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準備是一段漫長的過程,而退休準備的概念有二:退休前即早積極累積資本額;退休後持續投資,以確保固定現金流。
關於投資策略,也就呼應上述兩大概念。根據生命階段、設定不同投資目標,再找到對應商品、靈活調整。切忌不可以一招策略打天下!
施羅德建議將生命階段分成四個時期,退休前為「成長累積期」及「接近退休期」;退休後則分成「退休上半場」以及「退休下半場」。這四個時期,皆有其退休準備目標。
● 成長累積期(25-50歲):此階段應該積極準備退休金,以時間換取空間,因此投資該以成長型產品為主,以養大本金為目標。
● 接近退休期(50-65歲):這階段要持續累積資產、追求成長,但是投資腳步應該著重穩健、也就是控制風險,宜以資產保全為目標。
● 退休上半場(65-75歲):持續活化資產、但要同時再降低資產波動度,以過去累積的資產投資能提供固定收益的產品。
● 退休下半場(75歲以上):此階段著重的是確定資產能透過投資固定收益商品,以穩定的現金流作為目標,甚至能將資產準備傳承。
在產品的部分。「成長累積期」為持續累積本金,需採積極策略並同時考慮廣度及深度,因此建議佈局全球股票型產品。「接近退休期」則不妨採用多元資產投資策略,於穩健中追求資產總報酬的機會。另此時亦可開始規劃退休後現金流以及遺產傳承,具身故保本的附保證保單(GMDB),會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退休上半場」,有固定、持續的收益為現階段投資重點。而多元資產收益策略,著重在低波動風險下、追求資產絕對報酬,且能提供固定收益以支付退休生活所需,因此會是退休人士的規劃首選。而身故保本的附保證保單(GMDB)屬於年金險,也可成為此階段的投資重心。
最後,於「退休下半場」階段,為確保持續的現金流收入,建議以目標到期投資策略以及因應通膨產品因應。所謂的目標到期投資策略有固定投資時間、目標收益,且較不受市場震盪影響。另外,也需留意通膨環境對生活構成的壓力,故因應通膨的理財商品也應同步佈局。
【施羅德投信獨立經營管理】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108號9樓02-27221868
延伸閱讀
施羅德:參與勞退提撥,是儲存退休金的第一步
施羅德:退休金準備遠超出您的想像?
施羅德:掌握「ABC」三招 周全退休規劃
施羅德:根據不同年齡,搭建自己的退休「自選平台」
國際專家:四招開啟退休金養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