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相處不來的都只是你人生中的臨演:拉開物理距離,就能拉開心理距離

想要和所有人和睦相處,是一種幻想,如果和這個人相處不來,就漸漸拉開距離吧!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5-21

瀏覽數 19,000+

《討好自己就夠了》/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討好自己就夠了》/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想像一下,當你描繪自己的「理想人生」時,其中包括那些忽視你或說你閒話的人嗎?如果不包括,那個人就是你人生舞台中不請自來的臨時演員。既然如此,在真實世界中就不必強求讓他們登場。不可能做到和大家融洽相處,所以和不喜歡的人盡可能保持距離。而這個距離,不僅是心理上的距離,或許也應該保持物理上的距離。(本文節錄自《討好自己就夠了》一書,作者:藤野智哉,幸福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或許有很多人都曾在求學時代,被要求過要和大家好好相處;受到「和大家融洽相處」這句話所束縛的人,也出乎意料的多。

根據我的經驗,還蠻多人極度擔心被別人討厭,例如,我常聽到有人煩惱:

「對方卻已讀不回我傳的LINE,我覺得很受傷。」

「聽說同事在背後說我閒話,好難過。」

但是,請冷靜想想,會忽視你傳的LINE訊息,反過來說,你會因為被這種人喜歡而感到開心嗎?你真心希望和會在背後說人閒話的人成為好朋友嗎?

又或者試著想像一下,當你描繪自己的「理想人生」時,其中包括那些忽視你或說你閒話的人嗎?

如果他們不包括在內,那個人就是你人生舞台中不請自來的臨時演員。既然如此,在真實世界中就不必強求讓他們登場。

物理上的距離拉開了,就能拉開心理距離

雖說全球人口超過80億人,但幾乎都是不相關的路人甲。我們當然希望不要被路人甲的言行所影響而傷心難過,而是希望能重視我們自己重視的人,不是嗎?

記得,不可能做到和大家融洽相處,這只是幻想,所以和不喜歡的人盡可能保持距離。而這個距離,不僅是心理上的距離,或許也應該保持物理上的距離,舉例來說──

‧ 社群媒體上的設定為不顯示通知。

‧ 當對方進入你的視線,立刻移開目光。

‧ 盡可能不和對方碰面。

這麼一來,你會發現原來不必和對方保持融洽關係也無所謂。記得,不必勉強和那些會讓你感到不快,或你不擅長面對的人和睦相處。

這些相處不來的人,都只是你人生中的臨演。(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這些相處不來的人,都只是你人生中的臨演。(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與討厭、不合拍的人保持距離

學著不做自己討厭的事:

沒有被誰讚美的人生,也無所謂,

只是珍惜莫名感到「我真幸福」的瞬間,

這樣的人生也很好。

幸福,其實是由日常中各種「微小的幸福」所日積月累而成;每一天的「開心」、「喜悅」、「快樂」加起來,就能形成輕柔的幸福感。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雖然幸福的定義因人而異,很多人可能設定在「獲得較大的成就才能幸福」,或是「只有成功才能幸福」等,與現在的自己,目標相距甚遠的地方。

很多人會說,「要開創一個可以引以為傲的人生」,但是人生就算隨遇而安地過,照樣會活到壽終正寢那一天,因此只要好好活著,就算沒有賦予某種特殊意義,我覺得也妨。

就算被動地生活也沒關係,不一定非得有重大成就或成功。

不需要活出一個向他人炫耀的人生也無妨,只需珍惜那些不經意感受到「我真幸福」的瞬間,這也一點都沒問題。

累積小確幸,遠離「小不幸」

與此相對,內心總想著若是努力克服這次難關、就能幸福,結果難關渡過了,又看見下一個不挑戰不行的困難。而為了跨越接而連三出現的難關,只好不斷努力,要恢復就會很麻煩。

如果不先決定一條停止的界限,就會一直設法努力撐下去。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永遠保持緊繃努力的狀態。

一旦覺得痛苦、疲憊的時候就應該立即撤退,先蒐集輕柔的小確幸。順便一提,如果很難蒐集小確幸時,建議你試著抛開「小不幸」。

所謂小不幸,就是那些令你覺得厭煩、總覺得不愉快的事情,例如:

‧ 拒絕不感興趣的邀約。

‧ 和不對盤的人保持距離。

‧ 先延後麻煩的工作事項。 ‧丟掉有汙漬的衣服。

像這樣先拋開覺得不喜歡、莫名地感到不悅的事情,就會意外發現,原來要感到幸福居然這麼容易!

放手抛開小不幸,就能掌握到幸福感。

【延伸閱讀】

人過了30歲,就要對自己的臉負責任:「相由心生」原來有科學根據

活得太善良不一定吃虧!與「索取者」保持距離,身邊才會留下「互利者」

別怕做個有點「小壞」的人:真正對自己好,是在內心建立全新的秩序感

《討好自己就夠了: 不是逃避, 而是重新定義, 日本超人氣身心科暖男醫生的48則鬆弛感生活處方》,作者:藤野智哉,幸福文化出版

《討好自己就夠了: 不是逃避, 而是重新定義, 日本超人氣身心科暖男醫生的48則鬆弛感生活處方》,作者:藤野智哉,幸福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