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原本只能做到3項工作,預定行程就應該只安排3樣才對。就算想著「不不不,得多做一點才行」,而幫自己安排4、5項工作,做不來的話也毫無意義。因此,規畫工作行程時請安排一天或一週內做得到的工作量。更具體來說,請減少「待辦事項」裡的項目。(本文節錄自《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2小時》一書,作者:今井孝,方智出版,以下為摘文。)
多數人都想做完很多事,也因為這種想法而過得不充實。一天或一週內要完成的工作太多,反而讓自己抱著「今天事情也沒做完」的念頭睡覺。
一天做了3項工作,有人會怨嘆「今天只做了3項」,也有人高興「今天也做完了3項」。 差異就在於是否想讓自己完成「4項以上」的工作。
如果原本只能做到3項工作,預定行程就應該只安排3樣才對。就算想著「不不不,得多做一點才行」,而幫自己安排4、5項工作,做不來的話也毫無意義。
安排做不到的行程,只會讓自己心情不好。因此,規畫工作行程時請安排一天或一週內做得到的工作量。更具體來說,請減少「待辦事項」裡的項目。
工作做不完的大部分原因是計畫的野心太大,更應該說是太天真。因為根本就消化不了那個工作量。 以我為例,我一天只做一項需要鼓足幹勁去做的大型工作。超過這個數量大腦就會太累,無法專注。
(延伸閱讀│「先吃了那隻青蛙」啟動高效時間管理!要吃,就先吃比較醜的那隻)
依「緊急程度」減少待辦事項
減少待辦事項的訣竅,就是思考事情的「緊急程度」。
這週一定要完成的工作是哪項?今天一定要完成的工作是哪項?思考事情的緊急程度。
不急的工作,就是現在不做也沒關係的事。
工作做不完的人,會將大部分的工作歸類在「這週一定要完成的工作」裡。 曾經有自由業者把「翻新公司官網」,歸類在這週一定要完成的工作中。
我問他:「這個不用這週完成也可以吧?」他回答:「不行,一定要完成,因為我需要透過官網接案。」接著說道:「雖然我一直覺得一定要完成,可是已經花了3個月都沒做好。」
換句話說,現在不做這件事也沒關係。一點都不急。實際上,那個人即使沒有翻新公司官網,也好好接到新案子了。
請以這個標準幫自己挑選出「一定要完成的緊急工作」,你會發現工作量比想像中還要少。 你已經好好消化自己能做到的工作量。樣就夠了。
先決定好緊急的工作要在一天、一週內的什麼時候完成。接著,你會看到行程表裡有許多空白的時間。 就用這些空白時間來處理沒有那麼緊急的工作吧。
這樣一來,不用現在完成也沒問題的工作也會有所進展,心情會非常好。每天都能想著:「我今天也完成所有該做的事了!想做的事也有進度!」心滿意足地進入夢鄉。
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2小時
一天只要規畫出2小時「最好的時光」,就能提升生活動力,入手幸福人生。不再追求「提升生產力」來提高人生幸福度,而是「只專注於那重要的2小時」。
學會這個「與時間相處的方法」,你會發現:只要2小時(甚至10分鐘或1分鐘),就能成就充實美好的一天,甚至整個人生。
要怎麽成為運用2小時的天才?
(延伸閱讀│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2小時:有錢又快樂的人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