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永續觀點 全球永續觀點 【11/26活動報名】 8大重磅講者全面解析COP30

客戶的報價要在幾天內給才夠快?頂尖業務員不會「這樣做」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11-18

瀏覽數 50+

《超業不做的無效努力》/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超業不做的無效努力》/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相信很多業務員都收過客戶突然的請求:「麻煩在週末前給我一份報價單。」然而,在指定的時間內提交報價後,卻被果斷拒絕,這實在是令人喪氣。像這樣截止日期很短的報價請求,便是我所謂的急件突襲。「請在一週內給我報價。」客戶雖然這麼說,但有超過70%的人希望當天就收到回覆。準備超過5天,對客戶來說已經是「下週」。(本文節錄自《超業不做的無效努力》一書,作者:高橋浩一,大是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更詳細的了解可能發生的情境:

當客戶突然要求報價,很可能意味著相關專案已進入評估階段,客戶為了比價而蒐集各家廠商的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大膽認定競爭對手比我方更早接觸客戶,掌握的資訊也更多。此時有兩種選擇,一是及早放棄,二是奮力一搏。

首先,我們將探討如何扭轉落後的局面,從競爭對手手中搶過訂單。如果你發現客戶已經與競爭對手開始洽談,即使立即提案,也因為所知資訊有限,難以在短時間內說服客戶。

有些人認為,即便落後一步,只要提案夠優秀還是能逆轉情勢。然而,即便優秀的提案很重要,但如果必須因此安排更多面談和會議,客戶反而會覺得麻煩,造成反效果。

客戶之所以要求我們在週末前提供報價,是因為即便他們已有中意的方案,提交評估結果時仍會被主管問是否與其他廠商比價。而他們這麼做只是為了讓主管知道,自己已比較過多家廠商的提案。

換句話說,客戶此時的真實想法是:提案內容不重要,我只需要機靈且配合度高的業務員,隨便丟個資料給我就好。

假如客戶真心想比較各家提案、選出最佳方案,他們應該以更公平的條件,同時向各個廠商索取報價,並在充分的時間內比價。也就是說,當客戶提出臨時要求時,唯一的可能就是時間上有壓力(公司內部的審查期限)。

此時,提案內容的影響有限,客戶當下最重視的,反而是業務員的配合速度。因此,與其執著於提案或報價的競爭力,不如成為速度快且配合度高的業務,贏取客戶的信任。

只要客戶對競爭對手的提案仍有一絲疑慮,就可以憑藉快速且配合度高的形象,爭取到足夠優勢。

接下來將介紹一個重要戰術:快速回擊,並提供可實際應用的策略。

(延伸閱讀│只要在「我」後面多加一個字,就能改變雙方關係的溝通術

快速回擊,取得逆轉勝

快速回擊分為兩個部分,由即時回應與緊密互動組成。

在前述的情境中,隨著專案期限逼近,客戶肯定面臨著巨大壓力,被大量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例如:彙整各家廠商的提案、安排公司內會議等。

本書在第4章指出,客戶十分在意業務員回覆的速度。因此,當客戶正焦頭爛額時,如果業務員能迅速回應,甚至在短時間內解決客戶的疑問、滿足其需求,這一定是非常加分的表現,也會影響未來的互動。

你可能對此感到疑惑:難道內容就不重要嗎?

暫且假設客戶以滿分100分為標準,而我方首次提出的方案有65分、競爭對手為75分。這時,即便客戶心中合格標準是80分,也會因為競爭對手更早開始與他們商談,只需要提出幾個簡單的修改要求,就能讓提案達標。

然而,如果我方提出65分的提案時,搭配快速回擊的積極反應,就能驚豔客戶:「這家廠商的反應好快,配合度很高,也許可以期待一下。」當他們對你產生高效率、溝通順利的印象,就有勝過競爭對手的機會。若客戶因為你的行動速度感到心動,主動提出修改需求,你要再度快速修正提案。

【免費參加】食安權威顏宗海醫師,用最白話的方式,破解常見的食安疑惑>>

同樣在我方提案65分、競爭對手75分的情況下,當你短時間內將分數提高到70分,客戶就會開始想:「只要給予完整的資訊,或許這家公司的提案可以超過75分。」

在客戶心中有「或許能得到更好方案」的期待下,你要更頻繁的與他們互動,並持續解決他們的疑惑。一旦提案內容提高到80分,自然就能反轉局勢,變成客戶的首選。

有效運用即時回應與緊密互動的應對模式,原本只是陪襯的提案,也能逆轉勝出。

(延伸閱讀│溝通不只對話而是展現「影響力」!做到「這點」比任何說服都有效

當天回覆、兩天內解決

前文強調即時回應的重要性,但是,能讓客戶滿意的回覆速度,具體來說是多快?

我們在針對1萬名客戶的調查計畫中,詢問受訪者:當您向業務員詢問商品或提出需求時,希望能多快得到回覆?

該題要求受訪者從兩個角度回答,故分為兩小題:從詢問商品至收到第一次回覆的理想時間,及提出問題至解決所需的時長。

首先是第一小題,有高達21.2%的受訪者認為,從詢問商品資訊至收到第一次回覆的理想時間,是1小時之內。

老實說,即使我不斷強調「即時」回覆的重要性,身為這項調查的設計者,也對這樣的數據非常吃驚。

另外有24.2%的受訪者回答1~4小時,25.7%回答4小時~1天。換句話說,超過70%的客戶希望在1 天之內能收到業務員的回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至於提出問題至解決一題,1小時之內、1~4小時、4小時~1天,以及1~2天這四個選項,合計超過70%。也就是說,逾七成的客戶遇到困難時,期待在兩天內得到處理。

相信不少人看到這個結果,直覺是門檻很高(包括我自己),更別說客戶的要求千奇百怪。此外,有些問題需要經過公司內部討論,或取得主管批准,而這些流程都需要時間。

不過,將上述結果視為客戶的期待並牢記於心,有其無法忽視的意義。因為,這表示絕大部分的業務員難以滿足客戶期待,而假如我們可以做到,就能展現你與他人的差異。尤其在落後競爭對手一步的案件中,回應速度極有可能成為改變局勢的關鍵。

換句話說,當客戶產生的疑問或需求尚未解決時,與其花時間做出完美提案,不如透過快速回覆來抓住客戶的心。

(延伸閱讀│「溝通力」是讓對方愉快說話的能力:在提問前面加上「這3個字」

《超業不做的無效努力:超過一萬名客戶心聲大調查:業務員的哪些努力無助成交、甚至幫倒忙。超級業務則是如何精準打動客戶?》,作者:高橋浩一,大是文化出版

《超業不做的無效努力:超過一萬名客戶心聲大調查:業務員的哪些努力無助成交、甚至幫倒忙。超級業務則是如何精準打動客戶?》,作者:高橋浩一,大是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