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節能減碳成為競爭力關鍵,智慧管理不再僅止於建築運作,台達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提供跨系統、跨建築、跨場域的整合性一站式平台管理,不僅導入美國、德國、中國等海外據點,也應用於眾多國內外高科技、工業或商業園區等場域。日前更與臺中港務分公司攜手合作,在臺中港既有的基礎設施上導入先進的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率與服務品質,加速邁向低碳永續、智慧港灣的目標。
當企業規模壯大,辦公室、生產廠房、研發中心等空間持續拓展,管理層面愈趨複雜;或是,企業赴海外擴展生產基地,園區面積廣大加以國情迥異,安防與設備資產的管理難度升高;再加上因應國際趨勢、法規與供應鏈要求必須符合ESG、節能減碳規範,各項國際認證與碳排數據將成為必備!
善用整合優勢 優化園區智慧管理
台達樓宇自動化事業群智慧園區解決方案事業部蘇文杰處長指出,近年來台達盤點客戶面臨的營運挑戰,包括管理範疇擴大、管理層面複雜、節能減碳趨勢、海外布局安全維護…等,對於智慧管理的需求已不再侷限於室內樓宇運作,還涵蓋廣大戶外區域照明、安防監控、再生能源等,節能、智慧、安防已成為企業園區管理的三大重點。因應客戶的需求,台達樓宇自動化事業群整合內部各事業群專業與豐富的客戶服務經驗,將服務範疇從建築物管理控制擴大至園區管理,打造完整的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整合」二字,是台達智慧園區解決方案的特色與優勢!蘇文杰處長進一步說明,團隊整合安防、門禁、樓宇管理與控制、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與優化、區域控制(整合型會議室)、智慧照明、微電網、智慧路燈等系統,以一站式平台整合數據管理,並提供智慧建築標章、綠建築標章顧問認證及節能諮詢服務,可以匯整多項系統,也能夠依據客戶現有的系統搭配新設系統,提供彈性、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台達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可應用於各類型腹地廣大之廠區、園區與港區。日前,台達與臺中港務分公司宣布攜手合作,於臺中港導入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整合水、電、安防監控、再生能源等系統,建構自動化、智慧化的健康港區,藉由科技數據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助攻臺中港實踐綠色港埠永續管理,向低碳永續、智慧港灣的願景前進。
大範圍場域子系統越形複雜 系統整合為營運重大挑戰
「臺中港對台灣的貿易及能源都相當重要,近年更是風力發電產業的重要基地,我們一直積極的尋求創新技術的應用,持續升級港區基礎建設。」臺灣港務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維護管理處王明達處長指出,臺中港自1976年開始營運,近半世紀累積各式系統,不同時間、不同廠商、不同功能的眾多系統獨立運作,各項管理所需數據無法即時整合應用,靠人工手動鍵入的資料不僅容易出錯且耗時費力,多年累積的系統如何整合,已成為營運的重大挑戰。
王明達處長舉例說明,過往在2007年導入船舶交通服務系統(VTS),期許整合雷達、特高頻無線電(VHF)與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電子海圖(ECDIS)、雷達(RADAR)等八大系統,委託承包廠商統籌建置。然而卻出現八大系統各自獨立運作順暢,但無法整合串接的困境。
匯聚跨界專業 五大要件實現智慧永續管理
即使廠商執行率已經達到96%,但各個系統仍然必須同時仰賴多人操作,每個承辦人還要再逐一彙整,才能統籌數據資訊進一步分析,以做為決策參考。因此,臺中港經營團隊深覺,未來的合作夥伴必須具備跨域整合、業界口碑、企業形象、過往實績以及履約能力五大要件。
2023年「臺中港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暨智慧整合管理平台建置」委託資訊服務案公開招標,台達是六個競標廠商之一,而台達團隊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王明達處長表示,「台達完全符合上述五大要件,提出的服務建議書切合臺中港的需求,獲得採購評選委員一致通過。」
服務建議書切合臺中港的需求,背後有著台達集團長期耕耘的成功經驗與深入各個客戶產業、客製需求的專業功力。蘇文杰處長強調,台達擁有工業區、科學園區、港區等多元智慧化整合經驗,在台灣已應用於包括水湳智慧城智慧路燈系統、奇美綠能園區智慧管理整合平台、長榮海運高雄第七貨櫃中心中央監控與安防系統整合平台、半導體大廠海外廠安防平台、台北捷運環狀線安防監控整合平台等,並且導入中國、日本、美國、德國等海外企業據點,不僅具備港區及企業廠區類型的大型場域相關經驗,更能夠匯聚跨產業領域知識,幫助臺中港優化港務管理。
