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最後倒數 訂遠見最佳時機,「兩年送一年」優惠只到9/30
相關文章
會做事不等於能升遷?早下班不是真正的混,放棄「這件事」才是
你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主管交代的事不只做完,還做得比預期更細緻。但升遷、加薪、表揚、專案主導權,永遠是別人的名字出現在公告上,而不是你。你在心裡悄悄問了一句:「難道這世界真的不是看誰努力,而是看誰會做樣子?」你不是不服氣,只是想知道:是不是這個職場,根本就不在乎腳踏實地默默做事的人?(本文節錄
這份工作值得我苦撐嗎?先釐清「這件事」,才知道力氣該放在哪裡
「這份工作值得我苦撐下去嗎?」、「努力了還是沒被看見,我是哪裡不夠?」你也有這些職場煩惱嗎?你必須踏出第一步,下一步才會浮現。我們不必模仿別人的價值觀,但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因為人生觀不只影響行為,更會決定我們如何分配時間與精力。唯有弄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才能妥善管理時間。(本文節錄自《大人學獨自
極度成功的人掌握1個超越普通人的關鍵思維──10倍勝法則是什麼?
「10倍勝法則」是一個能夠保證你的獲得遠超乎想像的一種方法,適用於生活中的任何面向:精神上、身體上、心靈層面、感情、家庭和財務各方面 。「10倍勝法則」的展開,是以了解成功、做好某事所需的努力和思考程度為基礎。當你回首過往人生,往往會發現自己大大地低估了去成就那些堪稱成功的努力所需的行動和理由。(本
口語表達專家:成功的社交是懂「設限」,也懂如何讓關係「加溫」
拒絕職場聚餐不是錯,但「怎麼說」會影響人際形象。你有權選擇不參與,但你也有責任維持人際的溫度與連結。 真正成熟的你,懂得優雅地說不、誠懇地補位、聰明地留名。 你要讓大家知道你不是不好相處,而是懂得為自己的生活「設限」,但也知道怎麼樣讓關係「保溫」,甚至「加溫」。(本文節錄自《升遷不單靠努力,讀懂空氣
史丹佛心理學博士揭露大腦多巴胺陷阱:成就上癮無法讓你更成功
預期的喜悅是工作成癮的驅動力,這是種過度工作且欲罷不能的傾向。根據美國范德堡大學心理學家曾對大腦進行的研究顯示,努力工作的人在大腦的獎勵區域會釋出較大量的多巴胺。成就導向的工作狂往往依賴這種短暫的快感存活。然而,我們有所不知的是,這樣持續努力到幾乎沒力的拚勁,其實反而會降低成功的機率。(本文節錄自《
為何節食運動都無效?功能醫學營養師揭示「胰島素阻抗」真相
很多人以為,肥胖只是因為吃得多動得少,事實真相是,胰島素阻抗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即使你已經在節食和運動,甚至超級努力地透過極端飲食和高強度運動,在短期內看到效果,但極端方法往往難以持續,最終就會放棄,體重反彈是遲早的事。更糟的是,這些方法有可能加劇胰島素阻抗,使得健康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本文節錄
「貧窮」為何代代相傳?它不僅是經濟條件,還是一種「生活狀態」
提到貧窮,你想像到的是什麼呢?是三餐吃不飽的孩子、看不起醫生的病人、還是念不起書的勵志學童?造成貧窮的原因是政府還是個人的努力不夠?在討論如何建構更平等的社會、如何脫貧之前,需要理解「貧窮」在現代社會的本質是什麼。貧窮只是沒有錢嗎?事實上,據學者研究,貧窮不僅是經濟條件,還是一種社會性、心理性的生活
她購物前先自問「這件事」:為自己的幸福而消費,不被大腦的β狀態控制
心靈的飢渴,無法藉由購物來填補,就像是在無底洞裡倒水一樣,不管再怎麼倒都填不滿。如果你經常做出超出自身經濟能力的過度消費行為,那現在就應該正視這份危機。誠實面對問題,承認原因並非外在環境而是你內心的匱乏,然後儘快努力戰勝這份匱乏。(本文節錄自《不怕老後沒錢花》一書,作者:阿婆姐姐,幸福文化出版,以下
內向者也可以是成功的領導者!「高功能內向者」的天賦與挑戰
「高功能內向者」在他人眼裡光鮮亮麗,但在內心深處卻被6種內耗循環蠶食──焦慮、偽裝、反芻性自我對話、逃避、內在批評與退化(A.F.R.A.I.D.)。但,其實「內向」從來不是缺陷,而「高功能」是天賦加上你的努力。當你開始接納自己的內向特質,你將在關係、領導力、創造力上,展現與眾不同的深度與魅力。(本
好運不是奇蹟降臨:40歲以後運氣愈來愈好的人,有「5個共通特徵」
在生活中,有些人總會讓我們覺得:「這個人的運氣怎麼這麼好?」有些人認為,好運是宛如奇蹟般降臨的,但是那些40歲以後運氣愈來愈好的人,則抱持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好運是「自己努力爭取來的力量」。(本文節錄自《大人本來就這麼辛苦嗎?》一書,作者:金鐘沅,寶鼎出版,以下為摘文。)這些人有幾個共通的特徵,如果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