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與淨零碳排,被視為影響接下來20年臺灣產業發展的最大變革,除了企業需要對應科系的相關專業新人才,社會也亟需能帶領下一代知識轉型的新師資。想搭上這波趨勢,幫自己建立畢業後求職最佳優勢?125年歷史的國立臺南大學,除了是全國重要的師資培育基地之一外,更是具有教育、人文、理工、環璄生態、藝術及管理等六個學院的綜合型大學,對應時代需求,將產學應用與教學場域結合,讓所有的南大學生,都成為最符應世代需求的人才。
臺灣師培重鎮 中小特幼四類齊備
臺南大學是國內少數具有小教、特教、幼教及中等四種類科的師資培育大學,112年教師資格檢定考試通過率近九成,遠高於全國平均的51.6%,近300名校友考取正式專任教師,更獲選教育部自113年起為期四年的「精進師資素質及特色發展計畫」旗艦型計畫,每年超過千萬元師培經費補助。
除了普通科師資外,藝術與體育也是臺南大學亮點學系,音樂系的管弦樂團享譽國際,體育系歷年來培育多位國際級選手,教授們更獲得國家藝術教育獎和教育部體育傳炬獎。
當前國內教育趨勢強調多元專長與統整能力,臺南大學為提升師培生競爭力,開設包括英語、輔導、自然、閩南語、科技及雙語教學等六類加註專長學程,幫學生擁有更多就業機會。此外,當永續教育成為社會新顯學,臺南大學成立「臺南學研究中心」,拍攝57部在地文化紀錄片,登上國際媒體;獲教育部補助累計超過三億元的「高教深耕計畫」,更能挹注資源協助師資生進行偏鄉教育服務、生態環境教育推廣,協助地方創生。
配合社會脈動 培育AI科技人才
AI創新人才是近期企業搶才大熱門,臺南大學理工學院有電機工程、資訊工程、材料科學、數位學習科技、應用數學等學系,結合理論與應用,幫學生AI加值,不論升學或就業皆有傑出表現。
資工系研發量子計算智慧QCI學習工具,包括魔圍棋、人機共學、AI決策工具應用,並落地應用場景至國中小,除了以智慧機器人進行雙語學習,2023年與合作廠商研發全臺首創「南大女媧生成式AI台語學習機器人」,推廣本土語言學習,獲頒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大學前教育功勳成就獎」,是20年來臺灣團隊首次獲頒此項榮譽。
人工智慧中心則開發適合高中、國中和國小學生學習的人工智慧系列教材,並執行教育部112年數位學伴計畫,帶領大學生視訊遠距陪伴偏鄉學童課後學習,縮減數位落差;更以「透過固定式攝影機影像預警海中沙塵暴」創新技術,成功提升AI模型預測沙塵暴的效能,降低潛水風險,獲得2023年數位發展部「AI GOOD實戰場域人才選拔競賽」「技術突破獎」特優。
臺南大學透過通識微學程與跨域課程,協助學生掌握AI趨勢。通識教育中心規劃「智慧資訊」及「人工智慧與運用」微學程,提升學生數位科技基礎知識、進階技能與實務應用能力。又例如藝術學院開設「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課程,將程式設計融入音樂、戲劇表演、視覺藝術與設計等,並舉辦「創意機器人競賽」,將機器人變成舞林高手、設計機器人參觀藝術之旅,讓所學實踐於真實情境。
首創環生學院 創新綠能科技
企業積極佈局零碳轉型,帶動永續人才需求大爆發,臺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是國內大學第一個以環境及生態為學術主軸的獨立學院,積極培育綠色能源和永續科技專業人才,並活用研究成果、成立新創公司,讓學生不只畢業即就業,甚至畢業即創業!
例如太陽能中心研發太陽能光電板回收技術,讓回收成本從每公斤13元降到2.6元,並減少99%碳排量,獲得2023亞洲指標新創展會ESG & Green Tech獎、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淨零科技獎、第20屆國家新創獎,更成立新創公司-鴻躉股份有限公司,獲選經濟部價創2.0計畫,得到國內外廠商洽詢合作機會。
鋰離子電池研究發展中心則與澳、德、日及美等國學術機構,研究電池材料、元件設計應用及回收鋰電池循環經濟,成立「鋰離子電池產學聯盟」,串聯國內電池上、中、下游產業鏈,獲得國科會萌芽計畫,成立新創公司—競零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上櫃公司入股肯定。
臺南大學以教育起家,具125年的專業師培資源與教育經驗;學院系所與時俱進,鎖定熱門產業創新研發,更有五位教師入選最新一期「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還在迷惘怎麼選擇學校才能讓自己有更好的未來職涯?不論你想走穩定教職,或挑戰創新創業,臺南大學都幫你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