智慧數位轉型,打造科技永續港區模範
臺中港由於地域廣大、基礎設施複雜,整合監控所有設備和能源管理都是巨大的挑戰。當台達團隊了解臺中港的痛點與需求、願景後,集結集團資源,打造「智慧能源整合管理平台」,幫助臺中港建構自動化、智慧化的智慧港區,提升管理效率。
智慧能源整合管理平台透過整合臺中港既設系統與新增系統設備,將中央監控、安防監控、智慧水電表、空調、太陽能等既設系統,串接電表、重要區域安防、車辨、路燈迴路、放流水等新增系統設備,結合物聯網及數據分析,視覺化呈現3D GIS 圖資、統計圖表、KPI、影像串流、異常告警等關鍵資訊,幫助管理同仁精準掌握各項公共設施使用狀況。
此外,並預留擴充機制,為電動車充電及儲能系統未來整合奠定基礎,達成「告警即時性、高效自動化、資訊互通性、服務智能化、管理精準化」五大目標,打造「科技港區永續治理」的最佳示範場域。
管理平台視覺化 節能減排兼具提升巡檢效率
王明達處長以管理精準化為例說明,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將耗能、儲能、節能、碳排、太陽能即時發電量等數據整併於監控中心電視牆,幫助管理同仁一目了然、即時掌握能源數據,建構碳盤查基礎,進而制訂減碳策略。
王明達處長進一步分享,由於臺中港區腹地廣大,水域與陸域面積廣達11,285公頃,港區設有超過3200盞路燈,過往需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巡查、派修,目前已選擇港區內三區先行導入電力線通訊(PLC)、NB-IoT控制技術,建置智慧路燈迴路,透過既有光纖網路或4G回傳監測信號至管理平台,達成單燈控制、路燈異常遠端監控、節省通訊費用,展現高效自動化效益。此外,台達也為臺中港的放流水系統新增水位監測系統,並透過LINE推播儲水狀況,以提升回收水資源的利用率。
AI影像監控確保關鍵區域安全 資安管理滴水不漏
而在安防監控的告警即時性部分,臺中港已在疫情期間加設智慧閘門電子哨兵與門禁系統等設備,掌控進出人員與車輛。智慧整合管理平台整合既有及新增影像監控設備,並在變配電機房、加水站、電腦機房等重要區域,增設AI攝影機電子圍籬,當有人員進入管制區域,平台提供即時異常告警,提升港區安全。
在將各式軟硬體整合為單一平台的過程中,台達更是從監控軟體到安防監控攝影機等硬體層層把關,採用台灣安防產業龍頭-台達子公司晶睿通訊的安防監控軟硬體,確保使用最高品質產品於客戶端。蘇文杰處長說明,台達持續符合國際認可的資安管理體系標準ISO 27001、工程師具備資安認證證照、採用全球首創內建防入侵軟體的攝影機、嚴選MIT台灣製造產品,並且在系統上線前經過滲透測試、模糊測試、弱點掃描等資安評測,嚴密把關資安,確保維運順暢。
匯聚數據金礦 持續優化營運績效
展望未來,臺中港期許持續擴充智慧管理的範疇,包括電動車充電樁、再生能源創儲能設施、兼具空氣品質監測功能的智慧路燈等規劃。王明達處長預告,隨著業務越來越多元、永續規範持續提升,未來勢必更加仰賴智慧管理工具整合數據、提升效率!「未來將進一步善用台達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持續掌握、收集貨櫃量、運量、用電量、船舶數……等數據,匯聚成為商情平台,優化港口整體規劃,提升營運績效與競爭力。」
在這些未來預計擴充的智慧管理範疇中,台達深耕台灣市場,具有眾多應用的成功經驗,例如台達的智慧路燈可配置水位偵測、電動車充電樁、5G基地台、空氣品質感測器、攝影機等設備,在全台已打造超過80萬盞LED智慧路燈;在能源管理方面,台達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可以統一管控太陽光電、儲能與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進行智慧能源調度,提升園區的能源使用效率。
蘇文杰處長強調,自1971年創立以來,台達集團秉持「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使命,從自身領頭做起,台達吳江五廠獲零碳工廠與碳中和雙認證、台達美洲總部獲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LEED認證為零能耗(Zero Energy)綠建築等。台達將耕耘已久的樓宇自動化解決方案延伸到設施更多、架構更複雜的園區範疇,已成功為經國七海文化園區、半導體工廠、海運貨櫃場等多元場域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台達集團擁有永續實踐者與先行者優勢,每年更投入總營收8%費用,持續創新研發,團隊將發揮在設備與維運管理的全方位經驗,提供顧問級諮詢服務,持續助攻客戶永續營運,扮演園區節能、智慧、安防最佳合作夥伴,與客戶攜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