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823大罷免懶人包!第2波名單有誰?投票資格、通過門檻票數及完整名單一次看

曾彥維
user

曾彥維

2025-07-28

瀏覽數 52,250+

photoAC by nanahoshi
photoAC by nanahoshi
00:00
00:00

7月28日更新:首波大罷免7月26日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投票結束,結果全數不通過。第二波投票日為8月23日,被罷免的7名國民黨立委為馬文君、游顥、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林思銘。本文整理投票時間地點、流程、通過門檻,以及完整罷免名單,帶你一次掌握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罷免案的關鍵資訊。《遠見》一次為你整理。

(延伸閱讀:726罷免各區得票數一次看!24席藍營立委挺過風暴、高虹安也贏了

「大罷免」行動起源

台灣2025年掀起的「大罷免」行動,起源可追溯至2024年間,當時立法院兩大在野黨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聯手提出多項法案並快速通過,引發程序正義的相關質疑,民間團體與民主進步黨黨團也多次發起抗議。

這些爭議事件醞釀出後續效應,在政黨、網路社群、地方團體、公民組織等多方動員下,最終催生出全台灣最大的集體罷免案,於全台多個選區同步啟動罷免提案。提出罷免的團體號召選民透過合法程序罷免不受信任的立委,強調民主社會中人民對立法權的制衡與問責;與此同時,國民黨與民眾黨也發起「全面罷免」作為反制。

大罷免門檻與流程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罷免立委需經過以下三階段:

第一階段:提議連署

  • 提議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以上,並向中選會申請。

第二階段:連署

  • 連署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0%以上,主管選舉委員會應為罷免案成立之宣告。若連署人數不足,領銜人須於10日內補提,並以一次為限;若屆期人數依然不足,則罷免案不成立。

第三階段:投票

  • 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即為通過。

  • 首波大罷免投票計有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投票通過有2條件,「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中選會22日公布各選區25%門檻。
1、台北市5案
北3王鴻薇,投票人數274312人,25%是68578人
北4李彥秀,投票人數311887人,25%是77972人
北6羅智強,投票人數228981人,25%是57246人
北7徐巧芯,投票人數231139人,25%是57785人
北8賴士葆,投票人數244753人,25%是61189人

2、花蓮縣1案
花蓮傅崐萁,投票人數191367人,25%是47842人

3、新北市5案
新北1洪孟楷,投票人數405060人,25%是101265人
新北7葉元之,投票人數231042人,25%是57761人
新北8張智倫,投票人數288291人,25%是72073人
新北9林德福,投票人數237380人,25%是59345人
新北12廖先翔,投票人數266243人,25%是66561人

4、桃園市6案
桃1牛煦庭,投票人數354065人,25%是88517人
桃2涂權吉,投票人數316423人,25%是79106人
桃3魯明哲,投票人數309001人,25%是77251人
桃4萬美玲,投票人數306688人,25%是76672人
桃5呂玉玲,投票人數282711人,25%是70678人
桃6邱若華,投票人數285041人,25%是71261人

5、基隆市1案
基隆林沛祥,投票人數303980人,25%是75995人

6、新竹市1案立委、1案市長
竹市鄭正鈐,投票人數357063人,25%是89266人
竹市高虹安,投票人數360311人,25%是90078人

7、台中市3案
中4廖偉翔,投票人數337718人,25%是84430人
中5黃健豪,投票人數374348人,25%是93587人
中6羅廷瑋,投票人數277436人,25%是69359人

8、台東縣1案
台東黃建賓,投票人數113385人,25%是28347人

9、雲林縣1案
雲1丁學忠,投票人數271663人,25%是67916人

罷免投票日是哪一天?

中選會6月20日公告首波罷免24案投票日為7月26日(六)。第二波罷免投票日為8月23日(六)

中選會6月20日公告首波罷免24案投票日為7月26日。中選會提供

中選會6月20日公告首波罷免24案投票日為7月26日。中選會提供

哪些選區要投罷免票?

