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奧運7月26日登場,台灣霹靂舞國手孫振征戰資格賽,順利搶下奧運門票,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人。攤開他的求學之路,自小未步入正規教育體制,大學前都在家自主學習;令人好奇的是,他歷經何種家庭教育觀孕育、洗禮,進而舞出自己的一片天,更為台灣寫下新頁。
霹靂舞是2024巴黎奧運首度新增的正式競賽項目,只有全世界最頂尖的16位選手能夠參賽,站上世界最高最高殿堂一較高下,而孫振拿到這張前進世界的門票。他在社群媒體寫下心聲,一路走來就像雲霄飛車般,數不盡的挑戰在這兩年發生。
母親是孫振學舞之路最大支柱
1999年出生的孫振,今年24歲,出身新竹,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他在成長過程沒在體制內就學,直到大學,才進入台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就讀,他的自學之路,同樣是熱議話題。
據過去報載,在自學尚未如此普遍的年代,孫振小一起,就在家自學一路到高三。11歲起,選擇把時間留給霹靂舞,從倒立開始慢慢學,天天到舞蹈教室報到。
孫振過去受訪就曾透露,他的母親觀念前衛開明,嚮往讓孩子自由發展的教育型態,認為小孩最珍貴的就是想像力與渴望、學習新知的原動力,總是鼓勵他找尋熱忱,並在他學舞路上扮演重要支柱。
孫振也提及,母親是他學舞路上很重要的人,一直推著他跨出第一步,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難在這裡,有時不是害怕跌倒,而是跨出第一步。
孫振的兄姊也都是運動選手,哥哥打棒球、姊姊騎自行車;他曾說,小時候總想著,哥哥、姊姊都有項投入的運動,自己也要有一個,當時接觸到跳舞,就覺得找到屬於自己的運動,就像找到定義自我的方式,「不然我就什麼都沒有了。」
孫振的父親是醫師,母親吳晨華過去在工研院任職,是世俗眼中認定社經地位高的家庭。孫振父母在居住社區中,看到好幾個家庭孩子都是自學,吳晨華心中也興起讓孩子體驗自學的念頭。
孫振父母對三個孩子的教養態度,跳脫唯有讀書高的框架,且不願過份照顧、保護和介入子女生活,抱持著讓孩子多嘗試的心態,只適時在孩子需要時,擔任推他們一把的角色。
孫振也曾提及,他一直都得到很多愛和支持,沒什麼怨言;11歲開始練舞的他,不久便發現,他在舞蹈興趣上所獲得的支持,是難得,更是幸運。
知道孫振對跳舞有興趣,希望孩子快樂的吳晨華,立即上網查找合適的舞蹈教室。為了三個小孩的自學教育,吳晨華做了很多功課,向前輩請益,到處聽專家演講,並自己找資料編教材。
不打擾孩子,只問「可以幫你什麼忙」
吳晨華也曾說,孫振拿到好幾場比賽的冠軍,才知道這麼厲害,我們並沒有什麼期待,就是讓他去玩,還曾經跟兒子說,想放棄也沒關係。
孫振成為霹靂舞國手,更是吳晨華意料之外的事;會選擇讓孩子自學,出發點很單純。她說不急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他學很多東西,倒是希望在過程中探索自己多嘗試,再發掘自己對什麼事情比較有興趣。
不過,身為家長也不免會有焦慮的時候,在以不打擾孩子為前提,她將自己放在「我可以幫你什麼忙」的角色。
因為自學,孩子很早開始投入自己喜歡的事,堅持、理想加上專注,累積能力更專業;吳晨華從來未套入任何期待在孩子身上,這一路的陪伴,讓孫振舞出自己的一片天,更為台灣寫下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