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股和陸股上沖下洗震盪幅度大,加上各大金融機構紛紛下修兩國的GDP經濟成長率,唱衰經濟前景,投資人不禁擔憂,熊市真的來了嗎?投資策略如何調整?
布林肯長達45分鐘的這場演講,是美國政府對中國這個崛起的亞洲大國、至今最全面的政策聲明。
美國總統拜登首次出訪亞洲,再度「失言」表態美國願在中國武力犯台的情況中進行軍事介入,而後又重申美國對台政策不變。這接二連三的「非模糊」戰略,是否可被視為朝向明確化靠近一步?對台灣又有什麼樣的風險?
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今天落幕,4個國家未來5年有意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提供超過500億美元的投資與支援,日媒報導,此舉是準備對抗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
上海抗疫政策對供應鏈的擾動,使得蘋果再度發出「多元化」生產線的信號。已有合作基礎的南向國家都在考量範圍內。但要出走中國為何這麼難?除了產業生態依舊是中國最完備外,馬斯克也稱頌過的「人的因素」更難超越。
封城超過50天的上海,即將在6月1日重新開放。但面對國際需求減弱,中國當下拉動經濟的手段首推強力刺激內需。多位專家獻策,不如直接給人民發錢、消費券,乃至數位人民幣。
疫情封控、歐美需求減弱,令世界工廠的出口遭遇「完美風暴」。中國一方面與新冠病毒清零作戰,一方面力保出口不要受到疫情太大的衝擊。
南加州台裔教會槍擊案凶嫌周文偉15日持槍掃射,釀1死5傷。美國媒體報導,在周文偉犯案前幾個月,他在拉斯維加斯的生活已因妻子離開、返台治病而變得支離破碎。
新冠疫情衝擊,中國14億人的食衣住行型態發生巨大的改變。最新的流行是精緻露營、預製菜和寵物經濟。細察其中某些軌跡,部分竟和台灣走過的路相似。
悶太久,想出國玩了?擬在6月打開國門的日本,內部正研討放寬入境機場旅客篩檢;歐盟則宣布將全面解除機場戴口罩措施,各國用「與病毒共存」拚觀光成趨勢。至於不聽WHO勸,依舊堅持清零的中國,專家憂心代價是揹更多債。另外,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本週入主重整Twitter天天都投變化球,包括邀請被踢出此平台的前總統川普回來,並且熱情歡迎歐盟來監管,可是,他週五竟又因為這理由要暫時擱置收購計畫。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最近受訪時讚揚中國勞工任勞任怨,「總是加班到半夜」,反觀美國人對工作總是「能閃就閃」。
美國國務院上週更新官網「美台關係」網頁的「事實情況」描述,刪除了舊版中關於美1979年聯合公報中「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等相關敘述,也不再提及「美國不支持台獨」,並且在有關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闡述中將《台灣關係法》置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之前。這個改變引起一些注意,不過國務院告訴美國之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
上海從封城到解封,全球製造業重鎮的供應鏈宛如遭受核爆級攻擊,雖然積極復工,但留給大陸製造業的時機似乎不多了,中國經濟發展或將面臨轉捩點。
RCEP生效後的第一季,這個「朋友圈」持續釋放貿易紅利,中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總值成長6.9%,台灣繼續當「亞細亞的孤兒」。
曾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台灣作家林奕含去世5週年,27日晚間中國網友在微博上發起悼念行動,新浪官方微博更發文「五年了, 這世界有沒有變好一點」,話題一度衝上熱搜第一。
上海疫情外溢至昆山,iPhone在上海及昆山的生產基地已停產,世界製造業第一重鎮也風聲鶴唳,逃不脫停產命運。
從過氣明星到新晉網紅,藝人劉畊宏只用了7天。截至4月23日,劉畊宏的抖音粉絲直接突破了4000萬大關,原因是他在抖音跳起一套讓大陸人「凍未條」的毽子操。
過去,成衣製鞋業為了節省成本,先後在中國、越南大舉設廠。然而,如今兩大生產重鎮卻紛紛搖手,不再歡迎成衣製鞋業;同時,品牌客戶則頻頻高喊要撤亞洲供應鏈。究竟供應鏈危機後的大洗牌,台廠該往哪去?
俄烏戰爭中,被摧殘的烏克蘭基礎設施及經濟活動,加上數以百萬計的難民,將對歐洲形成巨大負擔。普丁的行為無法預測,但他若出手,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巨大風險,經營管理者不可不慎。
在貫徹清零政策下,上海封鎖將近一個月,由於工廠出不了貨,貨物承運方降價爭取出口貨物,使即期海運運費下降,這是兩年前供應鏈混亂之前的訊號,市場擔憂上海一旦解封,這些延遲的訂單將再度在物流的各環節造成壅塞,海運費率可能會再次飆升。
封城20多天,竟能來場音樂會?被迫困守家中的上海人,想出了創造性的應對方法。
美國川普總統於2017年1月就職前,全世界就已對這一位特立獨行、非典型的政治人物議論紛紛,他就職不久後立即有對他頗為負面的書籍出版,對一位剛就職的總統,大家不待其有所表現,就存在許多疑慮,在美國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現象。
上海封城第一天,串連浦東和浦西的盧浦大橋上一輛車都沒有,加上空蕩蕩的街道,櫛比鱗次的高樓空無一人,畫面看起來很像電影裡的末日場景。但這不是電影,很多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不論結果如何,烏克蘭都是最大的受害者。俄羅斯則是最大的輸家,其被孤立程度將更甚於前蘇聯。
中國瑞幸咖啡近日發布財報顯示,2021年在中國門市數目首度超越星巴克,成中國咖啡一哥。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包含Manner在內的中國咖啡品牌正虎視眈眈,準備挑戰瑞幸的地位。
點開抖音,搜索「找媽媽」「找孩子」等關鍵字,總會出現一大片尋親啟事,點閱率動輒破千萬。每一個不起眼的帳號背後,正上演著親人失散和苦苦追尋的真情與血淚。
【亞洲地方創生】台灣文青曾芝穎與中國的地方創生結緣,源於一部紀錄片《梅城印記》,這是她在中國大陸福建落腳,受福建閩清縣政府委託的第一個案子。本以為只是帶著台灣紀錄片拍攝團隊,跟拍鎮政府的整治工作及特色歷史街區的打造過程,後來卻被居民深深打動,進而參與到歷史文物的發掘,台灣人的身影,也成為地方創生的一道風景。
中國新一波疫情來得又快又急,但官方防疫政策卻出現轉彎,全民普篩改成區域篩檢。專家也呼籲,追求清零或許不必再是「天條」,在經濟停擺和疫情防治之間找到平衡點。
中國東方航空一架載有超過130人的波音737-800 NG客機失事墜毀廣西,讓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Boeing)再度陷入危機,遭監管機關重新審查的可能性大增。
中國東方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機21日從昆明飛往廣州途中在廣西梧州墜毀,機上132人生死未卜。事發時疑機鼻直朝地面高速墜毀,在空難史上並不多見。