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所以有今天,說台積電的張忠謀是黃仁勳創業最重要的貴人之一,一點也不為過。從以下敘述,就知道他們兩人有多深厚的關係:一、校友與榮譽博士;二、創業發展業務的困難相同歷程;三、自主發展技術成了全球第一。(本文節錄自《台積電制霸全球未來》一書,作者:王百祿,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一、校友與榮譽博士
首先,張忠謀與黃仁勳都是畢業自美國西岸科技產業最大人才搖藍─史丹福大學。其次,他們也是台灣半導體人才培育搖籃─新竹交通大學頒發最高學位─榮譽博士。
筆者還記得,雖然,張忠謀較黃仁勳被授予榮譽博士的年次早了黃仁勳好幾年,交通大學當局很重視也很體貼,在頒發黃仁勳榮譽博士的典禮上,邀請張忠謀在現場致詞與觀禮。(延伸閱讀│黃仁勳二度婉拒台積電CEO職位?張忠謀還原始末:我沒有高攀)
二、創業發展業務的困難相同歷程
台積電與輝達的合作,最遠推朔到1993年輝達剛剛創立時期,他就是台積電第一批矽谷晶片委製客戶之一,就這樣,雙方展開了長達30年左右的合作。
其實,兩家公司成立初期,都面臨過大客戶持懷疑的眼光,看待這後生小子,他們的商業模式跟傳統截然不同;結果呢,後生可畏,兩家公司分別在晶圓製造服務與人工智慧晶片設計領域,走出一大片輝煌的天地。(延伸閱讀│張忠謀和輝達黃仁勳情誼,從一頓頓「披薩晚餐」建立)
三、自主發展技術成了全球第一
1999年,當IBM向台積電兜售晶片製造的技術移轉時,張忠謀領導的團隊面臨困難的抉擇。是付權利金,馬上擁有較先進的技術,還是自己搞?討論到最後,他們選擇自主發展技術,15年後的2014年,成了半導體邏輯晶片製造的先驅。
輝達也是一樣,長達15年集中在非主流產品圖形卡技術方面發展,歷經個人電腦、數位貨幣、電競遊戲產業幾個階段的激烈競爭,不斷力求技術突破;最終,在人工智慧應用來臨的時候,練成一身本事,成了AI領導廠商。
從電競時代圖形處理器(GPU)的第一代產品開始投產,台積電研發生產團隊就與輝達是最親密的合作伙伴,彼此在GPU系列晶片從200奈米到近年的3奈米製程技術,後者,輝達應該是蘋果以外第二家先進晶片的投產廠商。
(延伸閱讀│張忠謀當年拒做「一項決策」,保住台積電多年獲利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