根據中選會公告,除新竹市第11屆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宣告成立,第11屆立法委員罷免案首波有24案成立,第二波有7案成立皆為國民黨立委,名單如下:

首波投票日:7月26日(六)上午8點至下午4點

1.王鴻薇(臺北市 第3選舉區)
2.李彥秀(臺北市 第4選舉區)
3.羅智強(臺北市 第6選舉區)
4.徐巧芯(臺北市 第7選舉區)
5.賴士葆(臺北市 第8選舉區)
6.洪孟楷(新北市 第1選舉區)
7.葉元之(新北市 第7選舉區)
8.張智倫(新北市 第8選舉區)
9.林德福(新北市 第9選舉區)
10.廖先翔(新北市 第12選舉區)
11.牛煦庭(桃園市 第1選舉區)
12.涂權吉(桃園市 第2選舉區)
13.魯明哲(桃園市 第3選舉區)
14.萬美玲(桃園市 第4選舉區)
15.呂玉玲(桃園市 第5選舉區)
16.邱若華(桃園市 第6選舉區)
17.廖偉翔(臺中市 第4選舉區)
18.黃健豪(臺中市 第5選舉區)
19.羅廷瑋(臺中市 第6選舉區)
20.丁學忠(雲林縣 第1選舉區)
21.傅崐萁(花蓮縣)
22.黃建賓(臺東縣)
23.林沛祥(基隆市)
24.鄭正鈐(新竹市)

第二波投票日:8月23日(六)上午8點至下午4點

25.馬文君(南投市 第1選舉區)
26.游顥(南投市 第2選舉區)
27.羅明才(新北市第11選舉區)
28.顏寬恒(臺中市第2選舉區)
29.楊瓊瓔(臺中市第3選舉區)
30.江啟臣(臺中市第8選舉區)
31.林思銘(新竹縣第2選舉區)

大罷免第三階段投票時間、重點時程

中選會指出,首波罷免案定於114年7月26日(六)進行投票,時間自上午8點至下午4點。

首波罷免投開票工作日程
日期事項
114年6月20日罷免案成立之宣告
114年6月30日前被罷免人提出答辯書
114年7月3日前發布罷免公告
114年7月6日投票人名冊編造完成
114年7月16日至7月25日辦理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
114年7月22日前公告罷免投票人人數
114年7月26日投票、開票
114年8月1日前審定罷免投票結果
114年8月1日公告罷免投票結果
資料來源:中選會

第二波罷免案定於114年8月23日(星期六)投開票,時間自上午8點至下午4點。

第二波罷免投開票工作日程
日期事項
114年7月18日
罷免案成立之宣告
114年7月28日前
被罷免人提出答辯書
114年7月31日前
發布罷免公告
114年8月3日
投票人名冊編造完成
114年8月13日至8月22日
辦理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
114年8月19日前
公告罷免投票人人數
114年8月23日
投票、開票
114年8月29日前
審定罷免投票結果
114年8月29日
公告罷免投票結果
資料來源:中選會

如何投票?投票時要帶什麼?

罷免案投票規定與地方選舉相同,只要是年滿20歲的民眾,並在投票日前於該選區設籍滿4個月即有投票權

投票時同樣需攜帶「投票三寶」,即國民身分證、印章、投票通知單,其中僅身分證為必要證件;若無印章可以簽名或是蓋指印替代;若無投票通知單,則可事先至各地方選委會網站查詢自己的名冊號次,方便現場選務人員查詢。

此外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施行細則》第12條第3項規定,投票通知單會在投票日前2天,由鄉鎮市區公所分送各戶。

投票時間為何?最晚投到幾點?

罷免案投票時間自投票日上午8時至下午4時止。有投票資格民眾最晚下午4時應進入投票所內與現場選務人員確認身分。若有需要,6歲以下孩童可一同進入投票所。

投票地點如何查詢?

民眾可在投票通知單上找到投票所地點,或至內政部戶政司網頁輸入身分證字號及出生年月日,以及中選會網頁輸入戶籍地址,即可線上查詢。

查詢網址:中央選舉委員會設置投開票所查詢網站

依序選擇:縣市→區域→里鄰,系統顯示投票所完整地址及地圖位置。

分配原則:投票所依戶籍地自動分配,無法自行選擇。

民眾只要點選戶籍所在之區及里或鄰,即顯示投開票所地址,並藉由Google地圖顯示投開票所準確位置。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 台北市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 新北市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 桃園市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 台中市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 雲林縣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 台東縣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 花蓮縣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 基隆市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 新竹市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罷免票長什麼樣子?

關於罷免票紙顏色,中選會說,罷免票紙顏色依法循例未予以統一規定顏色,且罷免案選務籌備時間相當短,為避免地方市縣選委會採購困難,並考量可能會有同市縣、鄉鎮市或同選區2案以上罷免案同時辦理,或是依法得另與其他選舉投票等併同辦理,尚無法予以全國或各地均採一致顏色。

中選會公布罷免票樣式。中選會提供

中選會公布罷免票樣式。中選會提供

投罷免票時怎麼蓋?

