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訂遠見雜誌兩年送一年,還送為你精選的必讀好書!

孩子面臨「開學症候群」?教養專家:「ABCD訓練」培養積極思維

ABCD訓練:提高積極性的4種訓練。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9-03

瀏覽數 150+

《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有「開學症候群」的孩子敏感且容易焦慮,面對環境變化時會更加敏感。能消除引發焦慮的外在刺激當然最好,但要為孩子消除所有環境刺激是不可能的。我們終究還是必須透過內在的力量,找到降低焦慮的方法,這裡指的就是「積極性」。這套名為「ABCD訓練」的方法,有助於將偏頗的思維轉換成客觀角度。(本文節錄自《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一書,作者:河楡丁,台灣廣廈出版,以下為摘文。)

即將開學的熙珠憂心忡忡,跟媽媽哭鬧著希望明天不要來。

「到了新學期,就要跟新的同學、新的老師一起在新的教室上課,真是糟糕透了。老師一定很可怕。沒有人會跟我交朋友。如果我找不到新教室,開學第一天就很慌張該怎麼辦?」熙珠這樣哭鬧,令媽媽也跟著不安。

***

像熙珠一樣有「開學症候群」的孩子相當多。如果孩子敏感且容易焦慮,面對環境變化時會更加敏感。能消除引發焦慮的外在刺激當然最好,但要為孩子消除所有環境刺激是不可能的。

我們終究還是必須透過內在的力量,找到降低焦慮的方法。這裡所說的內在力量,指的就是「積極性」。

積極性不是一味只看事情好的一面。積極性是指「客觀」且「如實」地解讀事實,而不誇大或縮小事實的存在。

冷靜判斷自己所處的現況,但也願意為了一切可能性而努力,這樣的態度便是積極性。幸運的是,積極性可以透過練習培養。

(延伸閱讀│做一樣的事,為何有些孩子表現特別出色?關鍵不在智商而是「這能力」

接下來介紹一套名為「ABCD訓練」的方法,有助於將偏頗的思維轉換成客觀角度。

A(adversity,不幸事件)

在這個A階段中,要先找出引發壓力或擔憂的原因。對於熙珠來說,諸如新學年、新朋友、新老師、新教室等變化,都屬於不幸事件。根據孩子的狀況,不幸事件還可能包括上台報告、與父母分離、考試等等。

B(belief,莫名信念)

如果對事件抱持否定態度,有時會陷入莫名其妙的信念中。因此在B階段,我們要以上階段掌握的客觀原因為基礎,辨識出不合理的信念。熙珠將新的環境視為不幸事件,並為此害怕擔憂。

「到了新學年,就要面對新同學、新老師、新教室……太糟糕了!」

父母首先要認同孩子面對變化時的恐懼。

「要重新適應一定很害怕吧?害怕和擔心是正常的。媽媽以前上學時也有過這種感覺。」

C(consequence,錯誤結論)

如果只停留在認同,就無法進入下一階段。因為在B階段產生的莫名信念,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反覆招致負面的自我預言。

訂遠見雜誌,讓你每月掌握趨勢、拓展視野;39週年慶限時優惠,不容錯過!

就像熙珠,她所設想的情況根本還沒發生,但她已經篤定預告了自己下場。新的年級和班級糟不糟糕尚且不得而知,新老師是誰還不知道,新的朋友關係也尚未建立。孩子所下的錯誤結論,需要在下一階段進行修正。

D(disputation,反駁導正)

D階段是最重要的一步。若要改變C階段產生的錯誤結論,必須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加以反駁。

「到了新學年,就要跟新的同學、新的老師一起在新的教室裡上課, ①真是糟糕透了。②老師一定很可怕。③沒有人會跟我交朋友。 ④如果我找不到新教室,開學第一天就很慌張該怎麼辦?

讓我們與孩子一起找出尚未發生、不合理的斷論。

「①真是糟糕透了」這種說法是情緒性的言論,應該根據客觀事實調整為「不知道會很有趣、還是很辛苦,我好緊張」之類的描述方式。

「②老師一定很可怕」也是一樣。還沒有跟新老師見面或相處,便直接斷定老師很可怕,這是不合理的。「雖然擔心老師很可怕,但不知道相處過後怎麼樣」改為這樣的說法更適宜。

「③沒有人會跟我交朋友。」預設同班同學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把自己當朋友,這種邏輯太跳躍了。實際上,有些人可以建立良好關係,有些人則是泛泛之交。

用「大家、所有人、全部」的詞彙並不恰當。「沒有人會跟我交朋友」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孩子看待人際關係的被動態度。就像在蘋果樹下張嘴等蘋果掉下來,坐等別人伸手並不利於建立新關係。

最後,「④如果我找不到新教室,開學第一天就很慌張」也是未知數。因為是開學日,學校通常會張貼班級位置圖,安排老師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班級。即使沒有位置圖,也沒有人帶路而驚慌失措,但只要最後有找到教室就可以了,一度在校園徘徊也不要緊。

總之一定能找到教室的。如果實在擔心,可以先上學校網站瀏覽校園圖,提前熟悉教室的位置,或者在開學前先去學校看看。

ABCD訓練是一套培養積極思維的技巧,有助於將「找出不合理想法」的過程視覺化。

把孩子的負面想法寫出來,然後一起討論,用底線標示出不合理處並進行修改。比起口述和聆聽,更能幫助孩子客觀理解現況。儘管有些繁瑣和麻煩,但持續練習就能看到變化。

(延伸閱讀│頭腦好不代表很會念書!哈佛學生都有一項特質:「RQ」高

《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寫給現代家長的「非認知能力素養」培養出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自律性、復原力!》,作者:河楡丁,台灣廣廈出版

《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寫給現代家長的「非認知能力素養」培養出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自律性、復原力!》,作者:河楡丁,台灣廣廈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