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什麼原因讓職場的「好人」成了讓下屬痛苦的「地獄主管」?

領導不是一場權力遊戲,而是一種讓他人發光的能力。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7-25

瀏覽數 150+

《當上主管,難道只能被討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當上主管,難道只能被討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領導者隨著職責加重、壓力劇增,行為可能變得扭曲,權力的增長甚至會讓他們看不清這些行為所造成的影響。即便是立意良善的主管,也很容易在無意中變成沒人想共事的上司。前微軟高層、現為執行長教練的莎賓娜曾是「地獄來的主管」,實施最嚴苛的微管理,直到有天她恍然大悟自己成了惹人厭的慣老闆,才學會辨識盲點。(本文節錄自《當上主管,難道只能被討厭?》一書,作者:莎賓娜.納瓦茲,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原本只想當好上司,卻變成地獄來的主管?

面對她的同儕與團隊的嚴厲回饋,南蒂懷著愧疚、憂慮及困惑來與我會面。她過去是優秀的化工研究員,一路晉升為美國西岸一所大型大學的教務長,在這段期間,從來沒有人說過她做得不好——直到現在。

南蒂對於自己到底做錯什麼毫無頭緒,如今她緊張到不敢在主管團隊會議上說任何話,也不敢代表她的團隊做出決定。

我們並沒有立刻討論她得到的回饋,也沒有要求她去做那些人們批評她沒做到的事,而是先挖掘她接下這個職位時所抱持的假設。

我們很快便發現,南蒂誤信了常見的主管迷思,而這些迷思也造成許多管理者來找我諮詢。她自認是個「好主管」,但如今只能認為自己是個「壞主管」。這讓她無法做出任何想要的進步,因為這個新的負面標籤重創了她的信心。

身為內向者兼晨型人,南蒂習慣花時間獨自思考事情,然後在會議一開始立刻切入主題。她亦自豪承擔龐大工作量,達成每個目標、每個最後期限,而且都是她獨立完成。

南蒂認為跟同事膚淺閒聊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當抱怨她管理風格的聲音傳到她耳裡,南蒂會找理由置之不理。

當你認為事情都按照計畫進行,又隱然感覺有哪裡不太對勁,你卻仍貿然行動,不先審視是何種想法驅動那些行動,這顯然有欠思慮。就好比鎖住餅乾櫃以避免自己暴食,卻不評估為何你一開始會想吃甜點──故事的結局,通常不會是你快樂地吃著一盤胡蘿蔔。

你誤信了何種主管迷思?這些迷思如何讓你陷入常見的管理誤區?又或者未來將如何讓你走錯方向?

(延伸閱讀│晉升了卻不懂如何當主管?沒思考升職意義,小心落入「彼得原理」

主管迷思:世界上有「好」主管與「壞」主管

身為專業工程師,我最喜愛的莫過於獲得驗證的系統。有時,我喜歡幻想找到一個成為「好主管」的公式,可以完美無瑕地成功複製。每個晉升到管理層的人都能複製它,然後──變身為史上最佳主管!

我可以驅車駛向夕陽,在某處海灘的陽傘下暢飲水果雞尾酒,想到我拯救了整個世界,永遠不會再有壞主管,因而感到心滿意足。

想得美,對吧?

現實中並沒有成為好主管的一體適用公式

相信有所謂「好」主管與「壞」主管的迷思,使得這個謬論一直存在──我們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但現實世界遠比這更加複雜。

正如同沒有人只有優點或只有缺點,衡量一個主管時,既不是非好即壞,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壞主管」很少是壞人,事實上,他們大多是意圖良善的好人,卻不自知地越過了好意圖與壞行為之間的細微分界線。

真正該問的問題是,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致越線?

歡慶遠見39週年|訂閱享優惠 再送各式好禮>>>快來看看

我最初為兩名客戶進行了360度評量,其結果對他們造成很大的打擊。洛根心地善良,總是想要鼓舞他的團隊,然而,他的360度評量顯示他在大家眼中是個脾氣暴躁、沒耐心又無禮的人。

和洛根一樣,卡拉非常關心她的團隊與他們的集體成果,但許多員工抱怨她生硬魯莽,習慣性針對員工提供的建議給出嚴厲的評語。

這兩位高階主管的行政助理都成了他們的「氣象觀測站」,亦即其他同事在接觸主管前會先探聽的情緒指標。

在我們一對一的會談中,我發現洛根與卡拉都是好人,他們很仁慈,樂於付出時間,也很用心地考量團隊成員的需求。他們在團隊面前呈現的尖銳態度,掩蓋了他們想要善待部屬的用心。

由於他們外露的苛刻態度,許多同事在他們面前無法發揮最佳表現,有幾個人甚至完全不想為他們工作。

這令我感到好奇,那些看起來很棒的好人──他們早上醒來時並不會想著「今天我要如何打擊同事的士氣」──為何最後卻還是成了讓同事悲慘不堪的根源?

他們在某些情境中看起來很好,例如在我們的教練諮詢中;但在其他情況下卻造成災難,例如執行日常業務。就在那時,我開始拆解權力與壓力的微妙作用──它們是如何將善良聰明(但缺乏自覺)的人,變成了地獄來的主管。

當個好主管,絕非一門固定不變的科學,而是一門需要不斷修正的藝術,無論你擔任這個角色多久,都是如此。

學習當個「好主管」是一項持續的進程,需要運用特定策略與工具來管理此刻(或者更準確地說,每一刻)的權力與壓力。

當陽光普照、工作順風順水、獲利滾滾而來、業界媒體也一致吹捧時,任何人都可以是好主管。但當烏雲密布,你的團隊無法運作得像是上好油的機器,此時你的表現才會決定你是站在「好主管/壞主管」界線的哪一邊。

(延伸閱讀│職場最優秀人才根本不存在?據統計:團隊有「這2項」特質表現最佳

全球頂尖執行長與高階主管都在用的3個管理技巧

.鍛鍊「閉嘴肌肉」,練習保持安靜

學會等待與不插話能夠鍛鍊閉嘴肌肉,你可以堅持當第3個發言的人。邀請他人發言,便能營造氛圍讓人們感覺被聽見,而且其他人的主意或許比你的更好。

.專注於正面回饋,而非單純讚美 

單純稱讚「做得好」只是一種掌聲,正面回饋則是認同人們的行動及其帶來的重要成果,使他們能將概念與實際行動相結合。

.翻轉批評式回饋,讓場面不難堪 

當你必須提出批評式回饋,卻又怕打擊士氣,此時可以詢問人們對自身表現的滿意度,再提出你的建議,這能將批評變成對你與下屬皆具生產力的反思。

(延伸閱讀│當好人沒用?職場人際關係:做好「這2個字」比有禮貌更實際

什麼原因讓職場的「好人」成了讓下屬痛苦的「地獄主管」?_img_1

什麼原因讓職場的「好人」成了讓下屬痛苦的「地獄主管」?_img_1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