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立即留填資料 錯過報名?別錯過洞見,揭開企業決策者核心觀點
相關文章
AI主權時代來臨!台灣能否搭上輝達全球戰略列車?
編按:AI正在重塑全球產業格局,輝達憑藉算力優勢引領潮流,各國加速布局主權AI。台灣雖擁有強大製造實力,卻面臨能源、人才與設計短板挑戰,如何轉型升級成為自主創新的關鍵節點,將決定下一世代的國際地位。在AI巨量模型(尤其是大規模訓練與推理)的推動下,算力(Compute)、數據(Data)、算法(Mo
楊振宇: 世界頂尖AI與創新藥專家五成來自中國!科技業者崇尚「多贏」
2025遠見高峰會6日邀請大陸飛馬旅聯合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首席投資官楊振宇進行視訊演講。他如何分析中國人在全球頂尖科技人才中的關鍵地位?又如何解釋中國科技企業家的「多贏文化」?2025年遠見高峰會在11月6日舉辦第二天議程,早上由大會三位主席之一的大陸飛馬旅聯合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教
「AI水電工」20年內不會出現!但台灣培養人才應有新思惟
面對不可逆的生成式AI浪潮,一個至關重要的議題浮現:人們該如何培育出能夠駕馭並引領這個AI時代的關鍵人才?2025遠見高峰會,5日下午論壇便針對此議題做深入探討。包括企業與學界的多位與談人分享指出,AI時代的人才培養要用更創新的視野來看,甚至教育現場未來可能出現「一個人的大學」!但是台灣也可以運用外
企業高層愈投入,教育訓練效果愈好?
【新世代領導】許多企業會強調「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但在推動教育訓練時,高層主管卻沒有展現應有的重視,導致基層人員虛應故事。訓練課程是否能發揮成效,或只是大家「走過場」,端看最高執行者是否有親自參與的心態。上個月,我參加一場醫學中心等級的高階主管演講,舉辦的規模相當盛大。為達到最佳訓練效果,最初與我
舊金山、矽谷直擊!透視70公里灣區AI生態圈,獨家解密全球AI首都2.0
在AI浪潮翻湧的時代,矽谷再度成為全球創新的心臟。從舊金山的創業聚會,到史丹佛與柏克萊的研究實驗室,《遠見》越洋直擊,一場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科技革命悄然成形。這裡不僅是OpenAI的誕生地,更是生成式AI與實體AI並進的舞台,吸引全球資金與人才匯聚,形成以舊金山與矽谷為雙軸的全球AI首都圈。&nbs
綠領人才再升級,開啟永續新篇章
在國家積極推動淨零目標下,永續發展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與目標,亦帶動了整體的綠領人才需求。根據環境部與人力銀行合作發布的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指出,2025年1到4月,平均每月超過4,000家企業有綠領人才的需求,釋出近2.2萬個綠領工作機會,比2024年同期增加9%,創下8年來的同
AI浪潮下,台灣該怎麼選科系?史欽泰:終究還是要回到「人」
台灣半導體產業關鍵推手、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昨(21)日於清華大學台積館舉辦《十里天下》新書發表會,現場眾星雲集。這場聚談不僅回顧台灣半導體的發展脈絡與史欽泰對產業的深遠貢獻,更延伸至他對未來新興科技AI(人工智慧)的觀察與省思。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此刻,他談的不只是技術,更是教育與人才的挑戰。當A
楊振寧103歲辭世,高希均:中國空前偉大、跨世紀的物理學家
編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0/18在北京過世,享耆壽103歲,舉世哀悼。遠見‧ 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曾在《遠見雜誌》撰文推崇由江才健撰寫的傳記《楊振寧傳》,指出楊振寧對中國科學、教育與民族心理有巨大的影響。高希均認為,楊振寧的貢獻早已超越學術,他的一生是知識分子對民族信念的見證。從清華園
台灣半導體如何電子立國?史欽泰《十里天下》親揭關鍵布局
編按: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口述的《十里天下》出版,讀者得以了解他在工研院與清大推動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歷程。從引進RCA技術、創辦台積電,到奠定台灣「電子立國」根基,本文作者、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顧問陳健邦分析史欽泰做事風格,也揭示人才與創新如何支撐台灣半導體奇蹟。《電子立國,日本的自敍傳》是NHK在1991
練就智庫基地 !AI、永續融入法商DNA,臺北大學再次起飛
午後陽光灑落在三峽校區,大片綠地與新穎建築交織理性與浪漫並存的畫面。臺北大學不只是印象中的法商名校,在AI與永續浪潮下,也轉型為培育智庫型人才與敘事溝通專業基地。臺北大學新任校長林道通來自電腦科學背景,談起雙軸轉型願景時語氣堅定:「我要用AI與永續這兩支劍,協助臺北大學再次起飛。」他的話不只是校務治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