哪裡?這樣的狀況是否會經常發生?

一個人的情緒起伏強度常常和3個要素有關:

一是過去積累的創傷沒有得到療癒,與信念有關;

二是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是當下人和事的刺激程度。 

有時候一件很小的事,卻能引發很強烈的情緒,這背後的原因往往是複雜的,過去的人生經歷和未曾處理好的創傷會影響情緒的走向和激烈程度。

我們管理情緒的方式在於:辨認出自己的慣性情緒,找到相似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習調整它,為自己的反應負責。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延伸閱讀│學習「如實正觀」的接納,不盡理想的現實至少讓人感到自在)

當湧現不舒服的感受時,要勇敢面對它,客觀記錄那個讓你焦慮、害怕、生氣的事件,試著觸摸它。(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當湧現不舒服的感受時,要勇敢面對它,客觀記錄那個讓你焦慮、害怕、生氣的事件,試著觸摸它。(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3. 嘗試轉念思考

問自己:想做「評判者」還是「學習者」?轉念思考,換一個積極視角來看待,想能否經由這件事情學到什麼。

事情發生時,我們會先去想是誰的錯,這樣容易陷於「評判者」的思維。如果用評判者的心態生活,代價是巨大的,未來只是過去版本的重複,如果每天都是同樣的思考和行動,怎麼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明天?當不斷陷入責備、批判、內疚的情緒,將導致錯過很多美麗風景。

如果我們不是執著地追究誰對誰錯,而是在發生的當下問自己:「這件事情是否有積極的一面?既然事情已經這樣,我還能採取些什麼行動去改善?我能從中學到什麼?」不要一再使自己出現「我不夠好」「我當時應該怎樣」「都怪⋯⋯」這類的評判思維,讓自己回歸學習者的心態思考。如此一來,內心將逐漸地平靜。

學習信任自己是安全的,接納當下的情緒,不要將其發洩到自己或別人身上。每當負面情緒升起時,如果願意轉念思考,持續這種練習,內心就會愈來愈有力量。

(延伸閱讀│生活的10%由你發生的事組成,90%則由你對事情的反應決定)

4. 事後記錄結果

記錄後續的結果,你會發現很多情緒都是不必要的,事情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

為何要持續記錄結果?從古至今,人類演化出了生存模式:不斷督促大腦發現可能出錯的事情,或者會對生存構成威脅的事物。

這種生存模式尋找著可能傷害自己的東西,導致大腦演化成為很快從「壞經驗」中學習,而從「好經驗」中學習則很慢,壞事比好事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這種模式是進化的選擇,它是在數十萬年間不斷演變,進而保護人類安全的武器,令我們更好地生存繁衍。

試想,叢林時代,人類是更多去關注樹上掛著的漿果還是兇猛的毒蛇?如果沒更多關注危險,將很難順利存活。這些都儲存在人類的記憶中,指導我們如何避免潛在的威脅。

另外,壞事的後果往往比好事更嚴重,積極的體驗會從思緒裡很快溜走,而壞事體驗則會牢牢「粘在」思緒裡。

我們需要客觀記錄結果,用事實讓大腦大腦看到自己的情緒是不必要的。當持續發掘、強化積極的體驗,有意識地訓練大腦接受正面經歷愈長,就愈容易轉變成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破除困境、財富夢想實現的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全方位6大筆記系統、28個神奇工具,做自己的造命師,不再受困境擺佈》,作者:水晶,方言文化出版

《破除困境、財富夢想實現的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全方位6大筆記系統、28個神奇工具,做自己的造命師,不再受困境擺佈》,作者:水晶,方言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