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企業老缺工卻沒Z世代要來?從我人生最糟面試經驗談起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user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2025-07-19

瀏覽數 650+

開啟薪資談判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在面試時談薪水,對求職者來說是個重要的課題。僅為情境示意,freepik by yanalya
開啟薪資談判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在面試時談薪水,對求職者來說是個重要的課題。僅為情境示意,freepik by yanalya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Z世代新人真的難搞嗎?為什麼許多企業廣徵才面試後,最後竟然沒年輕人要來入職?近期在Threads上看到一名網友分享自己的面試經驗,讓我印象深刻。她面試的公司規模不小,卻在面試中被要求見到總經理要主動鞠躬哈腰。雖然她最後錄取了,但對這間公司卻興趣缺缺。也許現在很多企業正納悶,為什麼愈來愈多Z世代寧願不上班,也不願進來工作?藉這個機會,我也想分享自己人生中最糟的一次面試經驗,以及從中得到的體悟。

老一輩常說Z世代玻璃心、抗壓性低,但其實他們在意的,不是職場多辛苦,而是那種「被當人看待」的感受。我觀察到,Z世代求職者在面試中最在意的,往往不是職位條件,而是過程中有沒有被尊重、有沒有被當成對等的溝通者。

他們成長於資訊透明、重視自我價值的時代,對權威式的管理方式特別敏感。像是要求鞠躬、打壓式提問、只講不聽的對話方式,都會被他們視為「老人味行為」就此決定不到職。但可惜的是,許多企業的HR或面試官並不理解這些微妙的情緒差異,還活在過去「我給出職缺你就該感恩」的思惟裡,結果雙方面試開始就愈談愈卡,最終自然招不到人。

面試是第一印象,不該留下陰影

那位網友的經驗讓我心有戚戚焉。許多留言也點出了關鍵,例如有網友說「連員工都不是的面試者,你就敢要求對方鞠躬?可以想見老闆平日作威作福慣了,強烈建議別去。」看到這些留言,我想起自己那場永生難忘的面試。

幾年前,我準時抵達一間位於101大樓的公司,卻等了將近兩小時才見到人資主管。更扯的是,她連一句道歉都沒有,只丟下一句「我剛剛開會很忙」。整場面試,她不是滑手機、就是打斷我說話,連我履歷都沒看清楚,只重複問些格式化的問題。最後一句話:「我們會通知你。」彷彿我只是她Outlook行事曆裡多出來的麻煩。

當我走出那棟大樓,心裡只剩一句話:「如果面試就這樣,那工作會好到哪去?」從原本對那家公司的期待,瞬間變成了冷感,甚至主動勸朋友不要去那家公司。因為從面試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公司對人的基本尊重是否到位。

面試不只是招募程序,更是一場企業品牌的展演。面試者不只是來「求職」,他們也可能是未來的同事、客戶、合作伙伴,甚至是潛在的推廣者。如果面試官像對待顧客一樣認真、用心,那麼公司就不只是在找人,更是在累積好感與信任。

好的面試請從尊重對方時間做起

首先,準時是一種最基本的尊重。就像消費者不喜歡被放鴿子,求職者也希望自己的時間被珍惜。即使會議延誤,也該趕緊通知、誠懇致歉,而不是讓人白等兩個小時。從我面試的經驗,就可以想見平日公司開會的文化,恐怕是主管常常遲到,完全不通知要全員等待。這樣的公司會有人想去嗎?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其次,是對話氛圍的營造。好的面試不該像審問,而是雙向了解。親切的語氣、自然的眼神交流,都會讓求職者放鬆,更容易展現真正的自己。

企業在設計顧客服務流程時,總會重視細節與一致性。那麼,面試流程也應該一樣。從邀約信件、接待流程、場地安排,到面試結束後的回覆速度與內容品質,都是對公司形象的加分或扣分項。

即使最終沒有錄取對方,也應該給與真誠又具體的回饋。例如:「我們欣賞你的專案經驗,但目前這個職缺更需要團隊協作的歷練。」這樣不僅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還可能讓他在下一次機會中做得更好。

每位面試官,都是品牌的代言人

每一位面試官,其實都是公司文化的門面。就像客服人員或業務一樣,他們的態度與應對,就是求職者眼中的「企業樣貌」。如果你能把每場面試,當成一次品牌接觸的機會,自然會吸引更多對的人才,也會替企業形象加分。

我也曾遇過面試體驗很棒的公司。那位面試官不但認真看了我的履歷,還在開場時請我喝咖啡,說公司咖啡真的不錯喝。整場對談輕鬆愉快,他讓我感受到被重視。後來我順利進入那家公司,也成為我人生中的貴人。

說實話,我的面試經驗有好有壞。但每當我自己坐在面試官的位置時,總會提醒自己:面試不只是為了篩選人才,更是品牌信任的建立與文化的傳遞。如果企業能像對待客戶體驗那樣,認真經營每一場面試,不但能找到適合的人才,也會在每一次對話中,把企業的格局展現出來。

台灣走入少子化,人才競爭更殘酷

畢竟,當台灣邁入少子化,未來搶人才的競爭只會更激烈!是年輕世代挑你,不是你挑他們。想找到優秀的Z世代人才,別再抱怨以往老方法不管用,企業絕對要比以前更努力。每一次面試,都是企業與人才互相了解的開始,不該只是單向的審查,而是一場值得彼此尊重的對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