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來臨,到底該怎麼學習?當教育現場許多老師抱怨,學生太愛用ChatGPT寫作業,似乎都沒學到什麼?真的該鼓勵學生使用嗎?或者有更好使用方式?專家指出,培養AI基本素養不可或缺。本週二(25日)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邀集台積電、微軟、Meta等跨國企業代表,在台灣推動Hour of AI行動,舉辦「一小時玩AI」記者會,透過在平台上免費提供均一的兩大AI教學模組,讓從10歲到70歲的民眾都可以跨越年齡層、跨越地域,「一小時玩AI」,以此學習如何使用AI、如何調教AI,以及如何整合跨模型的AI,期盼協助全民輕易上手,強化台灣的AI人才力。
ChatGPT在11月底就邁向問世三周年了,但是在教育現場,許多老師抱怨學生濫用生成式AI的頻率已經太高,例如交來的作業一看就是AI寫,甚至裡面有問題學生自己也看不出來。另外根據最新研究,使用AI寫作會讓大學生大腦變「懶散」。
然而,許多矽谷人士所言,善用AI可以成為人類的「超能力」,確實也已有不少人使用AI後,自學寫程式、或者透過AI互動理解各種專業知識變得更聰明。到底AI該怎麼正確用才會真實加分?美國一組織Code.org提出新方案「Hour of AI」,在25日更由台灣均一平台攜手推出兩大適合台灣的AI教學模組,讓學生網上輕鬆點點,善用AI「虛擬家教」就可以從小了解半導體,以及AI背後的機器學習原理。到底和自己玩ChatGPT差異在哪?以下完整拆解。

Hour of AI在台灣開課,可以學半導體
Hour of AI最初是由美國非營利組織Code.org所發起,該組織透過免費課程和教師培訓,讓全球學生都有機會學習電腦科學,過去Code.org也曾發起Hour of Code全球公益活動,向180多個國家,所有年齡層的人群,免費提供一小時的電腦科學和程式設計入門課程。
如今AI已經成為全球未來趨勢,也扭轉了教育的樣貌,Code.org再次發起Hour of AI活動,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伙伴推出學習資源,同樣要以一小時的課程,賦能每一位使用者近用AI、快速上手。
在台灣,Code.org與均一攜手,均一推出了兩大AI教學模組:結合台灣產業優勢的「AI Square|我的半導體世界」,以及透過數據實作,幫助使用者深入淺出理解機器學習原理的「Active AI|數據世界:AI原來如此」,兩者獲選為Hour of AI官方合作學習資源,都可在均一的網站上註冊後免費使用,適用對象涵蓋全台小學高年級到高中生,以及教師和家長。
均一長期投入教學現場,為教師、學生提供線上學習資源,執行長呂冠緯表示,現在的台灣面臨少子化的挑戰,更需要透過AI將人才力增能放大,期望透過從「問AI」、到「用AI」、再到「管AI」,最後甚至能夠「造AI」的學習框架,讓科技之門對每個人敞開,每個人都能帶著好奇心進入AI的世界,「從10歲學生到70歲長輩都可以一起學!」

正確AI素養學習,需要了解背後風險
記者會上,也邀請了師大附中校長廖純英、雲林縣宜梧國中校長張碩玲、嘉義縣立光榮國小校長宋婉榕,各自帶著學校的學生,現場實際體驗兩款教學模組。在展示使用Active AI的過程裡,學生們對AI下達各異的製圖指令之後,模組除了產出圖片,也會反問使用者「AI是如何辨識組成要求圖像的元素?」「AI是如何生成這張圖片?」讓使用者學習AI運作邏輯。
特別的是,模組的教學內容,還包括用像是本應多元、卻被AI以單一風格呈現的「印度房屋」圖像等例子,來說明AI會存在偏見、AI偏見如何產生等等,不只是教導AI如何使用、如何運作,也提醒並教導了AI的風險。
另外,為求擴大推廣學習AI,均一也號召各級學校以一個班級、一個年級或整校為單位,報名一場Hour of AI活動,帶領學生初探AI,並獲得國際認證;以及號召企業舉辦活動,特別是讓非技術部門的職員,思考工作流程如何與AI結合。
何麗梅:AI不是屬於工程師,而是應該遍地開花
台積電資深副總何麗梅到場支持Hour of AI在台啟動,何麗梅也是均一的董事,她指出,在九年前的2016年,台灣也曾經辦理Hour of Code,當年民眾參與的熱潮還創下全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亮眼表現;今年的Hour of AI,何麗梅更期許「一年內25萬人參與」的目標,要達到全球第五、繼續亞洲第一的寶座。
何麗梅也說,台積電製造了非常多晶片,讓AI蓬勃發展,不過對台積電而言,AI不是只有在工廠裡、在實驗室裡,而是在每間教室、每個孩子的心裡;AI不是屬於工程師,而是應該遍地開花,期望民眾體驗AI、與AI共學半導體知識,也希望孩子跟大人都學會與AI互動。
不過,何麗梅也提到對AI社會責任的擔憂,指出現在有很多透過AI製造的假資訊到處流傳,像是她也收過朋友分享的資訊,但因她熟悉資訊中提及的人事物,因此知道資訊內容不實。她提醒,必須留意AI治理的問題,如果治理不當恐怕會有負面影響。

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侯宜秀則強調,政府會持續把責任扛起來,精進政府端的AI應用規範、資安與隱私保護,讓民眾在AI、用AI的時候,有一個值得信賴的環境。侯宜秀指出,政府會協助整合教育與產業,未來在AI素養課程、教師與公務人員訓練、產業人才認定上,數發部會與教育部、經濟部和民間非營利組織一起並肩作戰。
同時侯宜秀也表示,希望這會期可以通過目前還在立法院審議的《人工智慧基本法》,有方針在各場域協助民眾使用AI,讓台灣成為最會正確用AI的國家,用民主的方式使用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