中選會提醒,投票時民眾務必使用選委會準備的圈選工具,蓋在罷免票上的圈選欄內,絕對不能使用私人印章、按指印,或是使用非選委會準備的工具圈選,否則選票將被視為無效票。原則上只要能辨別圈選「同意」或「不同意」者,皆屬有效票。同時,中選會也公布21種有效票、30種無效票的範例,提醒民眾參考,避免圈選錯誤導致選票作廢。

根據中選會範例,正常狀況下的有效票就是「圈選於圈選欄內」,其他包括:圈選在「同意或不同意罷免欄」欄位上、圈在「同意不同意罷免欄相接格線」、「圈選在圈選欄格線邊緣」、在圈選欄圈選兩次以上、圈選在圈選欄共用空間但能辨別同意或不同意等。只要可以辨別圈選的是「同意」或「不同意」,原則上都屬有效票。

至於無效票的部分,則包括:同時圈選同意及不同意罷免、圈選位完全在同意不同意罷免欄位外、圈選於圈選欄共用空間但無法辨別同意或不同意、圈選後加以塗改另行圈選者、簽名者、圈選並簽名者、蓋章者、蓋章與圈選者、按壓指紋、撕破罷免票致不完整、汙染罷免票、圈選不完整等情形,都屬於無效票。

罷免案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三階段罷免投票,應在罷免案宣告成立後20日起至60日內進行,中選會也正式宣布於7月26日投票、開票!罷免案成立的要件有二,分別是「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與「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必須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罷免案才算通過。

舉例來說,假設選區有20萬名選舉人,則罷免案至少要拿到5萬張同意票才可能通過,即使多數人投同意,但未達門檻仍會被視為未通過。這樣的設計,是為了確保罷免結果具有充分的民意基礎,也避免這制度被少數動員濫用。

若被罷免人先請辭,罷免案還會成立嗎?

根據《選罷法》第87條第2項規定,被罷免人若於投票日前死亡、去職或辭職者,選舉委員會應公告停止該項罷免。

此外,主動請辭的被罷免人同樣適用《選罷法》第92條,即自解除職務之日起,4年內不得於同一選舉區擔任同一公職人員候選人。

當罷免案成功/不成功通過後

罷免案經投票後,中選會應於投票完畢7日內公告罷免投票結果。罷免案通過者,被罷免人應自公告日起,解除職務。而自解除職務之日起,四年內不得於同一選舉區參選同一公職人員;如果是在罷免案進行程序中辭職者,亦同。

至於因被罷免人遭罷免而產生的職務空缺,依規定應辦理補選者,應自罷免投票結果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補選投票」。但經提起罷免訴訟者,在訴訟程序終結前,不予補選。

為避免罷免規定遭濫用,假如罷免案「不通過」,則在被罷免人的任期內,民眾都不得對其提議罷免。

罷免制度爭議

選舉制度有其「授權代表性」,罷免制度則強調「課責正當性」,兩者關係在這次大罷免潮中,也引發辯證。

首先,選舉時每個選區通常會有多名參選人,只要獲得安全門檻或相對多數的票數就可以當選,縱使出現政黨對決的情況,選舉仍是個人色彩較濃的制度。

但在罷免時,該區的投票對象變成只有一人,即該選區當選者,只有同意罷免和不同意罷免的兩種情況,更容易操作為政黨的動員和對決。發動罷免的陣營只要集中選票,就有機會通過罷免門檻。然而,罷免門檻往往低於被罷免者的當選得票數,因此產生爭議。

與過去罷免案有什麼不同?

不同於過去個別立委因形象或特定爭議問題而遭罷免,這次的「大罷免」具有以下幾項特色:

● 政治立場對抗明顯升高:國民黨與民眾黨將其視為政治報復,痛批為「惡霸式罷免」。國民黨也啟動反制計畫,規劃造勢、組織反罷網絡,鞏固關鍵席次。

● 行動主體多元:2024年立委選舉後國會形成「三黨不過半」局面,由於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推動多部爭議法案,讓多個對立團體號召罷免藍營立委與首長,並獲得民進黨中央的響應,進而展開這波大罷免行動。

● 全台串聯、規模空前:首次出現多選區、跨縣市同步啟動罷免,且集中針對國民黨立委,總數超過30席,形成系統性罷免浪潮。

因此,「大罷免」不僅是對特定立委的不信任投票,更是對國會運作方式與政黨權力結構的制度性挑戰,也代表民間對民主實踐的再次主張。這場行動成為2025年台灣政局中極具指標性的事件,勢必將牽動整體國會的結構變化,深刻影響台灣接下來的立法運作、選民參與模式,甚至可能重塑政黨力量分布,成為政局重新洗牌的關鍵。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