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成長策略專班 成長策略專班 打造企業一頁成長策略書,帶回公司立刻用>>立即報名

做一樣的事,為何有些孩子表現特別出色?關鍵不在智商而是「這能力」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未來人才需要的能力,超過半數屬於「非認知能力」。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8-19

瀏覽數 13,950+

《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曾經看似永遠都是優等生的孩子,現在的成績卻表現平平,甚至低於平均的水準。「他們小時候明明學得很好,怎麼會變成這樣?」當我不斷反覆經歷這樣的狀況之後,我突然意識到:「念書並不是萬能的。」不僅是在學業成績方面,要讓孩子在所有生活領域中成長,關鍵不在於智商。(本文節錄自《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一書,作者:河楡丁,台灣廣廈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永遠不會忘記孩子誕生那一刻的感覺。不是因為分娩的痛楚,而是因為看到了那張努力想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略帶血色的小臉,還有那第一聲宣告著生命的啼哭,都讓我感動萬分。

我立志成為最好的父母,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困難中都要竭盡我的知識給孩子最好的教養。我無限重複播放據說能刺激智商發展的古典音樂;夜以繼日地播放英語CD,希望他能像母語者一樣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搜尋了一些昂貴的教學工具和有名的補習班。

「當孩子到4歲時,應該培養他們小肌肉的精細動作,像是使用剪刀的能力」、「5歲時應該要認識並懂得分辨字母」、「在上國小之前應該要能大致讀寫一些數字和字母」。我把這些教養的觀念當作標準,努力地培養我的孩子。

偶爾看到孩子達不到這些標準時,我心裡都會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深陷在罪惡感之中。等孩子入睡後便躲在棉被裡翻找大量的資料,日復一日地被資訊的海浪淹沒、迷失方向,身心俱疲。是的,我也曾經是一個平凡的父母和家長。

還記得我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對一些每個科目都接近滿分、學習很出色的孩子印象特別深刻。面對教科書程度的問題,他們可以閉著眼睛輕鬆寫出答案;也可以像是把整本課本背得滾瓜爛熟一樣,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的提問。當結束一天的課程、看著他們搭上黃色的校車時,我多麼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他們一樣那麼會念書。

有時候隔了幾年,我會再次成為之前學生的班導師。儘管每次和學生的重逢都令我感到高興,但有時也會感到訝異。曾經看似永遠都是優等生的孩子,現在的成績卻表現平平,甚至低於平均的水準。

「他們小時候明明學得很好,怎麼會變成這樣?」當我不斷反覆經歷這樣的狀況之後,我突然意識到:

「念書並不是萬能的。」不僅是在學業成績方面,要讓孩子在所有生活領域中成長,關鍵不在於智商。

(延伸閱讀│台大教授:我最擔心的不是吊車尾的,反而是第一名的學生

在每天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有時能清楚看見某些孩子身上散發著「這孩子無論做什麼都能成功」的光芒。

這裡的「成功」是指可以想像得到,未來他們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且熱愛的事情全力以赴,獲得和自己能力相符的地位、得到應有的報酬,並度過由自己掌握的人生。

想掌握趨勢與新知?趁週年慶入手遠見,讓閱讀成為你最好的投資>>

一個光明的未來(或是相對暗淡的未來)不是基於像「國語90分、英文85分、數學95分」這樣的成績單來預測的,而是根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表現出來的態度。

而這樣的預感往往都很準確。有些孩子即使原本成績不好、或是不具備高智商,後來的表現卻可以非常出色,我教過的學生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我看到這些成熟的學生時,突然意識到作為母親的我太過專注於孩子外在的枝微末節,卻沒有看見他們真正的潛力和根本。這讓我感到無比自責,作為教育者的我更是滿臉羞愧、眼眶泛淚。

我所做的一切,無疑都是基於對孩子深深的愛,但同時我也明白,在孩子的幸福和成功的人生路上,其實有時候最大的阻礙就是用錯誤的愛和奉獻武裝自己的父母。

人們通常只憑藉智力測驗得到的智商來預測孩子的學業表現,而忽視了他們真正的成長潛力。我們就是在如此充斥著傳統觀念的世界裡養育我們的孩子。面對那些教育機構的廣告,他們大聲宣揚「要讓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至少要做這項投資」,很少有父母能不被動搖。

在「投資孩子的未來」這句口號面前,父母的判斷力往往會變得模糊不清。也許正因如此,那些能刺激父母焦慮的廣告,像是教具、題庫、套裝書都賣得特別好,而這些教育機構也總是擠滿了急於報名的學生。

有的人認為,必須比其他人更早開始、學習更多。例如射擊靶心的練習,每天練習100次比每天練習10次對提升技能更有幫助。每個月讀30本書的學生可能比起讀3本書的學生具備更強的文字理解能力。

這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觀點,因為練習量對於技能的掌握確實很有幫助。但僅僅是提早開始和大量的練習,並不代表一定能獲得更好的成果。不論是射擊還是閱讀──

「帶著正面的情緒、不輕易放棄、堅持到底、自主自律」才是更重要的。 

(延伸閱讀│頭腦好不代表很會念書!哈佛學生都有一項特質:「RQ」高

《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寫給現代家長的「非認知能力素養」培養出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自律性、復原力!》,作者:河楡丁,台灣廣廈出版

《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寫給現代家長的「非認知能力素養」培養出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自律性、復原力!》,作者:河楡丁,台灣廣廈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