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免費報名 活動免費報名 12/20顏宗海醫師教你避開食安陷阱

他50歲財務自由、退休成為FIRE族:沒富爸爸,你就要懂得「這東西」

股票是長期投資成本最低、報酬率最高的理財工具。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11-24

瀏覽數 200+

《我,50歲翻身》/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我,50歲翻身》/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以前階級翻轉可以靠教育,但現在頂大的富人小孩是窮人小孩的6倍。到底還可以靠什麼翻身?想來想去,除了有一個富爸爸之外,只能靠儘早地學會正確的投資理財。只要你懂得詩酒趁年華,投資要趁早,而「股票」就是長期投資成本最低、報酬率最高的理財工具,比房子、黃金都要好得多。(本文節錄自《我,50歲翻身》一書,作者:曾建明(Mike),白象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前些時日,瑞銀集團(UBS)公布了《2025全球財富報告》中指出,台灣每個成年人在2024的平均財富約為31.2萬美元(約900萬台幣),全球排在第15位,但中位數僅約台幣330萬,而百萬美元富豪近76萬人,亦為全球第15強,是新加坡的兩倍多,由此可見,確實如上一段所言,貧富差距正不斷加劇並非空穴來風。

然,如再細看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群體的增長主要受房地產價格上漲和匯率的推動,所以這財富數字理應包含不動產的價格,假設如我一般的4口之家(台灣的住宅自有率84.5%),兩名成年人父母在平均約1800萬的財富裡,以我家25年的自有不動產市價保守的粗估1600萬好了,扣除之後只剩200萬的可支配所得,再加上台灣國人的平均房貸金額突破1000萬,30年期每月尚需繳近4萬元的本息,所以,其實這樣的財富數字是中看不中用的。

如無法進一步的開源節流下,果真會像蝸牛一樣,得要一輩子揹著重重的殼啊!那倒不如剩下的15.5%的寄居蟹來得好。以中位數以上來說,至少還有600萬~1800萬的可支配所得,還可以隨著家戶人口的需求搬家換屋(小孩多時要換大屋,長大離巢時再換小屋),雖然每月需要繳交房租,但至少免除了自有房的持有成本(房屋稅、地價稅、火險及管理費、裝修等成本)。

時間往前推回25年,當年我因為住得不安心,忍痛認賠賣掉因921地震受損嚴重的第一間房(小賠100萬的裝潢費,權狀19坪挑高四米7的樓中樓),轉而買下這間稍大一點的房子(權狀33.3坪,3房兩廳兩衛),含一個車位也才花不到500萬啊,沒想到,竟在這短短的25年間,漲了近4倍,親愛的孩子,這就是通膨怪獸啊!

還記得嘉義阿公家巷口的那家魚羹麵攤嗎?我很小的時候從一碗6塊錢就開始吃起,不到50年,現在一碗是50圓了,過一陣子如果又漲價的話,就足足漲了快10倍,也就是說,因為科技進步經濟起飛,萬物會齊漲,食衣住行育樂均無一倖免。

然坐困愁城是沒有用的,怨東怨西更是雪上加霜──

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你得要懂得一樣神奇的東西,那就是股票。

因為股票也是萬物齊漲的其中之一,而且它飛漲的速度無人能與之匹敵。

(延伸閱讀│愈早開始愈好!高中老師30幾歲靠複利的「挪亞定律」成千萬富翁

我們都知道,錢存在銀行時間再久,頂多翻倍而已,沒甚麼搞頭,如果投資在房地產呢,像剛剛說的,了不起就五六倍,投資黃金商品呢,這幾十年來,黃金價格從每盎司兩三百塊漲到現在的三千多塊美元,也僅僅是10多倍,投資土地則有可能達到百倍之譜,但想必你也沒那個本錢。

可是你知道嗎?60年前,最早投資股神巴菲特的那群人,如果到現在都沒賣的話,資產整整膨脹了55000倍(巴菲特最早是以1股11.5美元的價格購入波克夏的股票,波克夏現在的股價是1股接近80萬美元了,還曾一度因股價實在是太高,超出當時美國交易所電腦報價的初始設定極限,因而導致全面更新系統設備)

