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中國兩會救經濟五招:2024GDP成長5%左右

李強首份政府工作報告全解析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4-03-05

瀏覽數 6,200+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取自中國政府網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取自中國政府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中國經濟成長遇上難題:外貿下滑、消費信心不足,加上房地產、地方債風險突顯,青年就業與中小企業生存等問題又接踵而至,中國政府如何規劃經濟的下一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2024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用3萬多字說明。

每年3月初固定舉辦的中國兩會,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無疑是這場超大型政治活動的重頭戲202435日上午9點,李強接棒中國國務院總理要職後的第一份政府工作報告,便在中外矚目中登場 

救經濟,普遍被視為2024年中國兩會的關鍵議題之一,李強全程站立誦讀長達1小時,報告了「如何改善經濟?」的工作任務。相關內容,原則上延續了前一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但仍有值得研究推敲之處。 

《遠見》完整整理該報告中關於GDP成長率、房市、股市、產業、內需等5大「救經濟」關鍵詞,頗析中國大陸在2024年的經濟計畫。 

GDP成長率: 2024年定在5%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大陸經濟成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至於這個數值是怎麼定出來的?李強指出,是考慮了促進就業、防範化解風險等需要,並與「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要實現現代化」的國策目標相銜接。 

只是,中國大陸政府能達到嗎?相較於前兩次政府工作報告,5%,意味著大陸經濟成長動能必須強於去年,也就等於是對外釋放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將進一步「發力」的信號。 

近3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總經指標 

年份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GDP成長率 
預期目標 
5%左右 
5%左右 
5.5%左右 
實際完成 
- 
5.2 
3 
貨幣政策 
New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財政政策 
New 2024年開始擬連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建設。2024年先發行1兆元。 
 
 

資料來源:中國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整理:邱莉燕   

財政工具上最吸睛的便是「超長期特別國債」這一新政,報告說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專案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2024)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兆元人民幣(約台幣4.4兆元) 

今年先發行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表明未來財政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另外,今年年初以來央行接連降准降息,釋放流動性、降低資金成本,同時年內美聯儲存在降息預期,也將給我國降息釋放更大空間。 

今年先發行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表明未來財政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圖為北京金融街。梁祥賢提供

今年先發行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表明未來財政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圖為北京金融街。梁祥賢提供

一般來說,超長期特別國債是指超長期限(10年以上)、擇機發行、用途特殊、不計赤字的國債。對大陸來說,這1兆元人民幣可以說是大陸首批超長期特別國債」。 

大陸財經專家劉曉博分析,目前大陸企業的資金槓桿率基本上是全球最高(包括了城投債),居民債務和地方政府債務率亦明顯偏高,唯有中央政府債務率相對偏低。 

所以,加大國債發行規模,化解地方債風險,是當務之急,」劉曉博認為,在民間投資欲望低迷的時候,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或能拉動經濟。 

在貨幣政策上,報告中「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也意味著降息是2024年的主旋律專家預估,在人民銀行2月降息後,2024年至少還會有一~兩次降息,期待通過降息,激發企業的投資熱情和居民消費熱情,成為經濟復甦的關鍵。 

大陸民眾是世界最愛儲蓄的人民,將近有140兆元人民幣的住戶存款和接近30兆元人民幣的銀行理財,這些錢不出來,內需很難強勁。」 

或許,大陸也正在計畫著大幅降低存款利息和銀行理財收益率。 

房市:「巨變即將到來。」 

房地產向來是大陸經濟的重大支柱,然而恒大、碧桂園等大型房企陸續出事,加重了外界對大陸經濟的疑慮。解析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提振房市的篇幅符合預期的多。 

【遠見 x 未來兒童雙刊共讀】週年限時優惠,不只加送一期,還送《未來兒童》知識庫權限!

首先,從李強發言中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的章節可知,化解房地產風險仍是2024年工作重中之重,一視同仁支援不同房企的合理融資需求 

根據中國住建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28日,大陸31個省份的276個城市,已建立城市融資協調機制,共提出房地產項目約6000個,銀行快速通過貸款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協助房地產公司改善現金流,意圖昭然若揭。 

另外,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確實需要「字斟句酌」,比如「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這一句,生生比之前多了「多樣化」3個字,專家解讀,這其實是為豪宅限建解套。 

包括「禁墅令」「限價令」等高端房產的限購措施,或將放寬,說明了房市巨變即將到來。廣州便已取消了120平方米以上住宅的限購,未來或許將有更多城市跟進。 

鼓勵有錢一族在「好房子」上多花錢,不失為刺激消費、帶動儲蓄轉化為投資和稅收的好法子。 

房地產向來是大陸經濟的重大支柱,然而恒大、碧桂園等大型房企陸續出事,加重了外界對大陸經濟的疑慮。取自Unsplash

房地產向來是大陸經濟的重大支柱,然而恒大、碧桂園等大型房企陸續出事,加重了外界對大陸經濟的疑慮。取自Unsplash

股市: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全篇3萬多字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於股市的直接表述不多,只有一句:「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但這句話非常值得重視。 

20241月以來,股市出現了較大跌幅,爆倉、股權質押風險等岌岌可危。在特殊時刻,「國家隊」必然需要救市。兩會召開前的兩個月,估計有近人民幣的資金入場,再加上一系列相關措施,基本保持了市場基本穩定。 

「但危險期尚未過去,各種力量做空股市、做空人民幣資產的動機還在。需要有更多措施來穩定市場,」劉曉博說 

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報告中的新名詞「新質生產力」,其實就是創新,而且從傳產到科技業,乃至未來產業皆要創新,藉由科技的手段推動產業創新,以促進生產力的躍升。 

新質生產力涵括的產業,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商業航太、低空經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專家預料報告中提到的這些新產業、新技術,不僅是重點關注產業,也成為投資新領域。 

以上再次說明大陸還在努力推動轉型升級,要將經濟發展的動能從「印鈔票」轉向「印股票」,過去的成功模式是「大基建+房地產+地方債」,未來將是「資本市場+科技創新+實體經濟」。 

內需:開展「消費促進年」活動。 

要促進內需消費穩定成長,就得讓人們有更多的錢花、提供更多的東西讓他們買,同時也要減少限制。這樣才能激勵人們買更多。 

報告中指出,政府將培育食衣住行育樂等的新興消費市場,包括數位、環保和健康消費,以及智慧家居、旅遊、體育賽事和「國潮產品」等。 

此外,鼓勵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 

同時積極優化消費環境,開展「消費促進年」活動,實施「放心消費行動」,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