蒙格辭世、巴菲特謝幕—這是他們留下最值得反覆閱讀的投資心法。|訂遠見一年即可收藏《請問巴菲特與蒙格》

換個方式說,如果你當年交給巴菲特1萬塊好了,現在你是擁有5、6個億的富豪了,當然,也許你會說,並不是人人都是股神,但就算是國內台積電的股票好了,如果你是最早的那批投資者(譬如政府的國發基金),現在報酬率也高達3、500倍了。

也許你會頂一句回說:可不可以不要講那些盤古開天的案例,好吧!那就拿我曾經贈與過你10股的美國股票FB臉書當例子好了。2013年差不多人人都開始玩臉書時,當時的股價僅30塊美金,現在的臉書,已經上漲到每股700塊美金,才不過短短12年的期間,股價已上漲逾20倍,夠誘人吧!

況且股票還用不著甚麼大本錢,人人都可以投資,只要聰明選股(股票裡最關鍵的問題,將嚴重影響整體獲利率),長期投資,小錢便能透過複利(七二法則,亦即公式:報酬翻倍所需時間 = 72 / 年化報酬率)的效果,漸漸地滾成大錢的,這就是股票的魅力所在。

(延伸閱讀│她用「1張股票」翻轉一生!媽媽沒學過財經,但30年默默抱出9位數身價

好啦!你會問:那你告訴我,該怎麼聰明選股,又該怎麼拿捏時機呢?說一句老實話,你老爸我在退休之前,還真從沒在股市裡賺過半毛錢,反倒是賠了不少錢,真正開始賺錢的時候,是因為我開始真正的懂得去認真思考了,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繳了許多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之後,我竟一反常態,終於掌握致勝之道,開始慢慢地獲利了。

既然你先前在股市都賠錢,那你是從哪借來的膽子,為何敢在50歲退休,因為我精算過了,我早已經沒有任何的負債(包括房貸車貸信貸),子女的教育基金也已事先提存準備,這些年下來,我從職場上賺來的本業勞務所得,在扣掉所有的開銷後,辛辛苦苦所攢下來的一分一毫(孩子,你賺的錢其實不是你的,你存下來的才是),已經夠我到60歲請領年金(因提早了5年需打八折計算)之前的所有花用。

尤其是真正退休之後,你才發現真實的花用還真的是不多,都是想要的居多,至於60歲以後嘛,由於本人的物慾向來就不高(山珍海味是一餐,粗茶淡飯亦有味清歡),就靠政府年金(以我個人來說,勞退加勞保約可領取25000元,其中勞退新制為雇主按月提撥月平均薪資的6%累積金額,100萬約可月領4000,勞保年金的粗估概算為勞保年資*1.5%月投保薪資最高的60個月平均)過活吧。

縱使日後萬一年金改革,像軍公教一樣金額砍半,我想我15000元也能活得下去,這還得多虧年輕時,陰錯陽差投保的一張,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般的養老險(保單的預定利率7% ),從50歲以後開始給付的終身年金(商業年金月領15000),單靠這張就可以讓我不至於餓死,真是天公疼憨人,可能是我這輩子一向抱持著「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心態處事,累積了不少陰德吧!

至於現在丟在股市裡的那幾百萬的本金,都是閒錢,未來很有可能老爸我一輩子也花用不到,就讓它去自動地錢滾錢吧,滾得好的話可能變幾千萬,那是你們三生有幸,滾得不好我也沒輒了,只能怪你們自己不長進,畢竟,我只能負責自己的人生,你們的要靠你們自己去負責了。

(延伸閱讀│從金融股每年領300萬元股利!理財專家:辛苦一次,它會養你一輩子

《我,50歲翻身》,作者:曾建明(Mike),POPLAR社,白象文化出版

《我,50歲翻身》,作者:曾建明(Mike),POPLAR社,白象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